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弟弟,此宴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为兄敬你一杯!愿你千岁长安。”坐在高高的皇位上的李昪命令下人将自己亲自调制好的美酒送到徐知询面前。而坐在宴席下的徐知询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那酒更是隐藏着致命的毒。
但面对皇兄的亲赐美酒,作为臣子的徐知询怎么能拒绝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徐知询缓缓上前,向李昪说出了九个字。这九个字,也恰恰救了他一命。
那么,徐知询究竟说了什么?李昪与徐知询并非亲兄弟,为什么会有“兄弟”之说呢?
提到从乞丐起步的皇帝,大家心中最先浮现的名字必定是朱元璋——那位从“开局一个碗”的“创业型皇帝”,他的传奇故事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实际上,李昪也是一位以乞丐身份崛起的开国皇帝,他的故事同样源自一段充满悲剧色彩的童年。
李昪出生于公元889年,那个时期,四方割据、战乱不断,正因为如此,李昪一出生便成了孤儿,和父母一起在战乱中流浪。
然而命运对他并未手下留情,六岁时,他的父亲在战火中消失,母亲也在这场乱世中去世。孤零零的李昪被迫依靠亲戚伯父李球,而他们一路逃亡,最终来到了濠州,暂时在一座破庙里栖身。
然而,战乱始终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安宁,濠州这片土地的主人时常变动,敌人进攻时,君主的位置时常易主。最终,杨行密的军队攻占了濠州,而他开始搜寻能为己所用的年轻人。李昪以机智聪慧吸引了杨行密的注意,因此被收养为“义子”。
可李昪很快发现,自己并未得到真正的宠爱。古代兄弟之间的感情往往冷淡,原因有二:其一是由于古代男性通常拥有多个妻妾,且子嗣来自不同的母亲;其二,李昪和杨行密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不过是外来的“养子”。
接踵而至的打击随之而来,杨行密的亲生儿子们对李昪心怀嫉妒,百般使绊子,想方设法逼他离开。甚至,他们联手对李昪进行恶意的中伤与羞辱。这让杨行密不得不感到儿子们的不满,于是决定将李昪送给自己的部下徐温抚养,而徐温为李昪起了新名字——徐知诰。
然而,到了徐温这里,李昪的处境也未见好转。徐温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对收养李昪的事也没有多少感情,完全是应命而为。因此,李昪只能默默忍耐,心中清楚自己唯一能依赖的资源便是眼前的徐温。
值得庆幸的是,徐温的夫人李氏对李昪颇为照顾,部分原因是李昪聪明懂事,且善于与人交往,能够讨得长辈们的喜欢。此外,李昪与徐温的夫人也有同姓,这可能使她对他多了一份关怀。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徐温的儿子们也不再为难李昪,但他早已意识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便是通过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上攀升,而此时,徐温便是他最大的一张牌。
机会终于到来,李昪随徐温外出,在徐温心情不佳之时,他主动凑了过去,然而徐温却将他骂回了家。出乎徐温意料的是,当他回到家时,李昪竟然跪在门口等着他。这一举动让徐温大为惊讶,这个孩子竟然能“以德报怨”?李昪顺从地解释道:“因为我是您的孩子,不该对您无礼,您生气了,我这么做不过是儿子应尽的责任!”
这番话让徐温既意外又欣慰,他开始对李昪刮目相看,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赋予了他更多的信任与责任。此后,李昪不仅勤奋学习、提升自己,还文武双全,骑射精湛,渐渐得到了徐温的极高评价。徐温后来的刺史职务上任时,也不忘提携李昪。
不久,李昪随着养父一同上任,这时他年仅二十岁。原本一个无依无靠的乞丐孤儿,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踏入了官场。李昪的目标从未是依附于养父,他既协助徐温处理政务,又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与此同时,他在背后默默积蓄自己的势力,并早早意识到,只有手握兵权,才是最强的立身之本。
公元927年,徐温突然病逝,李昪迎来了自己的机会。他迅速掌握了军权,并巧妙地利用权谋,将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询排挤出权力中心,最终取而代之,成为了吴王杨溥的得力助手,封号豫章公。
李昪在朝政和兵权的运作上游刃有余,而南吴内部的衰败也为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许多大臣纷纷投向他,劝他称帝。937年,李昪终于称帝,建立大齐,后改国号为南唐。
然而,心中始终有一件事令他无法释怀,那就是当年差点成为自己亲弟弟的徐知询。当时,李昪设计了一场宴会,特意为徐知询准备了一杯毒酒。寒暄之后,他把毒酒送到徐知询面前,自己则不动声色地等待着结果。李昪心里明白,这场“亲情宴”背后隐藏的便是生死的决斗。
“为兄敬你一杯!愿弟千岁!”李昪微笑着说。面对这杯毒酒,徐知询犹豫了一下,随即拿起一个杯子,将酒分为两份,一杯递给李昪,“我愿与兄共享五百岁!”这句话的妙处在于,既巧妙回绝了李昪希望他“长命百岁”的意图,又巧妙表露了自己甘愿臣服的心意,堪称一箭双雕。
然而,李昪的阴谋失败了。就在双方气氛紧张之时,李昪的随从申渐高走到酒席前,假装醉态十足,装作无意地把毒酒拿走,自己一饮而尽,然后快速离开了现场。
毒酒迅速发作,申渐高不久后便命丧当场。李昪虽将解药送去,但为时已晚。此后,李昪与徐知询再也没有提及此事,而李昪也继续致力于南唐的政务,他虚心纳谏,关注民生,曾做出许多关怀百姓的好事。然而,因他晚年迷恋炼丹修道,最终因中毒而早逝。如果不是因为此,他定会为百姓做出更多贡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