• 我的订阅
  • 人文

江苏如皋城南街道:四代同走从军路,“一脉相承”家国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14:00: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讯 祖孙四代,四套军装,不同的时代,相同的信仰。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盛世太平的欢歌,江苏如皋城南街道的王继平一家与军队结下不解之缘。

走进王继平的家中,映入眼帘的就是高高挂起的“热烈祝贺王富俊同志荣立三等功”的横幅。王继平满脸笑容地迎上来,精神矍铄、身子硬朗,完全看不出已是耄耋之岁。他说:“1942年起,我的父亲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过游击队队长……我们王氏的‘红色火炬’就一代代地传了下去。不久前,我孙子在部队拿了个三等功,全家都感到非常骄傲。”回忆起家族的从军历程,王继平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江苏如皋城南街道:四代同走从军路,“一脉相承”家国情

1968年,24岁的王继平是当地的团支部书记,作为那个年代少有的“文化人”,王继平有能力、有思想,被来当地征兵的带兵指导员一眼相中。指导员拉着王继平说:“你有文化,又写得一手好字,不来当兵太可惜了,你跟我走,肯定能有一个好前途!”尽管王继平当时已经结婚,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但内心强烈的报国之志还是驱使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充满荣耀与艰辛的道路,加入了新兵队伍负责文书工作。

“我常常教育三个儿子要始终有一颗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永远跟党走的赤诚之心,他们长大后都有当兵的想法,这令我很欣慰。”王继平说。红色血脉在王继平的三个儿子身上赓续流淌,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和言传身教下,兄弟三人都满怀着热切的从军理想。遗憾的是,次子和夭子由于身体因素未能通过应征,长子王长龙不负众望顺利入伍,后在江苏盐城某部服役,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用忠诚镌刻着无悔人生。2018年,王长龙因过度劳累引发不适,因公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那一年,他52岁。

时光流转,1993年,王继平次子王长虎的儿子王富俊降生,从小深受红色家风的耳濡目染,他的心底早就埋下了从军报国的坚定信念。2011年,王富俊在高考结束后毅然报考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在大学的五年间,王富俊时刻发扬不怕苦、能吃苦、肯吃苦的军人精神,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凭借过硬的技能和出色的综合表现,毕业后的王富俊顺利进入北京武警总队某部,先后担任副连排长、指导员等职,现任后勤助理员。他用严格的训练标准、扎实的工作作风,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去年年底,王富俊在部队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的喜讯从北京传到了家中,令全家人振奋不已。2月7日,如皋市城南街道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上门为王富俊家庭送上喜报、慰问金。“感谢党和部队对儿子的培养,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希望他在部队刻苦训练、再立新功。”接过喜报时,王长虎激动地说。

江苏如皋城南街道:四代同走从军路,“一脉相承”家国情

参军入伍,既是接力奉献,也是家风传承。在王继平的家中,上书王氏家训的书法作品赫然摆放在台案上。“爱党爱国、遵章守纪、不存贪心、坦诚做人。”这些字句不仅是家族的传承箴言,更是王氏子孙从军路上不断汲取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王家人勤俭持家,不收礼、不送礼,过着简朴平静的生活,默默传承着家风家训,努力践行深厚的家国情怀。退役回乡后,王继平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村干部岗位上尽心尽责,带头奋战在一线。

“四代人都能当兵,这是我们家的光荣。”一家四代同走从军路,让王继平心里满是自豪。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坚守初心,传承荣耀,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吴洵、阚海静、黄艳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8: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如皋:月满中秋迎团圆,童心向党庆华诞
...谐社区,营造热烈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气氛。9月27日,如皋市城南街道天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共建单位如皋市高新区桃园幼儿园,开展了“共话中国情,同享团圆乐”主题系列活动,
2023-09-30 23:31:00
江苏如皋:开学第一课 非遗进校园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4年2月21日,在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如城小学内,学生在体验皮影操作。2024年2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走进如城小学,开展“
2024-02-21 23:55:00
江苏省如皋市城南街道:“云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表了生命永存,象征着独特的爱和永远的守候……”走进如皋市城南街道夏庄社区小微盆景基地,社区副书记谢小妹正化身“直播达人”,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夏庄社区的美丽风光和社区特色农产
2024-05-28 11:35: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近日,在如皋基层党员冬训动员部署会上,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围绕学习贯彻省委、南通市委全会精神为全市党员干部开讲新年度冬训第一课。宣讲中,何益军结合如皋经济社会发展
2023-01-16 14:33:00
...交流了解军人家属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原来,郑文一家有四代从军的光荣传统,是名副其实的“光荣之家”“军人之家”。郑文的父亲郑权告诉记者:“我外公温广生1939年入伍,是家中的第一
2024-05-12 00:25:00
如皋市如城街道陆桥社区:关爱“一老一小”从传承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开始
...节日氛围,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辖区单位力量,如皋市如城街道陆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如皋市实验幼儿园组织开展“共话中国情 同享团圆乐”主题活动。“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月
2023-09-25 19:13:00
江苏如皋如城街道:童心向党 强国有我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居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近日,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贺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及家长在花名堂网信直播中心开展“童心向党 强国有我”亲
2023-10-08 11:09: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如皋江安镇依托长寿之乡赋能高质量发展金秋十月,如皋市科技人才洽谈会如火如荼地举行,其下属城镇江安镇也吸引了各方人才纷至沓来。如皋市江安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革命
2023-11-02 04:47:00
同庆盛世中华 共扬时代新风——江苏如皋江安镇举办庆国庆文艺晚会
...立75周年原汁原味接地气的文艺晚会于10月1日晚,在江苏如皋江安镇西庄村草坪园举行。本次活动由江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并由江安镇黄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西庄村新时代文明实
2024-10-02 1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姥爷的石头镜
我家的老物件里,有个山西平遥推漆的小箱子,是母亲的百宝箱。箱子里藏着不少旧物,每个都带着时光的包浆,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姥爷留下的那副石头镜——他唯一的遗物
2025-08-15 18:19:00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