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岁月轮转,《福州日报》不觉已走过了25个春秋。25年来,《福州日报》与海内外的广大读者一起,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岁月,见证了新时代与人民生活的同频共振,给许多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是《福州日报》副刊的读者与作者之一。回想这25年来,我似乎从未间断过给副刊写稿,而我先后结识的副刊编辑,也总是在需要时打电话或发微信向我约稿。这种往来可以用诚挚热情但又不拘一格来形容。就说约稿吧,有时开门见山、规约日期,情急火燎;有时涉及改稿,谈对作品的意见,不兴客套,一语中的;还有的时候,阐述对当下某种文体的一己之见,意之所到,滔滔不绝;而更多的则是节日期间的互致问候,情真意切,热透衷肠。总之,编辑们这种平易的作风,求实的精神,往往令我感念不已!
特别是这些年,我几次受到约请,参加《福州日报》举办的各项采风与征文活动。我发现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十分认真、严肃的。从座谈、组稿、采写、编发,总是一项项抓,一项项落实,从不怕艰难繁琐,更不分分内分外。为此,每当我接受“任务”,总是自觉搜集与征文主题有关的资料,认真披阅筛选,有时还先行模拟一两个写作的角度。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前年我应约自行去市区竹屿、横屿两个地方采访邓拓故居,日报编辑不但事先为我联系好时间、地点、接洽人员的电话,还一再叮嘱我:“你年纪大点,可以打车前往,我们报销。”不料,就在我与对方接洽人见面时,天上突然下起雨来。这时编辑的电话也打来了,问我到了没有?有没有找到人?还问我带了雨伞了吗?最后一句是“口罩要戴呀!”其细心、关切让我连声道谢。接洽人见状,还以为是我家里人打来的电话。其实,我很想“幽”自己一“默”:老家伙也有老的好处呢!
以上这些都使我对《福州日报》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得有一次,我应邀外出参加长乐一个中学举办的文学讲座,那天天气很热,但礼堂座无虚席。讲课毕,在回答提问时,有个学生递条子上来问我:如果我第一次向外投稿,应寄给哪家报纸?我在答复时,不知是因为心有所系,还是觉得从培养福州作者的角度看较为合适,便答道:“福州日报!”……
如今,“闽江潮”这一以培养福州作者为己任的文学阵地,不但已成长起一批年轻的作家队伍,还涌现出值得信赖的副刊编辑。而在“闽江潮”上露脸的诸多作家诗人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创作,也愈来愈显出其个性和创造力。这些作品,尽管题材不同,手法各异,但在我看来,都有对传统和现代写作形式融合的理解和深化,更以不同的角度在讲述时代的发展,讲述福州的故事,从而荡漾起诗意的浪花,滋润读者的心灵。由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继续关心、支持“闽江潮”这一文学阵地,积累有益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弄潮”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