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圆桌|突破智能制造,完善产业配套,智能船舶何时能起航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08 18:49:00 来源:澎湃新闻

圆桌|突破智能制造,完善产业配套,智能船舶何时能起航

“智能船已不是一个新词,行业内的船东或是外围AI赋能的企业,都在加入智能船舶的研发进程。”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的“AI赋能海洋”——智能技术促进船舶产业焕新暨2024年度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高端学术论坛上,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李鑫作出上述表述。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吕智勇也在现场表示,船舶工业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落地应用最佳场景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造船强国的关键阶段,继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船舶工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智能船舶总体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技术方向,一个是数字化层面,另一个是自主化层面。”李鑫指出,数字化层面上,目前已有大量的商业应用场景出现,国内外都在做“智慧航运”,推出数字化的物流系统等,这方面目前需要加大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海运的安全性。自主化层面,多国都在进行不同场景的自主航运测试,不过,自主化船舶将会经历非常长的测试和数据积累的过程,包括算法的迭代。目前我国已有较为成功的自主航运测试,例如“香洲云”和“珠海云”,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

“安全可靠,决定了智能船是不是真正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表示,船舶行业智能化发展分两大部分,一个是智能制造,一个是智能船舶。智能制造是船舶制造行业首先要突破的地方,“尽管我国目前造船的存量占全世界的50%还多,但每吨位造船量的能耗、功耗和材耗比韩国和日本高,效率还有待于提升。跨域融合要突破传统工业本身的局限,把国内的优势力量结合起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

吴有生认为,当前船舶配套产业和动力产业的智能化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智能配套设备,包括国产导航设备的数控化程度不高,配套产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来提升船舶工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希望到2030年或者是2035年左右,会有自主的、无人的、远洋的船舶(落地)。目前看到已有不同的国家在进行无人自主船舶的测试和建造了。”葡萄牙工程院院士、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杰出教授卡洛斯CarlosGuedesSoares表示。

中国船舶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赵同宾则指出,202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已明确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规则的生效时间表,这预示着全球范围内做好了“智能船舶”商业化运营的准备。

为了船舶智能化的提速发展,除了企业发力外,产业链和政策也在共振。

“从行业所处环境来看,船只本身不是挑战,下一个阶段除了技术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来支持船舶自主化的发展。”卡洛斯指出,特别在未来的无人自主驾驶船舶上,更需要有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为商业落地扫清障碍。此外,自主智能船舶要走向商业运营,保险合同等细节的修订也需要跟上发展的脚步。

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长金宏松表示,上海将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海洋”,大力支持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智慧海洋装备等研发设计制造。当前,人工智能已覆盖上海智能船舶、海上风电、海域观测、海洋检测等领域,提升海洋生态防护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未来上海相关产业生态的发展,金宏松指出,未来将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组织编制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绘制海洋产业地图,谋划构建上海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海洋领域投融资市场环境,发布首支覆盖全市场的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引导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各类主体,有序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强化创新策源,加快创新企业孵化培育。

金宏松还提及,将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例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船舶产业落地的新场景、新思路、新应用,特别是在服务深海基地事业发展,推进基地可靠(运)船舶智能绿色化转型,实施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项目,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生物医药发展等方面,加强技术储备和能力建设,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让智能技术成为驱动海洋传统产业焕新与升级的强大引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次突破千亿!泰州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全省第一
...元化的经营主体结构,使得泰州外贸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保持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机电产品出口成为增长主力军前11个月
2024-12-26 19:02:00
核动力集装箱船要来了?
...船舶生态圈在峰会核心议程“大型船舶民用核动力技术”圆桌对话中,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指出:“民用核动力船舶的商业化需跨越技术验证、国际公约、公众认知三重门槛,HD
2025-02-24 16:26:00
8大重点海洋产业!青岛市“海创计划2.0”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工作
...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包括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能6大优势产业,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2大未来产业,明确重点突破
2024-09-25 16:36:00
“听语圆桌会”共话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家企业成立“南京队”,分别赴上海参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赴北京参加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6月,我市连续召开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大会、2025南京软件大会……产业
2025-08-26 07:38:00
大连:50亿元船海项目签约,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多项重磅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涵盖船舶总装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船舶原材料及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能制造、船舶产业园建设及采购供销等领域,持续提升船舶和海工装备
2025-02-23 09:11:00
江海明珠丨江苏南通:“向海图强”打造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新引擎
...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涉海科创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是南通
2024-06-08 18:01:00
科技引领未来,圆桌对话探讨智媒与文化新业态的融合之道
...东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委员会理事孙丽君,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郎清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技术总监宋耀,围绕科技赋能智媒创新与文化新业态这一话题展开
2024-11-29 00:03:00
好“运”向未来丨内河新能源船舶!全中国,看济宁
从去年8月全面开启内河新能源智能船舶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序幕,到今年6月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正式开工,“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看济宁”,已经成
2025-06-19 10:03: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绕三大方向深化协同:依托160多个制造中心场景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借助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品牌渠道能力;通过IT与OT融合构建\"软件+硬件+平台\"闭环。公司凭借全产业链
2025-10-01 10:0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发力跨境金融服务
近年来,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在服务省内企业外贸业务方面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针对省内制造业
2025-11-23 13:39:00
大丰农商银行营业部开展“财富启蒙第一课”活动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幼儿社会实践经验,帮助幼儿了解基础金融知识,近日,明达幼儿园中班小朋友走进大丰农商银行营业部,开展“小小银行家”参观体验活动
2025-11-23 21:21:00
启东农商银行“精准滴灌”助力秋收
江南时报讯 秋分已过,寒露将至,秋收进入关键时期。启东农商银行以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助力当地广大农户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
2025-11-23 22:01:00
张家港农商银行后塍支行特殊服务暖人心
江南时报讯 近日,张家港农商银行后塍支行营业厅接到一通电话,家住后塍老房区的张大爷女儿在电话里焦急地说,年近七旬的父亲不慎摔伤了腿
2025-11-23 21:13:00
常熟农商银行燕谷数据中心 入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
江南时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常熟农商银行燕谷数据中心成功入围,成为江苏省金融领域首家获此国家级认定的数据中心
2025-11-23 21:17:00
徐州农商银行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讯 徐州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围绕徐州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
2025-11-23 21:54:00
紫金农商银行:深耕科技金融沃土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江南时报讯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大省挑大梁,成为江苏的新使命。挑大梁的首要着力点,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2025-11-23 21:55:00
徐州农商银行鼓楼支行普惠贷款新增1.06亿元
江南时报讯 徐州农商银行鼓楼支行深入贯彻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支行贷款总规模达15亿元
2025-11-23 21:56:00
南通农商银行审计监督精准发力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南通农商银行紧扣“信贷业务提升年”目标,以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切入点,将审计监督深度融入信贷业务全流程
2025-11-23 21:58:00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金融赋能吴江毛衫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讯 冬季来临,广大市民购买羊毛衫的需求随着气温骤降而激增。在苏州吴江区横扇镇的羊毛衫市场内,慕名而来的人们穿梭于琳琅满目的衣物之间
2025-11-23 21:58:00
合规之树 繁花满枝
江南时报讯 为深入贯彻联合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关于加强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的相关要求,持续强化员工“八小时外”行为监督,仪征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开展员工家访活动
2025-11-23 22:02:00
新沂农商银行构建员工成长新生态
江南时报讯 人才是立行之本、兴行之基、强行之要。新沂农商银行始终将员工队伍建设置于战略核心位置,以系统化培训为引擎,以多元化学习为路径
2025-11-23 22:03:00
金融向善聚暖流 守护童心向光明
江南时报讯 初冬时节,暖意融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一场承载着爱心与希望的慈善活动如期而至。11月20日,由苏银理财联合多方力量打造的“苏银善源公益1期”慈善项目捐赠仪式正式举行
2025-11-23 22:03:00
泰州农商银行以优质金融服务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泰州农商银行通过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聚焦本地中小微企业,有效破解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5-11-23 22:05:00
昆山农商银行:数字赋能,重塑远程信贷模式
江南时报讯 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资产质量管控的双重挑战下,昆山农商银行自2024年1月起率先启动了信贷远程业务的战略性革新
2025-11-23 2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