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皖工徽匠风采录丨许文亮:返乡教书3年后夺得全国冠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2 17: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韩震震、陈若天)2020年5月,大学毕业6年的90后小伙许文亮,回到老家安徽省阜阳市,成为阜阳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的一名教师。在这里,喜欢钻研的他如鱼得水,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他成功夺得“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的金牌。

皖工徽匠风采录丨许文亮:返乡教书3年后夺得全国冠军

许文亮获得金牌。受访者供图

2014年,许文亮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先后在合肥、杭州等地工作过,异乡工作期间,阜阳市每年举行的“接您回家”活动,让他有了返乡工作的想法。

“阜阳城市发展比较快,后来阜阳技师学院招聘,需要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跟我专业对口,我就尝试了一下,没想到还真考上了。”许文亮说,回到家乡后,自己的归属感很强,一是因为离家很近,二是因为所学知识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2020年,阜阳技师学院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专业,安排许文亮参与专业建设,并备战服务机器人相关比赛。

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人类社会,送餐机器人、消杀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感知、认知、交互和协作能力,可以不断扩大场景开放,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服务机器人发展很快,相关的赛事也很多,我们作为教师参加比赛,可以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和最新应用场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许文亮说。

皖工徽匠风采录丨许文亮:返乡教书3年后夺得全国冠军

许文亮正在进行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训练。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虽然毕业于自动化专业,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进入阜阳技师学院后,为了更好的教学和比赛,许文亮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特别是在备战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期间。

“以前的机器人,是纯粹执行指令,现在是让它更智能,通过算法让机器人因地制宜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比赛会设置机器人应用场景,考验我们对任务的理解,并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合理的快速反应。”2021年通过安徽省赛选拔后,许文亮开始备战全国比赛,赛前3个月更是开始密集训练。

阜阳技师学院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安徽省级综合竞赛集训基地,为了备战全国比赛,今年5月起,许文亮每天都要训练十多个小时,经常半夜才回家。

为了解决服务机器人移动精度问题,他一点点摸索、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为了解决机械臂抓手的颜色识别问题,他甚至连续十多天学习原理知识,测试颜色识别算法并进行参数调整……直到9月16日,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

“在这期间,学校给了很大支持,购买设备,与相关企业联系,让我们去企业去学习培训,也会请人工智能相关专家,到学校给师生进行培训。”许文亮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潜心钻研和艰苦训练,在与全国选手的竞技中,许文亮最终获得了“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的金牌。

大赛的磨炼,让许文亮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心得,回到学校的两个多月时间,他不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与同事、学生们分享。

“这些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以后我们还会参加全国甚至世界比赛,我希望自己的分享,让大家有所借鉴,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近日,许文亮在接受采访时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皖工徽匠风采录|张小飞:“刮腻子”刷墙刷成全国冠军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一把喷枪、一个滚筒、一张图纸、一支工笔……在L形的工位上,随着手、眼、脑不时在图纸和墙面上切换,张小飞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一忙就是一整
2024-01-08 17:45:00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把漂亮的焊缝留在工程一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本报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吉翔《工人日报》(2023年10月23日 05版)赵春青 绘身穿厚重的工作服,头戴焊帽,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焊工张道旺在
2023-10-23 04:31: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从一名电力小白成长为工匠大师,30多年来,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生产技术室副主管杜军一直沉在电力一线钻研创新,先后获得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数十项,也收获了
2023-02-27 03:16:00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毛莉 淮安市一院内分泌科主任。作为2022年度淮安市首席医学专家,毛莉十年来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老年大学等为大家宣讲健康知识、开展义诊活动。疫情期间,她
2023-12-31 00:19: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龙安波委员:[代表委员风采录]坚持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我们的教育由弱到强,从破旧的校舍到亮丽的教室,学校条件越来越好。”提及这几年来的
2024-01-19 06:04: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过去一年,我们的肉牛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增收。”谈及家乡的产业发展,省人大代表、黎平县真牛农业有限公司负
2024-01-20 06:10:00
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肖军一大早就来到玛瑙红樱桃种植基地走访调研。全国两会将至,他说,只有多下到田间地头,才能提出更多“接地气”的建议。玛瑙
2025-03-02 12:54:00
代表委员风采录|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用心用力调查研究,让提案更有质量、更有分量
...奋斗与智慧的履职答卷。即日起,华商报开设“代表委员风采录”专栏,聚焦这些履职路上的“追光者”,记录他们的调研足迹与提案故事,透过他们的视角,看新征程上,代表委员们如何书写全过
2025-02-16 20:58:00
代表委员风采录|冯春林委员: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得抓紧完善带到会上的意见建议。”2月20日,在务川自治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住黔全国政协委员,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遵义市委主委冯春林打开电脑,继续
2024-02-29 13: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