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点一滴传承民族文化 一针一线织绣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4 15: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一点一滴传承民族文化一针一线织绣美好生活

——记全国妇代会代表、腾冲市新华乡梅子坪妇女赵家翠

一点一滴传承民族文化 一针一线织绣美好生活

赵家翠展示自己出席大会时穿的阿昌族特色民族服饰

本报记者董国平

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3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并同新一届全国妇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对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寄予厚望。这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巾帼盛会,能够代表广大妇女出席这次盛会的人,无上光荣、无比自豪。

赵家翠就是保山市出席这次盛会的两名代表之一。为什么是她呢?新春的一个下午,记者乘车一路穿过密林,翻过蜿蜒而上海拔2500多米的交界山,在腾冲市新华乡梅子坪村菖蒲河二组,见到了赵家翠。

出席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到首都北京、有幸参加全国妇女的盛会,我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虽然大会闭幕快5个月了,但赵家翠说起出席这次大会时的心情,仍激动不已。她一边展示自己制作的、出席大会时穿的阿昌族特色民族服饰一边对记者说:“第一次坐飞机,(在飞机上)我一秒钟也舍不得闭眼休息,生怕看漏了一眼祖国的大好河山。”

三言两语,赵家翠给人的印象是一位热情、自信、积极向上的人。她生在边疆民族地区,为祖国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而由衷自豪,可见她爱国爱家、生活乐观、和睦乡邻。

“回来后,我还一直激动不已,大会的盛况、见到国家领导人的喜悦心情,让我终生难忘。”赵家翠说。她从北京回来后就一直忙,忙着整理笔记、记录心得、理清宣讲汇报思路。她心里一直挂念着,要把这次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把自己感受到的、党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关怀传递到阿昌妇女姐妹心中。

2023年11月4日,腾冲市、新华乡两级为赵家翠组织了一次“坝院课堂”,请她为村里的妇女们介绍出席大会的情况。后来,赵家翠又作了多场宣讲,传达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把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妇女同胞的亲切问候传到了边疆村寨。

腾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说话间,赵家翠的丈夫张恩松拿出一大匝红本子,那是赵家翠这些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记者看了一下,主要有梅子坪村颁发的“好婆婆”奖状、新华乡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腾冲市文旅局颁发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

原来,赵家翠早在2012年就被认定为腾冲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主要是阿昌民歌、阿昌“蹬窝罗”舞、阿昌织绣等阿昌族传统民族文化。

据说,在阿昌群众居住的村寨,烟火伊始,人们就开始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勾勒人的倩影;每当月明,人们就围着篝火踏歌起舞。他们单腿一蹬、双手一展,就蹬出了节奏欢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蹬窝罗”舞,那是阿昌族的民族之魂。

赵家翠,便是边疆地区传承阿昌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梅子坪是个阿昌族村,平时,村里的妇女们都喜欢到赵家翠家,和她学习制作阿昌民族服饰、学习传统民族文化。赵家翠总是乐此不疲地把自己掌握的刺绣技法、织锦技艺教给大家。在赵家翠家里,摆满了她制作的各种阿昌族传统手工艺品和阿昌服饰织绣品,每一样都融入了阿昌族文化元素。她说,她要把阿昌族的文化元素绣在衣服上,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昌族、了解阿昌文化。

弘扬阿昌族传统民族文化

事实上,赵家翠是从新华乡隔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嫁过来的媳妇,如今已年近60。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她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生活虽然有诸多不易,却也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十多年前,自家摆脱贫困后,赵家翠将目光投到了村里的发展上,创立了合作社,带领妇女同胞脱贫致富。

“那时我组织演出,可服装不统一,还得到梁河县去租借,我自己还为此倒贴了几千块钱。”赵家翠说,“租借服装价格不低,想到自己曾学过阿昌民族服装的制作,不如自己做衣服,这样我还可以将制作技艺教给大家。”

说干就干。在乡、村的支持下,“梅子坪阿昌织锦合作社”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开办起来了。

说到弘扬阿昌族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还应该称呼赵家翠一声“老师”,因为她被新华乡中心学校和腾冲市阿昌文化研究会正式聘为“阿昌族母语教师”。在赵家翠的众多证书里,那本教师聘书是她最喜欢的。她说她每年都要到乡里,给阿昌妇女上课,主要教授阿昌语、阿昌服饰,以及阿昌小调、阿昌族传统舞蹈“蹬窝罗”舞。

生活单调,可衣裳不能少却色彩;山寨宁静,但岁月不可或缺歌舞。对赵家翠来说,这便是人生意义、这便是文化自信、这便是家国情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情针意线 丝丝韶华
...艺术在当代的创新与价值。 一经一纬,编织大美四川;一针一线,装点锦绣人生。一件件精彩纷呈、巧夺天工的作品,既是锦绣艺术的盛宴,更是中华情怀的抒发。本次展览由四川省文联主办,
2023-07-10 11:01:00
一针一线绣出新“国潮”
...,不仅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也让世界看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主办方介绍,此次受邀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楚雄彝绣作为云南省唯一入展的州市精品,通过国际舞台再次
2024-05-30 10:46:00
德吉措:一针一线指尖生花
...措成立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推广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手工企业,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青海省文旅厅命名的青绣培育工坊。2020年8月,德吉措被
2024-03-07 11:30:00
海峡两岸织绣技艺展示推广嘉年华活动引师生连连称赞
...秀引得师生连连称赞。记者获悉,当天举行的是海峡两岸织绣技艺展示推广嘉年华活动,现场提供100多套民族服装,东南大学师生可以一次碰触到多种民族服饰,还能上身穿戴,解锁民族服饰换
2024-06-05 17:18:00
独树一帜的海派旗袍技艺传承人
...她以旗袍艺术为载体,不断在时尚美学、古典传承、非遗织绣、刺绣工艺等艺术领域发力深耕,致力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手工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传统的旗袍技艺在她的手中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她
2025-01-17 12:08:00
绣里淘遇“村T”: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文化振兴图景
...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绣到更多的服饰上,把千百年来凝结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贵州“村T”的火爆,为绣里淘非遗集市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流量。自“村T”举办以来,170余期590场走秀已吸引
2025-08-07 18:22:00
四川大妈凭一根针“吸金”800万,迷倒爱马仕,60岁走上人生巅峰
...完善了经营理念,开始到处宣传,开讲座、进社区,靠着民族文化的魅力,让绣坊声名鹊起。随之,店铺的订单变得络绎不绝,销售额也一路飙升,并突破了100万。“那天,我们高兴极了,在店
2024-06-25 13:56:00
新路十年·新品牌|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它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又用产业来扶贫,用产业来振兴乡村,可以作出贡献。”4年过去,化屋村苗绣产业的发展轨迹也悄然转向:从单纯生
2025-06-16 16:37:00
千年马尾绣 一针一线绣出“最炫民族风” Horsehair Embroidery:Weaving Ethnic Splendor for 1000 Years
...件件精美的绣品仿佛在诉说着水族女性世代相传的匠心,一针一线间,时光都慢了下来。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如今,为了保护和传承马尾绣这项千年技艺,三都当地政府和非遗保护机构不
2025-07-02 20: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