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2 18:02:00 来源:红星新闻

“他们骑着摩托车朝一群野牦牛冲去,受到惊吓的牛群开始逃跑,然后趁机掳走跑不快的野牦牛幼崽。” “他们把小野牦牛卖给养殖场,驯养长大后用于跟家养牦牛繁殖后代。” 日前,青海警方公布一批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其中包括“7·06”“7·13”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了这两起案件的侦办细节。 法院已于近期对两起案件作出判决,涉案的8人分别被判4年6个月至11年6个月不等的刑期。他们总共猎捕了20头野牦牛幼崽,并造成其中14头死亡。 “这是一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层击破的侦破过程。”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上述两起案件集“猎、购、运、销”于一体,已经形成完整的非法利益产业链。在侦办中,警方通过跨区域执法协作,深化司法联动、部门联动,利用生物技术的司法鉴定,抽丝剥茧,最终锁定犯罪。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警方解救的野牦牛

运输途中发生车祸

一名盗猎者和8头小野牦牛死亡

“我们对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一直都是高压态势。”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22年7月1日,青海省曲麻莱森林公安接到线索后,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进行初步调查。

经查明,2022年6月期间,索某伙同顿某在青海省可可西里查乌马地区非法猎捕野牦牛幼崽8头,后犯罪嫌疑人顿某驾驶车辆欲将8头野牦牛幼崽运输至格尔木,途经109国道发生交通事故,致犯罪嫌疑人顿某及8头野牦牛幼崽当场死亡。

据办案部门介绍,警方在侦办“7·06”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过程中,又发现另一起涉嫌非法猎捕野牦牛的犯罪行为,遂于2022年7月13日受案并立案侦查。

在“7·13”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达某、果某、丹某、白某4人于2022年6月期间先后两次在青海省可可西里查乌马地区非法猎捕12头野牦牛幼崽。2022年6月12日,达某、果某、丹某3人将猎捕的12头野牦牛幼崽运输至玉树州曲麻莱县秋智乡某牦牛专业合作社,运输途中导致6头野牦牛幼崽死亡,将剩余的6头野牦牛幼崽分别出售给犯罪嫌疑人布某、某保、才某3人。

办案部门介绍,根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野生牛科动物一头以5万元计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则按其基准价的10倍进行估算,因此两起案件合计涉案价值上千万元。

让野牦牛与家养牦牛繁殖以良种繁育基地“洗白”身份

野牦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典型的高寒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野牦牛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体型高大凶猛。

“他们骑着摩托车朝一群野牦牛冲去,受到惊吓的牛群开始逃跑,然后掳走跑不快的野牦牛幼崽。”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非法猎捕者把野牦牛幼崽逮到后,将其卖给牦牛养殖场,目的是让野牦牛和家养母牦牛繁育后代,改变牦牛血统,从而牟取巨额利润。此种行为是在没有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实施的新型犯罪案件。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被非法猎捕的小野牦牛

青海省公安厅森警总队负责人介绍,“7·06”“7·13”涉案的野牦牛共20只,保护级别高、数量大,是青海省少有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野牦牛)的重特大案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群众高度关注。

办案民警介绍,警方侦查发现,该案集“猎、购、运、销”于一体,已经形成完整的非法利益产业链。猎捕者以1.2万元/只的价格出售给买家,买家再将野牦牛与家牦牛进行配种改良基因,从中获取利益。在非法收购非法猎捕的野牦牛幼崽后,这些养殖场又以牦牛良种繁育基地的名义向有关行业部门申请批准,将“非法”“洗白”后转换成“合法”。

剥丝抽茧发现犯罪团伙8人分别获刑并处罚金

为了实现“全环境、全链条、全要素”打击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青海警方采取了跨区域执法协作,深化司法联动、部门联动等创造性办案举措。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猎捕野牦牛幼崽均在高原无人区,作案隐蔽,很难被发现。办案民警介绍,在侦办这两起案件中,专案组通过走访西藏、青海两地周边牧户350余人次。经多方了解和调查,民警对顿某行动轨迹及交通监控视频展开排查,确定其准确的活动轨迹后,最终获悉重要线索,并就此排查出本案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索某。

在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拒不交代的情况下,专案组回过头来重新梳理案件脉络,寻找突破口,最终从嫌疑人手机通话记录、财付通支付记录、银行流水等大量数据信息着手,层层抽丝剥茧,最后将该案其他团伙扯出“水面”。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

据悉,2起案件已于2023年5月9日、10日分别一审当庭宣判,涉案8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至11年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4.5万元至5.5万元不等。同时,承担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共计107.93万元。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法院开庭审判

据了解,青海警方始终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2022年以来,在依法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延伸阅读:

50余只国家级保护动物疑在草原触电致死 官方回应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近日,一环保志愿小组发起“嘉塘数鸟人”野生鸟类观察和保护项目因试用期月薪1万引发关注。该志愿小组发表的多篇调研文章称,招募的“数鸟人”近一个月在嘉塘草原的多处电线杆下发现约50余只死掉的猛禽,包括大鵟、草原雕、白尾海雕、猎隼等,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疑因电网漏电致死。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受访者发布的5月24日-6月18日期间发现的猛禽尸体 受访者供图

6月25日,嘉塘草原所属的称多县公安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称,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公安、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以及国家电网各个部门都在调查此事,之后会发布调查通告。”

50余只国家级保护动物在三江源地区非正常死亡

当地公安回应

5月,一环保志愿小组发起“嘉塘数鸟人”野生鸟类观察和保护项目因试用期月薪1万引发不少关注。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应聘成为数鸟人的常乐处获悉,上述项目实则为了观察、记录嘉塘草原野生鸟类生存状况,并调查野生鸟类因为电网漏电致死的情况。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在配电线缆、电线杆下发现的猛禽尸体 受访者供图

常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于今年5月24日到达嘉塘草原,6月21日从嘉塘草原驱车离开,近一个月内在嘉塘草原电线杆下面共发现50余只非正常死亡的鸟类。他已将死亡猛禽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发现尸体时的轨迹点位文件分别进行了存档,且每张照片的原始信息中均包含该照片拍摄的地理坐标。据他初步统计,其中有50余只猛禽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鵟、草原雕、白尾海雕、猎隼。

14头野牦牛幼崽死亡背后:被猎捕用于驯养繁殖,警方打掉非法利益产业链

↑已死鸟类按照其被发现日期、临近的电线杆编码或地理标志、种类、死因推断以及纬度坐标列表 受访者供图

“数鸟就是每天在草原开车50公里到100公里,用肉眼记录下来活的鸟类,另外观察电线和电线杆下有没有被电死的鸟。”常乐介绍称,死鸟尸体已于6月21号集中转交给称多县森林公安大队和当地林草部门。

对于猛禽死亡的原因,常乐推断是电网在雨雪天气漏电导致停落在电网上的猛禽触电死亡。他表示:“目前有50余只猛禽的尸体是发现于配电线缆、电线杆或者通信基站下。”在没有电网设施和通信基站分布的草原区域,他没有发现猛禽尸体。此外,他补充说明道,发现的猛禽中部分尸体不完整,或是尾部与身体分离,或是爪子与身体分离,其推测是电流过大导致猛禽的相关部位从身体上截断,而且部分鸟类尸体上有明显的灼烧痕迹。

公开资料显示,嘉塘草原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是青海省玉树州第二大草原,这一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平均海拔4200米。这里分布有荒漠猫、雪豹等多种兽类,黑颈鹤等72种鸟类,龙胆等150多种高原特有植物。

6月25日,嘉塘草原所属的称多县公安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称,目前这个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公安、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以及国家电网各个部门都在调查此事,之后会发布调查通告。记者多次联系林业草原局、当地国家电网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鸟线双护问题何解?

电力部门和志愿者共同致力促进线鸟和谐

据科技日报2019年报道,猛禽是三江源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青藏高原区域内的猛禽有大鵟、雕鴞、猎隼等,随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与青海主网联网等工程建设,部分地区鸟类遭电击、供电线路跳闸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关于招募数鸟人的原因,上述环保志愿小组曾在招募文章中提到,电网建设与猛禽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国网玉树供电公司也曾通过绝缘线套、人工鸟窝等方式解决该问题。2023年春,环保志愿者途经玉树嘉塘草原时,几公里内就发现9只被电死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一级保护动物草原雕等,因此出发前往调查。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开始,国内从事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著名公益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已经在三江源地区合作参与了促进鸟类与电网和谐共存的项目。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鸟线冲突”这一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部门和保护工作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受访时介绍,“电网建设与猛禽之间的冲突一直是一个全世界的难题,猛禽需要广阔的视野,因此会经常选择电网的普通杆和耐张杆栖息和驻足,从而增加了被电死的风险。”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鸟类常衔着铁丝、细绳等材料在输电铁塔上筑巢,极易诱发电击导致鸟类死伤、电路跳闸。传统做法是在铁塔中设置防鸟刺、倾斜横杆,阻止鸟类停留和筑巢。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文章介绍,触电可能发生于鸟类筑巢时带来的导电巢材,或者原本不导电的树枝被水打湿。“就算是鸟儿站在塔上排便,也有可能使得电网线路的绝缘距离不足,击穿空气而产生放电。体型较小的鸟类(如某些雀类、小型雉类)还有可能由于群飞而造成放电;而大型鸟类本身的翼展较大就可能引发放电。”而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而言,不论什么原因,放电都有可能引发跳闸事故。

2022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合作,在甘肃、陕西、青海、四川、宁夏、新疆、内蒙和西藏8地,根据各地生态环境和鸟类活动特点,推广实施了国家电网“候鸟生命线”和“生命鸟巢”项目,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助力国家电网专业护线、科学护鸟公益事业。“调查发现,与输电线路互动较多、需要关注的鸟类物种主要是大中型猛禽和鸦科鸟类。”

目前,各地区现有防鸟护鸟装置有许多共性:主要为线路的绝缘化处理、鸟类的驱离,以及鸟巢的人工迁移。在线路的绝缘化处理方面,许多线路已经完成了绝缘化改造,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鸟线冲突的发生。中国国家电网玉树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生态保护和三江源电网发展的双赢,2017年开始将原有输电线路改造为绝缘导线、变‘驱鸟’为引鸟‘入住’、在猛禽栖息较多区域搭建‘生命鸟巢’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绝缘装置本身也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一段时间之后,其绝缘效果会有所降低。而由于鸟类自身的适应性,驱鸟器等设备有效性会逐渐降低。因此,绝缘装置和防鸟器都需要及时的清理、更换和维修才能达到最好的护鸟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20: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理塘打造牦牛全产业链 让“高原之舟”成致富之宝
...,还存在着养殖周期长、见效慢、出栏难、无法有效延伸产业链条等发展难题。2021年,杭州市钱塘区对口支援甘孜州理塘县,开展“塘塘”协作,两年多来,钱塘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以下简称
2023-12-27 17:28:00
...建引领,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牧民富在产业链”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党组织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将
2024-01-26 17:36:00
18头雪多牦牛落户伊克乌兰乡
...对雪多牦牛的生长环境、体型特征、引进的必要性及后期产业链延伸发展等开展多次座谈交流,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走进角什科贡麻村牦牛高效养殖基地,传来一阵阵牛叫声。“这就是刚引进的1
2024-04-11 01:37:00
...了“产—供—销”一体化消费帮扶新模式,推动农畜牧全产业链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地方产业发展能级,并通过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以全产业链激活消费帮扶引擎,助力县域产业升级
2023-01-06 06:33:00
祁连山下好牧场,青海海北奏响绿色发展“草原牧歌”
...衡的基础上,促进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也进一步推进了畜牧业向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
2023-09-22 18:30:00
入驻企业初步形成牦牛产业链
...口支援若尔盖县建起扶贫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初步形成牦牛产业链本报讯(王鑫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12月6日记者了解到,嘉兴市牛丫头食品有限公司近期将与阿坝州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
2023-12-07 06:55: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合作市:牦牛产业奏发展新歌
...持续推进上游保种、中游繁育、下游养殖的“美仁牦牛”产业链循环延伸,以培龙头、延链条、拓市场为目标,着力在“扬优势、补短板、防风险”上下功夫,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佐盖
2024-05-10 18:38:00
...,加快推进畜牧业“前端养殖、中端加工、末端销售”全产业链建设,全力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由简单粗放向绿色循环转变,种质资源由品种保护向良种繁育转变,产品供给由单一低端向多元高
2024-08-31 00:58:00
类乌齐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发展壮大,为进一步完善保种、扩繁、育肥、加工牦牛全产业链顶层设计,类乌齐县重点实施牦牛保种扩繁项目,着力在短期育肥上寻求探索和突破。同时,采取“大数据管理+人工授精技术+农牧
2024-04-16 09: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标识格外醒目。接待桌上整齐摆放着民法典
2025-11-11 08:28:00
记者走基层|昔日老厂区 今朝运动场
11月6日,市民(右)在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学习网球。 河北日报记者 宋平摄“走,打球去!”11月6日18时许,廊坊市民冯墨离约上几个好友直奔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
2025-11-11 08:3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原以为是老用户的福利,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诈骗圈套。”回忆起11月6日晚的经历,市民陈女士仍心有余悸
2025-11-11 08:38:00
记者走基层|校社联建,大学生“结亲”独居老人
11月7日,在秦皇岛市海建里社区居民刘志(中)家中,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亲人”正陪老人与其女儿视频聊天。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刘爷爷
2025-11-11 08:38: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数字技术编织便利的同时,也暗藏新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
2025-11-11 09:32:00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宸)从廊坊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74.4亿元,同比增长5.6%
2025-11-11 10:0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严打违法犯罪 净化社会环境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秉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精准打击,近日破获系列案件,全力营造安全
2025-11-11 10:58:00
“家长品餐会”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召开“家长品餐会”,邀请家长、社区、市场监管等部门代表对幼儿午餐的观感、口感、质量等进行评价
2025-11-11 09:57:00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双十一”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来临,各类食品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网购食品的安全与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6:00
11月6日,针对淘宝“双11”期间霸屏广告乱象,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2025-11-11 09:09:00
人工智能+,济南加出了什么?|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