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以服饰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10 09: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江西服装学院

以服饰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服饰文化记忆中汲取文化积淀,塑造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为了推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所以服装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江西服装学院通过开设中华服饰文化课程群、建设中华服饰博物馆、丰富中华服饰文化体验等举措,使学生的理论认知不断提升、情感意识得到激发、社会实践能力持续增强。学校获批立项的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3KS06)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

提升理论认同

开设中华服饰文化课程群

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中华服饰文化课程群,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同。

开设学科课程。学校坚持知识与价值相结合,开设了“中国传统服饰与技艺”等10余门服饰类课程,注重外在知识传授与内在价值阐释相结合,将文化记忆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项课程。通过跨学科合作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展现中华文化精髓,讲好服饰文化故事,以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重视实践课程。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服饰文化渗透于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各个实践环节,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优秀毕业作品展等。学校开设了刺绣、蜡染、扎染、织锦等传统技艺班,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生构建了丰富、立体、真实的学习场景和场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

组织专题课程。学校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依托“博雅讲坛”举办“服饰文化与中国精神”系列专题讲座,既立足当下,关注时代发展,又不忘过去,传承中华经典,在立足时代前沿的同时深挖中华服饰的文化内涵,兼容并蓄、守正创新,让服饰记忆成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激发情感认同

建设中华服饰博物馆

情感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学校充分挖掘服饰文化资源,建成了融教学、科研、传播为一体的中华服饰博物馆,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感。

丰富馆藏内容,让情感认同“实”起来。学校中华服饰博物馆建有中国古代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当代设计大师作品三大展区,以及赫哲族鱼皮服制作区、畲族凤凰装婚庆区、苗族银饰区、云肩展区、旗袍区、刺绣区、植物染料区、纺织机械区等专题性展区,展藏有各民族及不同时代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纺织器件和资料等万余件。从中国原始社会的“人猿揖别”到“服周之冕”,从“汉冠天下”“霓裳羽衣”再到“清装旗韵”,人类服饰演化史可以说是一部感性化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华服饰博物馆是将服饰承载的个体记忆转移和汇聚为集体记忆的一种空间记忆形式,让学生直接感受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举办科普活动,让情感认同“活”起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华服饰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利用蜡染、扎染、旗袍、刺绣等各类民族非遗传习馆,定期举办“服饰文化科普周”“传统纺织刺绣”“国画与服饰学术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摩赏析”等科普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进而涵育热爱祖国、勤劳勇敢、意志坚定等良好品质。

开展跨文化交流,让情感认同“聚”起来。学校中华服饰博物馆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服饰类文化平台和科普基地,非常重视对外文化交流,自2008年建馆以来,累计接待访客近40万人次,并与贵溪市樟坪畲族乡、黔东南州施洞镇等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交流活动,以服饰文化为媒介,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同时,博物馆还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瑞士等4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官员参观学习,对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增强实践认同

丰富中华服饰文化体验

社会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任何认知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之中,并通过反复实践,获得体验和感悟。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让学生充满活力。

组织服饰文化体验。“穿在身上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并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服饰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校利用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与汉服、唐装、苗衣、旗袍等服饰文化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民族服饰之美。此外,学校以辞赋家颜其麟所作的《服装赋》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了歌舞剧《服装赋》,公演获得巨大成功,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成为学校传承服饰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实践。

深挖服饰文化底蕴。我国各民族的服饰都富含历史和文化元素。学校成立了“中华服饰文化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通过深挖服饰文化底蕴,积极构建和研究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理论体系。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改革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汉代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纹样研究”等10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相关论文700余篇。学校科研平台的搭建为中华服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保障。

举办服装专业赛事。学校发挥服装专业特色,自1996年起,连续举办了26届“润华奖”服装设计大赛,成为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赛事。学校坚持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服饰文化为己任,成功举办了6届“红衣坊杯”华服设计大赛,学校不断向社会展示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佳作,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江西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服装人因工程学”等5门课程获评国家一流课程。中华服饰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学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行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礼仪”是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2024-11-21 11:18:00
...了革命共同体、灾害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在危急时刻锻造的精神共同体的结晶。它们虽诞生于不同历史语境,却完成了跨时空的精神接力,深刻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守
2025-08-24 12:13:00
...梁启超在梳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之变迁时,最早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随后,“中华民族”这一说法逐渐被仁人志士们接受,并成为彼时亡国灭种危机下强调身份认同的关键词。李大钊对“中
2024-06-21 06:34:00
...一个周末。16日上午,蒙曼、严庆等知名学者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为全校23000余名学生共同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2023-09-17 21:14:00
曾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
2024-06-12 06:21:00
...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击加剧,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命题。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在沉浸感、参与度与个性化层面存在显著局限,亟需探
2025-03-04 11:47:00
...者 谢义将 邓傲) 1月12日,“传承水族特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在都匀举行,来自省内有关高校、水家学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州相关单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
2024-01-14 15:46:00
...步之魂。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人心归聚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3-09 11:53:00
“三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三都“三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水族端节赛马蒙治林 张义猛202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4-04-19 15:4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聚焦“智能转型”!这场论坛破解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密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夏锐、杨雯)10月31日,“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研究创新”高层次圆桌论坛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举办
2025-11-03 09:50:00
大河网讯 10月30日下午,第十四届河南大学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暨第七届中原广告艺术大赛开幕式在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启幕
2025-11-01 23:22:00
河南省普通高中省级语文学科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10月31日,河南省普通高中省级语文学科联盟成立仪式暨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举办
2025-11-01 23:22:00
好未来2026财年Q2净收入8.61亿美元,素质课程和学习设备业务均环比同比增长
来源:多知 作者:Penny多知10月30日消息,中国智能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好未来(NYSE:TAL)公布其截至 2025年 8 月 31 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2025-10-31 09:21: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专业+思政”IT人才培养新高地
大河网讯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如何培养既精通技术又恪守职业操守的IT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新的“双院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31 12:35:00
从城市到山村 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以义剪为笔绘就重阳节党建新图景
大河网讯 10月28日,重阳节前日,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党支部联合中共大河网党支部,顶着浓雾驱车数百里,奔赴汝州市焦村镇水沟村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受邀参加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专题报告
10月23-25日,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大理召开。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副教授受邀出席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新建党性教育培训、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红色文化研究基地
为更好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红色文化研究,经与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充分协商,10月28日,黄河科技学院“党性教育培训基地”“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
2025-10-31 12:35:00
同心筑梦家园 携手共育未来 济南历下一幼召开第八届一次家委会、膳委会会议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教集团召开第八届一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家委们肩负共同的使命
2025-10-31 13:30:00
两校区联动研课堂 大单元教学绽芳华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落地生根,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西两校区携手开展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0:00
耕耘绿意,守护成长——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养护记
鲁网10月31日讯当一粒种子落入土壤,便开启了与生命的奇妙对话。在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中,一场关于“种植与养护”的实践之旅正悄然展开
2025-10-31 13:31:00
探寻自然之美,赋能素养美术课堂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大单元教学改革,近日,凤凰路小学东西校区美术组联合开展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自然》为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1:00
唇枪舌战辩榜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举办五六年级辩论赛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校区)一场围绕 “悲剧英雄还是成功人士谁更适合做榜样” 的辩论赛激烈开战
2025-10-31 13:32:00
深耕班本课程沃土,绘就多元成长画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各年级班本课程绽放育人新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为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让课程真正贴近学生成长需求,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立足各年级学情特点
2025-10-31 13:32:00
家校携手防网瘾,共筑成长“防护墙”
鲁网10月31日讯2025年10月23日晚,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的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防网瘾,护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正在这里温情开讲
2025-10-31 1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