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读书丨李正权:给生活加点糖——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读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9 06:54:00 来源:上游新闻

读书丨李正权:给生活加点糖——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读后

给生活加点糖

——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读后

文/李正权

因我到加拿大探亲,没有见到王雨《向死而生》的新书,当他把书稿电子版传给我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部多少带点惊险色彩的小说,甚至以为是一部战争题材小说。王雨当过军人,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的电影《年轻的朋友》就是战争题材的,哪知道这是一部以脑瘫病人为主角的书。我不知道脑瘫是怎么形成的,也没有接触过脑瘫病人,也就不知道脑瘫病人的痛苦和烦恼。网上一查,中国竟然有600多万脑瘫病人,让人吃惊。在重庆作家中,从医的有之,但像王雨这样从医几十年的作家可谓独一。

医者仁厚,作家博大!这部小说在这两大外因加持下,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作为医生,王雨深知病人的痛苦。特别是脑瘫病人,时常发病,要长期接受地狱般的治疗、锻炼,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也有着与正常人相同的智力,其思维的敏捷和深度有的甚至还强于正常人。王雨从医生的角度落笔,为脑瘫病人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学营造出了一个寻梦追梦的读来真实感人的故事。主人公脑瘫病人俞帅奇跟同学们一样在普通的学校上学读书,吃尽了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有感而发,高考作文写了《给生活加点糖》。是的,信心很重要,可以给生活加点糖,增添向死求生的动力,给原本痛苦不堪的生活添入亮色——玫瑰亮色。

俞帅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虽然他一出生就落下残疾,但有疼爱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照护他的保姆素素姐和关心他的同学赵莹莹等等,他并不孤单。作者把他妈妈设计为一个妇产科专家,救过很多人的生命,应该是一个妙着。在这样的底色上,俞帅奇的成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脑瘫病人在家族和社会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痛苦努力,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从硕士到博士,从中国到美国,最终成长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小说用第一人称书写,我们通过“我”——俞帅奇的叙述,获得了许多关于脑瘫病人的知识,此且不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脑瘫病人的眼光,我们也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片艳艳的玫瑰色。没有这样玫瑰色的社会背景,俞帅奇要成功,可能也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不仅提升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富裕度、文明度,而且也为所有的残疾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在这本20万字的小说中,王雨给我们展示了诸如棒棒、脑瘫洗车工、面馆打工者、企业创业者等各种人的生活画面,他们各有其不同的人生遭遇,都在这亮色中苦苦奋斗。书中的妈妈、爸爸、素素姐、赵莹莹、强哥哥、乔姐姐、外婆、外公等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作为。妈妈说,不生了,就一直陪着儿子;患肝癌的外婆给他讲《最后一片叶子》;保姆素素姐少年时就一直照护他;强哥哥甚至为他失去了生命……读来令人感叹唏嘘。

书中也揭示了社会的某些阴暗面,不仅没有改变玫瑰色的基调,而且让玫瑰色有了更多的层次,社会生活也显得更加真实、丰富多彩。我惊叹王雨在涂抹玫瑰色时的那种镇静,可以让读者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这样的涂抹。俞帅奇遭受过别人的歧视,他的同学李俊因公司破产跳嘉陵江自杀,他母亲的研究生米哥哥因受贿入狱,他同学何超面馆那块“愈炸愈强”的牌匾被人偷了,等等。这样一些多少带点负能量的事件,在王雨的笔下,都没有影响整部小说的玫瑰色基调。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我”,寻死求生的心路历程始终牵动着读者的心,俞帅奇看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畅通无阻,实则是迈着痛苦的剪刀步一路狂奔的。

我和王雨相识四十多年,读过他所写的很多小说。他擅长长篇小说的构架,擅长讲故事。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展开情节,引人入胜,有某种特别的意味。他比我大几岁,却《填四川》《开埠》《碑》《长河魂》《十八梯》《心泉》等一部接一部出书,让我这个文学逃兵自惭形秽,既羡慕也有点嫉妒。祝愿他硕果累累,祝愿他宝刀不老,祝愿他还有新的作品问世。

作者简介:李正权,重庆市作协会员。

读书丨李正权:给生活加点糖——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读后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夜雨丨范咏戈:“把心交给读者”的写作——王雨散文集《心泉》读后
“把心交给读者”的写作——王雨散文集《心泉》读后文/范咏戈文坛“百年巨匠”巴金先生在晚年的《随想录》中用六个字道出了他写作的“秘诀”:“把心交给读者”。读过王雨先生的散文集《心泉
2024-01-23 10:05:00
读书丨熊勇:一部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读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
一部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读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文/熊勇王雨的长篇小说《向死而生》已于近期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命运,关于哲学思考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读后仿佛经历了
2025-02-13 07:04:00
读书丨李红梅:煮一锅坚韧顽强致时代——长篇小说《小乾坤》读后
煮一锅生死悲欢致时代——长篇小说《小乾坤》读后文/李红梅《小乾坤》是重庆作家陈泰湧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以细腻的笔触,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架构故事,从20世纪的计划经济时代跨越到
2025-03-10 07:04:00
读书丨朱阳夏:人生没有如果,唯有在“熬煮”中继续前行——长篇小说《小乾坤》读后
...果,唯有在“熬煮”中继续前行——长篇小说《小乾坤》读后文/朱阳夏加薪了,笑着请家人好友烫火锅;失恋了,耷拉着脸喊兄弟闺蜜烫火锅;感冒了嘴巴寡淡,爸妈陪着烫火锅;从外地旅游出差
2024-12-20 06:40:00
读书丨熊勇:心灵深处流出的清清泉水——读王雨散文集《心泉》
心灵深处流出的清清泉水——读王雨的散文集《心泉》文/熊勇《心泉》是著名作家王雨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历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学报》《散文家》《红岩》等报刊的散文作
2024-01-09 06:46:00
读书丨王曾玉:乡村振兴的复杂与纠葛——长篇小说《道泉记》读后
再现乡村振兴的复杂与纠葛——长篇小说《道泉记》读后文/王曾玉《道泉记》也可以称作《盗泉记》,该书以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从土地下户前后到农村大搞经济建设(农村重建)时期,一个村庄
2024-05-25 06:43:00
...、故事细节感人,令人随着作家笔触不禁产生感情起伏,读后掩卷沉思。
2023-10-31 02:03:00
长篇小说《密歇根湖畔》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光辉、徐琢平看了《密歇根湖畔》小说后写了两千多字的读后感,他们的评价是:“这是一篇非常好看的小说,无论是情节、人物,作者都给我们展示了作为长篇著作应有的东西,这本书不以华丽的
2023-08-25 09:41:00
为长篇小说《风云1931》创作鼓劲
...辛亥革命后的商业纷争和民族斗争的复杂性。著名小说家王雨、散文家许大立、《山城棒棒军》编剧王逸虹、著名诗人吴向阳、重庆文史馆馆员武辉夏等知名作家,对《风云1931》的创作初衷给
2023-10-14 16: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