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航空产业要发展,学校恰恰又需要搞特色办学,更好地服务产业——突出重围有了机会。为滨州学院在航空领域寻找一个切入点,自然而然纳入了滨州市时任领导班子的视线,成为学校踏入这个行业的最大助力之一。
“但最难的,是我们当时没有任何办学的基础和条件。请了好多行业专家来学校,他们普遍不看好,觉得办这个不行、不可能,因为啥都没有。”马文来回想当时,也觉得能办起航空类专业并走到今天,是从“一穷二白”基础上创造出的一个最大奇迹。
关于如何创造的这个奇迹,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步履维艰,又步步坚定:滨州学院揭牌庆典后仅6个月,2005年7月5日,学校向山东省教育厅提交了增设飞行技术专业的请示;同年10月,又提交了拟申办飞行技术专业的报告,并组织召开拟上专业评审会;2005年11月、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教育部先后批准学校设置飞行技术专业;2006年3月,学校在北京、山东两地全面启动招飞工作……
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办。
开办航空类专业,滨州学院在地方高校是全国第一家,首先面临的就是教材问题。“我们头几届学生用的都是复印版教材。”马文来回忆,他们跑去全国各地搜罗教材,到专业高校里“偷师”,连复印店、旧书市场都不放过。
自动化专业出身的马文来,有一年需要带一门航空发动机的课程,8月份教材拿到手,9月份就要上课,“那个时候压力确实很大,白天晚上没日没夜地啃教材。”期间,他们联系到北航的一位教授,专门去北京待了大概一周学习请教。
马文来至今也不能忘记,北航的老年活动中心里,一张乒乓球桌前,他和同事捧着那位教授准备出版的一本航空发动机教材的初稿,边学习边校订,吃透了教材,还找出几十个问题,“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轮上课的那种感受。”
从艰难中走来更清楚其中的不易,没几年,学校就有了自己的教材体系。2014年开始,学校陆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教材,2018年又联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编辑出版了飞行技术专业系列教材,成功实现“领跑”。
实现从0到1的跨越之后,就是如何做大做强航空专业品牌。
“师资保障是办学的一个核心。”马文来表示,刚开始他们就确立了“三条路”,即引进一批、培养一批、行业聘用一批。全国培养航空类硕士、博士的学校本身就比较少,所以引进也比较慢,初期主要靠转型。
为了建设机务专业,2016年,马文来带领7名老师到山东太古飞机工程公司参加维修技能培训,“像这样的培训,都不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完成的,都是利用寒暑假,也就是最冷或最热的时候。”
那年冬天,在山东太古接近-10℃的环境里,老师们在敞开的车间里坚持学习锻炼,第一周8个人就有7个感冒发烧,但没有一人请过假。“还有一年暑假的培训,天气再热,在工厂内也得穿长袖工装。工厂周围很荒芜,蚊子很多,有的老师一天下来就被叮了37个包。”
2016年,学校把两位老师送到美国学习飞行,培养出自己的第一批飞行教员。“在这一块,我们学校是很舍得投入的。现在我们飞行学院有三名飞行教员,在我们自己的航校有12名飞行教员。”马文来很自豪地说。
舍得投,波音737当教具
2007年10月27日,滨州学院飞行学员训练和就业合同签订会隆重举行,2006级和2007级共146名飞行学员全部“落户”山东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等,标志着飞行学员“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模式成功运行。
“2010年首届学生毕业的时候,应该是一个节点。”马文来说,飞行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实行的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他们刚开始找的“订单”都是小公司,后来实力强了,就转到了山航、深航这些大的航空公司。到目前,学校在飞行员培养方面合作的航空公司累计有22家,包括乘务等专业的订单式培养合作单位达到32家。
“出飞”的学员质量有口皆碑。在美国泛亚航校组织的理论考试中,飞行学院2006级学员一次过关率达70%以上,打破了该校一次通过率45%的最高纪录,并获得该航校年度设立的唯一一个飞行技术奖。
该校还开创了联合培养飞行学员的新途径,如今来自全国100多所高等院校的280余名“大改驾”飞行学员(即不同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短期的航空专业理论培训后,进入航校飞行训练,改为民航飞行驾驶员)在该校接受飞行理论、飞行员专业英语和陆空对话培训;学校民用航空飞行员执照考试资质和ATPL理论培训机构资质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学校飞行技术专业办学正式纳入民航系统管理。
在飞行学院的楼前,波音737-300大飞机和运-5运输机成为最能彰显学校特色的重器之一。
当然,它们并非摆设,尤其是波音737-300,学生们会进入其中学习驾驶等,师生也会利用这一绝佳的平台开展各项科研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大教具”。
在实验室里,一人多高的大型航空涡扇发动机,堪称工业制造领域最高难度系数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们的教具之一;飞机模拟器、飞机维护训练器等几百万元一台的设备,则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实操训练平台。
“这个飞机模拟器比当时的一架真飞机的价格还要贵一些,航空公司也是用它训练的,在这上面飞一小时,等同于在真飞机上飞一小时。”马文来说。
随着与航空公司合作的深入,学校又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陆续新上多个专业:2007年,设置交通运输专业(民航机务工程方向);2009年,设置飞行技术专业(安全方向);2013年,设置交通运输专业(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方向);2014年,设置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2015年,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和空中乘务专科专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航空类专业(方向)逐步发展为27个,其他与航空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方向)达到24个,航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形成规模。
2022年,学校航空类专业(方向)占比超过60%,航空类在校生、师资、仪器设备值占比均超过50%。建有航空理论、航空机电、航空电子、飞行器制造等21个航空类教学团队。其中,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航空制造教师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路前行,山东航空学院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飞行员、安全员、乘务员、机务维修、机场运行管理、空管、签派、制造等航空类人才7300余人。其中,600余人升任机长。
学校大力实施“学科强基筑峰工程”,打造以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龙头学科的雁阵式学科体系。2021年,该校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批,资源与环境和交通运输(航空交通运输领域)学科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授权。今年,交通运输圆满完成首批3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收录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从行业外到行业内、从标准遵守者到制定参与者,山东航空学院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航空办学之路。到2028年,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航空院校,这是山东航空学院给自己立下的新目标。
“我们毕业证上可以选择盖‘滨州学院’或‘山东航空学院’的章,我选了‘滨州学院’,因为这将成为绝版,是很好的纪念。”1月12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张成龙对母校深深感恩,而这次更名也让他更为骄傲。他祝福母校,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从山东航空学院走出,翱翔蓝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9: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