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12:21: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秦二世登上皇位刚十个月。两名秦政府的将尉押解九百多名役卒(犯罪的人组成的队伍)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在这支队伍里两个出身穷苦的人担任屯长(小头目),他们的名字叫陈胜和吴广。

人算不如天算,队伍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大泽乡镇)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计算时间,他们已注定无法按照规定期限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朝严苛的法律,一旦超过期限,所有人都会被诛杀。

陈胜和吴广私下计议:“逾期到达是死,逃亡抓回来是死,举事最多也是死。既然难逃一死,不如为国(楚国,陈胜吴广都属于故楚国人)捐躯!”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秦国统一天下已经十二年,但秦的统治者从来就没有得到人心,或者说,他们也从来没有试图取得人心。战国时代的观念,此时依旧根深蒂固。

陈胜、吴广召集所有士卒,告诉他们:"我们中途遇到大雨肯定无法准时抵达渔阳,逾期到达,我们都要被杀掉。即使万幸不被杀掉,戍边的人也十有六七都要送命。大丈夫不死则以,如果要死,也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中国历史上,平民第一次喊出自己的口号。压迫与反抗,犹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家满腔的怨恨和怒火瞬间被点燃,纷纷响应,振臂高呼:“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一切水到渠成。

当时,秦公子扶苏向有贤名,却被秦二世诱杀。但许多百姓只知其贤名,并不知其已死。而已故旧楚国将军项燕,爱卒如子,很受楚地人爱戴。有的人知道他已死去,但也有不少人以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于是陈胜诈称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还没有死亡,以其名义号召这支九百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全都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设坛盟誓以两名秦军将尉的脑袋祭旗。陈胜自称将军,吴广封为都尉。

火山终究要爆发,陈胜成为那个点火的人。他们所开创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起义军很快攻陷大泽乡,然后占领蕲县(今安徽宿州蕲县镇)。战争形势犹如秋风扫落叶,沿途不断有穷苦的农民加人,起义队伍如滚雪球般壮大。到陈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县)的时候,已经发展到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人以上,步卒几万人。

陈县,作为楚国故都之一,地处故韩、魏、楚、齐交界地区,是交通枢纽,也是战略要冲更是西进攻秦的必经之地。但是,陈县成为陈胜的转折点。从这儿开始,这个穷苦人出身的带头大哥开始犯下一连串的政治、军事错误。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进人陈县以后,陈胜接见了很多人,主要是当地的名人、豪强,其中有一对好朋友:张耳和陈馀。

张耳,正是刘邦曾经的门主。陈馀,是张耳的老乡,他性格孤傲,是魏国名士。这两位故魏国的名人感情深厚,是刎颈之交(能够为对方去死)。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灭魏,几年以后,秦国听说了张耳和陈馀的名声,就悬赏重金缉拿二人:一千金求张耳,五百金求陈馀。两人只得更名换姓。逃到陈县躲藏起来,找了一份里监门(为村子之类的小地方看大门)的工作养家糊口,而且两家就住对门。

因为张耳的年龄大,陈馀就像侍候父亲一样侍候张耳。陈馀曾经有一次因为一点小的过错就被当地小官吏鞭打,陈馀愤怒想要反抗,张耳用脚踩他,暗示他要忍住。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小吏走后,张耳把陈馀拉到桑树下,批评他说:“以前我是怎么给你说的?今天难道因为一点小的屈辱就要死在一个小吏手上吗?”陈馀觉得有理(忍气吞声、逃亡的日子不好过)。秦政府发出告示要缉捕他们两人时,他们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这些告示发给当地百姓。

两位好朋友隐姓埋名一晃十几年,直到陈胜的到来。张耳、陈馀前来晋见陈胜,陈胜虽早就听说过他们贤能的名声,但还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因此大喜过望。

陈县的豪强父老都劝说陈胜称王:"将军披坚执锐,反抗暴秦,复立楚国,功德至高无上,应当称王。而且,要带领和指挥手下诸位将军,不称王是不可以的(拍马屁是很简单的事情)。”

陈胜问张耳和陈馀的意见,这二位的意见与陈县豪强刚好相反,他们告诉陈胜:“秦政府残暴,灭人国家,毁人社稷,绝人后代,横征暴敛,掏空天下财富。将军之所以冒着万死的危险反抗暴秦,是为天下人除害的。现在刚到陈县就称王,天下百姓都能看见您的私心。”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希望将军千万不要称王,应该迅速率兵西向攻秦,并且派人到以前的六国去结交同盟,帮助他们复国。这样,不但自己的朋友多,而且暴秦的敌人也多,我们的力量就会增强,暴秦的力量就会分散。如此,甚至不用发生太多战争,就可以推翻暴秦,占领咸阳号令诸侯。诸侯得以重新立国,必然感激大王的功德,这才能够成就帝王的功业。如果现在称王,恐怕人心瓦解。”

精辟,太精辟。张耳和陈馀的建议,字字珠玑。对于陈胜来说,未必想拥立故六国皇族后裔,但是自己称王实在还不到时机。就当时的环境来看,张耳、陈馀的建议的确可以作为政治和军事的纲领。

可惜,太可惜。陈胜不听。他的见识肤浅,或者,他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前车之鉴,他不懂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称王的诱惑是巨大的,让陈胜把持不住。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于是,陈胜就在陈县称王建立政权张楚国,自称楚王。同时,陈胜的军事决策也不断失误。

当时,陈胜的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壮大。但是,这庞大的队伍只是比乌合之众强一点而已,不只是队伍缺乏组织性,连陈胜和手下将领之间也缺乏足够的沟通、磨合和信任。当时军事上最好的方针就是集中力量挥师西向,推翻秦朝、占领咸阳是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但是,称王后的陈胜,思想很快就惰了,因为他的格局太小。他本人就此在陈县裹足不前,只是将队伍分给手下的将领,命令他们四面出击。

张耳、陈馀向陈胜提出建议,分兵北向,夺取以前赵国的土地(张耳、陈馀应该已经看出陈胜的肤浅)。陈胜接受,分兵三千人,由武臣担任统帅,邵骚担任护军,张耳、陈馀担任左右校尉,向北挺进。

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抗暴秦的烽火

这支部队很快渡过黄河,进入故赵国土地。武臣派人到各个邯县游说当地的士绅豪强,很多人都响应武臣,尊称武臣为武信君,北伐部队很快增加到几万人,一连夺取十多个郡县。

西方,周章军。这支部队担负最重要的战略任务:西向攻秦。周章一路上不断扩大队伍,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有战车一千余辆,步卒达到几十万人,成为起义军中规模最大的兵团。

除上述两路兵马以外还有攻击军事重镇荥阳(今河南郑州荣阳市)的吴广军攻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的宋留军攻击九江郡(今安徽六安)的邓宗军,攻击广陵(今江苏泰州泰兴市)的召平军攻击故魏国的周福军,以及回军东进的葛婴军。

一时间农民起义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点燃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
...照秦国的法律,不到按时到达目的地,就会被杀头。于是陈胜吴广就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县尉,然后对其他的民夫说:如今误了期,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但是造反可能还有活下去,没有哪个人生
2023-11-17 06:48:00
陈胜起义:揭竿而起的反秦烽火与十大名将传奇
...秦的序幕,并很快就聚集起数万人马,一路攻杀到陈县。陈胜吴广起义陈县地理位置优越,在春秋时期是陈国的都城,战国末期也曾被楚国当作国都使用,秦灭楚后,设置陈郡,治所便在陈县。因此
2024-03-01 05:43:00
陈胜吴广起义:权谋、友谊与旧贵族的纷争
...长河中,有许多故事令人敬佩,也有一些情节令人深思。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而其中一个扑朔迷离的情节,关乎陈胜为何决心要除去自己的亲密盟友吴广。这个问题在《史记》中
2023-09-23 18:36:00
陈胜为啥一定要除去吴广
...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伟大篇章,陈胜吴广起义后,在短期内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力量,在人员达到一定规模后,他们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而后各地纷纷响应,加入到了起义
2023-11-17 10:38:00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陈胜被车夫杀死,吴广的下场如何?
...有很多大大小小农民起义的历史故事,想必不少人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这段历史吧,这段历史讲述的是当年在秦二世的统治下,朝廷征调几百人去守渔阳,但在路经大泽乡的时候突遇大雨无法正常出
2024-11-10 09:58:00
秦二世暴政与陈胜吴广的起义之路
...了出来,一番激昂慷慨之语,似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陈胜吴广两人的鼓动下,众人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为了让众人信服,两人还想出篝火狐鸣,鱼内密信的办法,如此大费周折,最后还是以失败
2023-10-22 05:54:00
揭秘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的真相
陈胜和吴广的义军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之一,也被视为秦朝灭亡的前奏。在当时,由于胡亥的腐化统治和赵高的篡权,民不聊生,陈胜和吴广决心挺身而出。陈胜出身贫苦,但志存报国之心
2023-11-30 15:06:00
...年,天下百姓备受苦难,对于秦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满。陈胜吴广这对好兄弟看到这样的局面,决定率领千百名农民兵起义,从而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迅速席卷了天下,各
2023-04-20 13:23:00
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却鲜有人知道吴广的结局,他比陈胜还要惨
...的统治之下,人们很难具备这样的独立思想和反抗精神。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秦朝的时候,陈胜和吴广两位农民自发组织地为了反对秦国的暴政的起义,这次起义的意义非常深远,同
2024-11-16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