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与时代同行 九旬老人见证新疆发展变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2 19:51: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2日电 (陶拴科)5月下旬,记者来到新疆巴里坤县,探访曾经的全国人大代表毕肯·努合满。作为一位深耕于草原的牧民代表,她不仅见证了家乡变迁,也为地方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走进毕肯老人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温馨的居室。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她缓缓翻开珍藏的老相册,讲述起当年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使命,无论年纪多大,心中那份牵挂和热忱永远不会改变。”

毕肯1930年出生,上世纪60年代,她在巴里坤萨尔乔克公社牧场担任牧工时,率先推行定时喂养、分群管理等科学养殖方法。“幼畜保活率是牧业的生命线。”她回忆道,“我们给每只羊羔编号登记,像照顾婴儿一样定时喂养。”

经过三年实践,当地成畜存活率达98%,幼畜成活率提升至96%,这一成绩被县志记载。

与时代同行 九旬老人见证新疆发展变迁

普通牧工到模范牧工的蜕变

1973年,毕肯因工作认真成为一名党员,1977年,她带领牧民改良养殖条件,被评为巴里坤县模范牧工。次年,她又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生产者。“荣誉是集体给的,那时候是大集体,我们都是为集体工作。”

1978年,48岁的毕肯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那年,她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我很荣幸,也很激动,当时我带了两本笔记本,一本记着乡亲们托我带的话,另一本是自己调研的建议。”在五年任期内,她提交了10多件议案,涵盖农牧业技术推广、山区道路建设、农牧区就医等民生议题。

1982年,她提出的“加强牧区冬季抗灾物资储备”建议被纳入国家畜牧工作规划。“那年冬天特别冷,常常有牲畜被冻死。所以我希望每年夏天多储备一些草料,确保牲畜在极冷天气中安全越冬。”

1985年,她又率先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为后续退牧还草政策提供了基础。

履职期间,毕肯始终关注农牧民最迫切的需求。“山区修路要优先!”她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引发共鸣,最终促成县里启动首条牧区公路建设。

1983年-1988年,毕肯再次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

退休不褪色的为民情怀

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结束后,虽然不再担任代表,但毕肯仍保持着每天收听新闻和看电视的习惯。“每年两会要看着电视记笔记,看国家又给咱牧区办了啥实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都有哪些,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就等。”40年来,她坚持用哈萨克语向乡亲们讲解政策,被牧民亲切称为“草原上的政策通”。

在教育领域,毕肯的贡献尤为突出。1989年,她捐出1万元支持巴里坤县教育事业。“我小时候没机会上学,现在娃娃们有学上了,可不能耽误。”

此后,她又陆续为乡兽医站、村委会、学校等单位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1977年,她为孤儿哈德尔筹办婚礼;1992年,她为孤寡老人捐出自家牛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她常对子女说,“集体养活了我们,现在该我们回报了。”

红色家风代代传

在毕肯家的客厅里,陈列着跨越半个世纪的履职见证:1978年首张代表证、1985年草原法征求意见稿,以及与全国人大代表一同参会后的合影牌匾,还有许多珍贵的留存资料,收录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历史博物馆。

毕肯有11个子女,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挂着“光荣之家”牌匾。“小时候,母亲常常教导我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那些为国家发展辛勤付出的人们。我们能够享受眼前的安宁与繁荣,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给予我们无数的机遇和保障。这份恩情让我时刻铭记,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心怀感恩。”

如今,毕肯的5名子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孙辈中有3人考入重点大学。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毕肯说,“如今的新疆和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我亲身经历了艰苦的游牧生活,也目睹了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切实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更加安定幸福。”毕肯说:“作为曾经的人大代表,见证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景象,我很欣慰。”(完)【编辑:李润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0余万字自传体小说《荷花梦》记录时代发展变迁 古稀老人笔下的烟火新疆
长篇小说《荷花梦》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后,78岁的业余作家马雁仍然保持着每天“码字”的习惯。“从作品的叙述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发展的脉络,土地改革、互助组、统购统销、合作
2023-06-09 12:13:00
二十五年安全行驶60余万公里 青岛这位女驾驶员荣耀“到站”
...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公司225路驾驶员葛萍。新疆姑娘千里赴青,满腔热血投身公交事业葛萍的故事充满了边疆的辽阔与归乡的温情,回想起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2024-10-28 17:49:00
电影《援疆干部》开机,李雪健饰演“老新疆”见证援疆干部挥汗奋斗
9月8日,电影《援疆干部》在新疆昌吉举行开机仪式。影片由西尔扎提·亚合甫担任监制,张忠执导,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担任编剧,李雪健和吴军、小沈阳、杜少杰、李澍、赫林、古丽阿热等主演
2023-09-09 11:09:00
电影《援疆干部》开机李雪健饰演“老新疆”见证援疆干部挥汗奋斗
9月8日,电影《援疆干部》开机仪式在新疆昌吉顺利举行,该片由国家一级导演,五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西尔扎提·亚合甫担任监制,国家一级导演张忠(代表作《长安
2023-09-11 12:03:00
新疆塔城:哈尔墩社区的别样“520”
...自:人民网等待庆典开始的35对夫妇。齐笑笑摄5月20日,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一场跨越民族与时代的金婚银婚庆典在这里上演:8个民族的35对夫妇携手走过“穿越时光”红毯
2025-05-21 19:17:00
年货见证时代变迁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康冀楠1月17日,市民在选购春联、新年挂饰。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办年货,是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丰盛的年货既是对一年来辛勤努力的犒赏,也是对来年美好
2024-01-19 02:40:00
我家的电器“更新记”
...家,记者前往了李晓兰家中。她生于20世纪70年代,曾在新疆、山西、江苏、北京等多地生活。而每一次搬家,都伴随着家中电器的更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末,李晓兰随父
2025-01-23 04:32:00
...。岁月流转,一棵树,一个人,共同见证这片土地的时代变迁。古榕树下 草鞋爷爷笑看记者“囧”穿草鞋老人有一个文绉绉的大名,肖南斗——古人云,南斗六星,专司延寿,也难怪肖爷爷虽已8
2024-07-17 13:34:00
用光影记录中国万千景象,他们是中巴友谊的见证者
...国”改变他的一生“我早晚还会来的!”尼希曾两次前往新疆,通过镜头记录锡伯族女孩牡丹8年间的成长经历,记录新疆发展变迁。2016年,尼希在新疆伊犁拍摄了关于锡伯民族文化的纪录片
2024-11-13 18: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