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南网4月5日讯(通讯员 唐捷 江丽霞)连日来,福建省泰宁县自然资源、供电、林业、消防、团委等多部门联动,会同各乡村在清明节期间对当地输电线路走廊下的种植物进行置换,用低矮且耐火的油茶树替代原有的毛竹、杉木等高杆植物,不仅构建起一道自然生物防火屏障,还为当地林农、村财带来新的创收。
“以往,每年的清明前后,我们都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线路走廊下的种植物进行修整与砍伐,避免超高林木影响到线路供电安全。”国网泰宁县供电公司输电运维班班长郑华介绍。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生长迅猛,而大部分输电线路分布在崇山峻岭中,线树矛盾一直是困扰当地经济发展与可靠供电的一个问题。油茶耐火性强,树皮厚实,能有效阻挡火势蔓延,其籽加工制成的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深受市场青睐。
2024年年初,国网泰宁县供电公司主动联合泰宁县自然资源、林业、消防等部门,大力推广输电线路走廊下种植物置换工作模式,做强“线下”经济。政府层面出台支持政策,对种植后第一年验收合格的油茶林带给予每亩1000元的种植补贴,并举办多场次“朽株抽新芽,油茶置换育金山”活动;供电部门与乡村签订《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协议》,推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集体承包制”签;团县委号召团员青年志愿加入义务置换种植活动。
截至目前,泰宁县已完成210亩油茶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形成“线路安全、林农受益、森林防火”的多方共赢局面,每亩油茶每年可为村财和农户创收1300多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