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扎根乡村二十六载 只为照亮孩子们的“出山路”
——记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校长任彩祝
任彩祝和孩子们交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凌云,任彩祝躬耕瑶寨教育事业的事迹可以说是远近闻名、家喻户晓。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任彩祝怀揣着教育梦,坚持着教育理想,扎根山村,用炽热的心、辛勤的汗水,全身心投入到山乡教育工作中,她先后在凌云县泗城镇那甲小学、览金村中心小学、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任教,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热爱的农村教育事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扶贫基金会“最佳管理奖”、广西“三八红旗手”、百色市优秀校长(书记)等荣誉。
坚守,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从教的第一天,任彩祝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走出大山、幸福成长。就是这样透彻的初心,让她在山村、在孩子身边扎下了根。
2007年年初,任彩祝从凌云县泗城镇那甲小学(现“凌云县泗城镇中心小学”)调到该镇览金村中心小学,被任命为该校校长。该校负责泗城镇览沙村、金保村两个瑶族村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是一所纯少数民族全寄宿制的村级完小。
“哪里有孩子哪里就该有老师,哪里有孩子哪里就该有朗朗书声。”面对学校环境差、教学差、师生外流严重的现状,初任校长的任彩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任彩祝常常与教师们一边上课,一边家访。在分配家访、劝学任务时,作为校长,她主动担当,带头前往最偏远的、劝返任务最艰巨的村屯。
九旦屯五年级女学生李氏稍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因其父亲早逝,她不忍心母亲养育几个孩子独自受苦,于2012年春节后随村里人到广东打工。任彩祝得知此事后,通过给深圳爱心人士牵线搭桥结成家庭帮扶对子、求助民政部门、学校力所能及免去生活费等方式,终于让李氏稍重返校园。小学毕业后,任彩祝仍然持续关注她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李氏稍就读的学校反映她的家庭情况,争取得到资助和关照。付出终有回报,目前李氏稍就读于广西桂林理工大学,是览金中心小学乃至当地瑶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像这样的故事,在任彩祝的执教生涯中不胜枚举。几年来,经过任彩祝和学校教师们长期的走村串寨,两个村再也没有因各种原因辍学在家的孩子。览金村中心小学入学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了100%,辍学率由原来的20%降至零。这所原本不足100人且面临撤并的瑶山小学,变成了学生规模500余人的县级示范性寄宿制少数民族窗口学校。
为了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任彩祝一方面和老师们研讨备课,让孩子上好学,另一方面发动身边的老师、亲朋好友多方联系爱心人士、企业给予扶助。多年来,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广核集团等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帮扶,学生上学吃得好、穿得好,营养足够,精神面貌好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探索,“手拉手”让孩子“上好学”
接任览金村中心小学校长后,任彩祝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了取得教师的信任,她与教师们同住学校宿舍、同吃大锅饭,晚上一同指导学生自习、值夜班看护学生就寝,事事作表率。
“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是我追求的目标。”任彩祝表示,览金村中心小学的学生中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因父母长年务工,孩子从小住校,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上有很多陋习。
对此,任彩祝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把养成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开展“训、评、比”活动及“大手拉小手”(即教师带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此外,学习当地瑶话方言,以“小带大”模式让高年级学生教老师说当地方言,以“大带小”模式让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讲普通话,实现了教与学中“双语”沟通无障碍。通过不懈努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成为览金村中心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短短几年内,学校先后荣获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百色市先进集体、凌云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锋服务窗口”、凌云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前行,一束光照亮“满天星”
2018年,凌云县在城乡接合部泗城镇镇洪片区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创办了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2019年建成开学。具有多年基层教育工作经历的任彩祝被任命为该学校校长。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任彩祝不忘初心,扛起使命,带着党和政府的嘱托再出发。她带着全体师生员工秉承“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办学理念,以“知恩、明礼、立诚、致广”为校训,以“标准规范”为校风,以“半军事化”管理为抓手,以社团活动开展为载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让广大搬迁家庭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的学生和当年览金村中心小学的学生一样,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面对一群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任彩祝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决定以吃好、睡好、运动好为行动纲领,抓好“好习惯”培养。同时,通过开展厨艺、茶艺、篮球、足球、合唱、民间唢呐、舞蹈、民间刺绣等社团活动,培养“六个一”好学生,促使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个好身体、一项好技能、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习惯、一个好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任彩祝也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广西“三八红旗手”、百色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头戴光环,但她不骄不躁,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及成功经验影响和指导一批批青年教师和乡村校长,让一批批年轻的教师及校长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其中,该县下甲镇彩架村红军小学的曹韩润校长,自加入了“任彩祝名校长”工作室以来,在工作室开展的跟岗实践、学校实地问诊及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中,能快速找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及学校发展方向,短短一个学期学校在教育教学各项常规管理中脱颖而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任彩祝的带动下,这所“年轻”的学校班子团结,教师凝聚力强,办学成效显著,在校生人数由办学初的400多人增加到1700余人,并被评为自治区级健康示范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绿色示范学校;市级劳动实践示范基地、“常规管理先进学校”,优质的办学质量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