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首儿所急诊科:
“守护,为了每一个家庭平安团圆”
昨天下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内,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哇——”下午3时许,一声啼哭,打破了候诊区的宁静。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匆匆走进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候诊椅上,大多是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和陪同的家长。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眼中满是焦虑:“大夫,我家宝宝烧了一天了,您快帮忙看看……”
“您别着急,我给孩子检查一下。”诊室里,医生杨盼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屏、穿着防护服,一边耐心引导一家三口坐下,一边为孩子查体,“宝贝来睁开眼睛,再张嘴看看……精神状态还不错,也能正常吃奶吧?”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杨盼看着小宝宝红扑扑的脸,点了点头。她明白,这对年轻夫妇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这是一个刚刚出生4天的新生儿,此前已经在外院做过CT检查,结果也显示正常,为了进一步排除出现败血症或脑炎等疾病的可能,一家人带着他转诊来到首儿所就医。
“我刚刚给孩子做了健康评估,他的新生儿反射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进行物理降温后,他的体温应该可以很快降到正常范围。”杨盼细心地向家长解释,“建议再给孩子做一个血常规检查,如果炎症没有加重,我们只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炎症较之前有加重,我们再安排住院,进行对症治疗。”
听着医生的话,年轻的家长连声道谢,抱着孩子离开了诊室。
送走了一家三口,杨盼挺了挺腰,清了清嗓子。其实,她也刚刚“阳康”返岗一个星期。“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康复了才有更饱满的精力守护大家。”她说。这些天,急诊的接诊量明显上升,小到刚出生的新生儿,大到十六七岁的少年,90%的患儿都是以发热症状为主。其中最令杨盼担心的,是一个先天染色体异常的8岁男孩。
刚送到急诊那天,男孩高烧到38.5℃,还出现了抽搐的症状。“我们立即为他进行了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常规各项指标都偏高,生化电解质紊乱。”杨盼仍记得当时紧张的情形,她说,对于这类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诊断和治疗更要格外谨慎,“男孩当时已经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一晚的输液治疗,他的抽搐不再发作,但继发出现了咳嗽、喘息症状。”
医生与家属沟通后,接下来的几天里,男孩每天都来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再次轮到杨盼值班时,她为男孩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令人欣喜:本来处于危险值的指标全部恢复正常,炎症消除了。
晚上8时,夜色降临,已经连续值班12小时的杨盼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整理了一遍当天的病历:刚出生4天的新生儿已经排除患败血症或脑炎的危险,再给8岁男孩开一些缓解咳嗽气喘的药,帮助有鼻塞症状的患儿预约好相关科室的号……这一天,她一共接诊了70余名患儿,这个数字与上一周同期相比已明显下降。
为了满足儿童就医用药的需求,首儿所通过开设发热开药门诊、新冠咨询门诊和网络复诊门诊,将来到急诊就医的患者分流,缓解连日来就诊量递增的情况。“医院、医护、患者都在努力,期待早日度过这段寒冬,回归正常的生活。我们的守护,也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平安团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