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通讯员 赵乾谷)“遂昌这几年正处于发展高峰期,有机遇更有挑战,也正是我们一展拳脚之时。”……前不久,在遂昌县高坪乡高坪新村文化礼堂的“共富合伙人”招募座谈会上,数十名新乡贤“携手”签订了“同心共富——高坪共富合伙人”合作协议,旨在更好地凝聚新乡贤力量,发挥联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事业进一步注入蓬勃动力。
据悉,该协议的签订是遂昌县扎实开展新乡贤参治工作,着眼夯实共同富裕基层基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遂昌以“引凤归巢”为切入点,全力引导项目回归、人才回流、智力回哺,并在乡镇层面积极开展“一乡一企助共富”行动,以新乡贤为媒介不断盘活工商资源、促进村商联结、打造优质企业,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
眼下正值盛夏时节,屋外骄阳似火,而在位于三仁畲族乡的浙江遂昌原食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品加工车间内,30余名村民正吹着凉风,有说有笑地制作长粽。“过了端午依然订单不断,现在操作熟练了,按‘计件’一天差不多就能赚500元。”村民张冬梅说,以往过了采茶季就断了收入,没想到在家门口又端上了“金饭碗”。
该公司董事长郑富明就是本土新乡贤,为了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食——遂昌长粽发扬光大,2019年承应号召回遂创立公司,开拓“小畲粽”品牌市场。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从村民手中收购箬叶、高山糯米、土猪肉等原材料,并积极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该公司已带动500多村民参与长粽加工,年工资发放超过300万元,真正做到了让家乡美食走出去,让乡亲腰包鼓起来。
与此同时,金竹镇梭溪塘岭村的“药王谷”三叶青种植基地内,身为新乡贤兼“掌门人”傅长泳和十余名村民正忙着疏松土壤、清理杂草。“三叶青是非常地道、传统的药材,亦是遂昌赋予我们的宝贵生态财富。”傅长泳看着一片片长势喜人的培育田,汗涔涔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凭借着早年间在外经商积累的资本,傅长泳于2012年返乡创业,陆续将智能化育苗设施、遮阴种植技术等科技元素引入遂昌,不仅将数百亩三叶青打理得井井有条,还通过申请社会化服务项目,立足梭溪塘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对有意向参与种植的村民提供免费培训帮扶。如今,三叶青已然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金叶子”,每年农忙时基地都会招募近百名帮工,单是人工薪资支出就达到160万元。
以浓浓的乡情和乡愁为纽带,遂昌县处处迸发着新乡贤反哺、团结奋进的最美足音。龙洋乡乐领旗山侠隐庄园里,络绎不绝的游客争相打卡;石练镇健康产业园香满城酒业厂房中,蜂蜜酒清香四溢,广受好评;云峰街道浙江家豪木业有限公司内,50余名“大搬快聚”村民安居又“立”业,对未来信心满满……记者了解到,结合“市场有前景、村民有需求、新乡贤有渠道”等要点,截至目前,我县已实现20个乡镇(街道)新乡贤企业全覆盖,累计已带动近4500人就业致富,提高人均收入约2.5万元。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之路上的生力军,在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下,我县新乡贤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遂昌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健全新乡贤关爱和重要新乡贤返乡反馈机制,完善新乡贤人才数据库,搭建新乡贤沟通交流平台,以乡音共话招商,以乡情共谋发展,持续激发新乡贤干事创业热情,切实擦亮我县“‘贤’助共富”金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2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