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平顶山: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业高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31 00:11:00 来源:阿宅社会

眼下,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纸坊村的农田里,一株株玉米粗壮挺拔,长势喜人。

农田土地平整,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灌溉用的机井房。“这里是丘陵地带,以前的农田基本是‘望天收’。”8月27日,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杨占轻说。

丘陵地带,不怕涝就怕旱。平原地区打井可能几十米就能用了,这里的井得往下打200米左右才能出水,打井成本高,灌溉基础差。“以前这里的农田根本没法浇水,原先打的井,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根本供应不上,抬水上山浇地也不太现实。”杨占轻提起以前的耕地情况直摇头。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这里的土地变得平整,地头建起了现代化的灌溉机井,农户不用排队等水,而是随用随接,再也不愁浇地了。“今年前期干旱,农户们也不用等下雨,自己接上水就把地浇了,不耽误农时,你看现在玉米长得多好!”杨占轻说。

“现在说的‘吨粮田’‘吨半粮田’,搁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农业基础设施好了,粮食高产也就有了保障。”杨占轻感慨,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这里的“瘦田”正在变良田。

旱能浇、涝能排只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还体现在何处?

在周口市郸城县胡集乡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道路平整直通田间,种粮大户王雷流转的1300多亩耕地就在其中。

“玉米的中后期田间管理比较麻烦,以前都是播种的时候直接上肥料‘一炮轰’,后期浇地、施肥基本不太管了。”王雷说。

“以前种地都是靠经验,现在必须得靠科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王雷的地里也用上了先进科技,农田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你看这上面传来的就是实时数据,不光可以查看地里的视频监控,还有孢子仪、土壤墒情、测报灯等,在手机上就能非常直观地把握地里的情况,每块地都像个小型监测站。”王雷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系统,向记者介绍。

不仅如此,王雷的地里还安装了智能化水肥一体机,在手机上就能启动机器、打开灌溉阀门、选择灌溉时长,甚至还能选择灌溉模式,“手机成了新‘农具’,我在手机上一点,机器就启动了,浇水施肥方便得很。”

智能化的农业系统将数据直接传给农户,有助于及时指导生产管理,帮助农户完成了由粗放型田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不仅有旱能浇、涝能排的基础设施,还有智能化的配套设备,农田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粮食产能也将大幅提高,“种地效益从哪来,提高产量很重要!现在耕地条件好了,产量肯定要比以前高得多。”王雷说。

记者手记

藏粮于地护丰收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不仅耕地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还为智能化农业设备的实地应用提供了空间条件。

我省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单产提升夯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建好,更要管护好,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成一块护一块”。我省将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围绕农田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关键点,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中推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模式,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叶县:三产融合闯新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杨沛洁 通讯员宋爱平)8月28日,在叶县仙台镇西马庄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的“农业+”沉浸式农业培训教育基地,游客正通过全息成像、实物展示、动画讲解
2023-08-30 01:57:00
河南平顶山:向“新”而行  农田涌动“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词汇。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初露端倪。5月13日的平顶山市鲁山县库区乡,大片成熟的蓝莓像一个个“蓝精灵”站在枝头,让
2024-05-19 14:59:00
三秦故事丨“望天田”变“高产田”
...2022年12月2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樊赵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方正利用晴好天气,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在临潼区新丰街道樊赵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2023-01-04 15:26: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尉氏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技术负责人 杨亚伟眼下,位于尉氏县张市镇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幅“科技春管图”正在徐徐铺展,一排排节水灌溉喷头整齐排列,大型自走
2023-02-14 03:05:00
“望天收”地块成了高产智慧田
...22日,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街道光明社区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宽幅沟播的麦苗长势喜人,就像给田野盖上了一层绿色的棉被。放眼望去,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畅通。这里,田间配备有0
2024-02-08 06:00:00
打造高产农田 推动农业增效
...和土壤维护阶段。“过去,这片盐碱地连草都不长,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在种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有的地块成了吨粮田。”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学清说起流转多年的这片
2023-11-22 06:04:00
全力打造富硒小麦第一县
...技喷洒农药让农业更高效。 叶县耕地面积120多万亩,占平顶山市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该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基础,和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打造叶县富
2023-05-10 02:21:00
让稻田更加高产 丰收更有保障
...转自:益阳日报让稻田更加高产 丰收更有保障——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高标准农田。夏训武摄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训武2023年,全市建设高标
2024-02-10 08:42:00
...设 变“望天田”为“高产田”新华社记者刘杨、范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耕道更宽了,收割机可以直达农田,我去年承包了1000余亩农田种植水稻,亩均增产120斤以上,今年又多承包
2023-04-30 18: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盟专线】泰国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扶持力度中新社曼谷4月20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总理府副发言人萨西卡恩20日表示
2025-04-21 00:21:00
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
2025-04-21 00: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施芳)日前,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2025-04-21 04:1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张明瑟)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和新媒体中心联合启动“大地书香”系列融媒活动
2025-04-21 06:2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魏哲哲当下,不少消费者消费时为了避免踩坑,往往先到社交媒体上看第三方测评或建议再下单。但不少读者反映
2025-04-21 06: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脸信息泄露或导致个人财产损失金融支付等高敏感场景尽量避免“刷脸”(延伸阅读)本报记者  张天培手机解锁
2025-04-21 06:32:00
春茶飘香季,你有去买一件龙井限定商品吗?随着今年西湖龙井进入采摘高峰,以龙井为灵感的各类商品悄然占领市场。龙井巧克力、龙井茶酥
2025-04-21 06:59:00
近日,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杭州市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各类高中招生加分工作通知
2025-04-21 06:59:00
4月20日早晨8时30分,太原市尖草坪区朝阳社区的网格员范蕊敲响东安苑小区刘月明老人的家门,这位80多岁的老人笑着接过新鲜蔬菜
2025-04-21 07:15:00
中新社洛杉矶4月20日电 (记者 张朔)开画反响颇佳的新片《罪人》(Sinners)首映连夺北美单日和周末票房冠军。据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Mojo4月20日发布的电影市场数据
2025-04-21 07:22:00
20日,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韬奋基金会主办的“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原创图书推广系列活动——“阅读从宁波出发”在宁波启幕
2025-04-21 07:30:00
20日,2025年浙江图书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之一的书潮市集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拉开帷幕。这场持续7个小时的“阅读狂欢节”一开始便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参加
2025-04-21 07:30:00
“春之探戈” 亮相湖滨
昨晚,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的西子廊桥,一场主题为“春之探戈”的中意艺术家共奏音乐会精彩上演。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现场,意大利艺术家与杭州本地艺术家联袂献艺,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
2025-04-21 07:00:00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本报记者  张天培李  强绘编者按
2025-04-21 06:34:00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文/陈朝权老屋,装着我最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的根基,是我岁月的沉淀。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老屋。一天清晨
2025-04-21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