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打造楼宇党建共同体
徐振光
■徐振光
商务楼宇作为“竖起来”的特殊类型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承载地、实践区。提升党建引领商务楼宇治理效能,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引领力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基础。只有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才能转化为治理优势,楼宇治理才能拥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应该看到,商务楼宇党组织体系建设整体呈现纵向强、横向弱的特点。纵向上,基本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建立“街道党工委—楼宇联合党委—企业党支部—党小组”党建主体架构,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垂直化“动力主轴”。但在横向建链上,党建资源相对整合不够、协同不足,存在“失链”“断链”甚至“卡链”现象。
新形势下,要创新组织设置、增强开放性,紧密围绕产业、行业、区域构建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整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党组织资源,以实体化运作方式加强党建联盟建设。
同时,以区域党建联盟为枢纽,把隶属不同系统、行业、楼宇的相关党组织串联整合成为紧密型楼宇党建共同体,盘活各种治理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与融合,全面提升治理引领力。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加强楼委会规范化建设。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楼委会治理组织的顶层制度设计,明确楼委会的性质、具体职责、运行机制等,推进楼宇治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议事协商机制,完善议事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优化议题征集、议题遴选、意见征询、议题确定等环节,塑造和培育“楼中人”参与楼宇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并以自下而上的议题形成、解决机制来整合共识性需求。
要建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以各参与主体对楼宇服务、楼宇活动、楼宇品质的满意度以及治理主体参与情况、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等为重要指标,对楼宇治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平台聚力 活动赋能
商务楼宇作为“立体社区”,是众多年轻、活跃的从业人群工作、生活和交往的集聚地。下一步,要深化“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党群共建”工作机制,以联系青年、服务楼宇为着力点,通过平台聚力、活动赋能,打造“党建引领+群建赋能”新模式。
一是培育楼宇社团。根据楼宇单位资源优势和文化需求,大力培育具有公益性、文化性、群众性且契合企业员工需求的各类楼宇社团组织,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场地供应、资金支持等。
二是创新楼宇活动方式。以兴趣引导、合作拓展等多种方式,创新楼宇社团活动方式,实施社团项目认领活动。通过高密度、高频次、高吸引力的公共交往和互动,培育楼宇公共精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三是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由楼宇党组织和楼务会牵头设计党建、公益、文体等一揽子活动项目,创建志愿服务品牌,吸引白领员工常态化参与楼宇内部及周边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关键在人。要选优配强楼宇联合党委书记和企业党支部书记,发挥书记的表率引领作用,引领普通党员、楼宇员工广泛参与楼宇公共事务治理。同时,可选拔优秀的街道机关干部到重点楼宇挂职,选派商贸等相关经济部门干部进驻重点商务楼宇;深化落实楼务会直接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制度,着力推动力量下沉常态化、责任下沉制度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楼宇治理人才队伍培育机制。比如,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开展党的理论、党建实务、企业管理和社会工作、楼宇治理和服务创新能力、组织谈判与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培训,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参观、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群工作者队伍。
此外,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楼宇党群工作者专业化体系建设。当务之急,应制定“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群工作者资格认证办法,完善定期晋级制度,形成梯度管理、晋位升级工作格局。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8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