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将用于天问二号嫦娥七号测定轨,服务更多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
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开建
预计明年内具备初步观测能力,后年三月整体竣工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昨天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内具备初步观测能力,2025年3月整体竣工。
这台望远镜位于日喀则市西侧,距离市区约35公里,横跨两个县级行政区,是一架大型全可动高精度多用途射电望远镜,具有1GHz到100GHz的观测能力。该望远镜建成后将用于天问二号和嫦娥七号测定轨,未来还将服务更多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并将促进我国射电天文科学观测研究发展。
目前,我国月球与火星探测测控系统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测轨分系统,包括北京密云、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上海佘山4个台站和上海VLBI数据处理中心,简称“四站一中心”,上海天文台牵头VLBI测轨分系统圆满完成了历次探月和探火任务。
根据国家重大专项探月工程四期的部署,为了应对多个航天器同时观测的需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分别建设一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形成“六站一中心”的“双子网”,具备不同天区“双目标”探测能力。
“日喀则望远镜的建设将提升中国VLBI网的观测能力。”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介绍,日喀则站址海拔约4100米,人迹罕至,电磁波干扰稀少,而且晴天数多,空气干燥,有利于开展高频段射电天文观测。他表示,日喀则望远镜将拓展在100GHz的高频段工作能力,推动我国在超大质量黑洞、银河系动力学研究等前沿研究中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
据悉,日喀则望远镜将采用全新设计:为保障天线在高原、寒冷地区正常运行,采用全结构温控技术,使天线的面型精度和指向精度大幅提高;采用新型优化控制方法,有效克服风扰动,保证天线指向精度。同时,这也是上海天文台第一次在上海以外建设大型天文观测设施,未来将发展远程操控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远程诊断故障系统。
该项目还将带动当地发展成为我国航天和天文科普重要基地,对日喀则市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斯朗尼玛,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赤飚出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