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圆桌|突破智能制造,完善产业配套,智能船舶何时能起航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08 18:49:00 来源:澎湃新闻

圆桌|突破智能制造,完善产业配套,智能船舶何时能起航

“智能船已不是一个新词,行业内的船东或是外围AI赋能的企业,都在加入智能船舶的研发进程。”

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的“AI赋能海洋”——智能技术促进船舶产业焕新暨2024年度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高端学术论坛上,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李鑫作出上述表述。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吕智勇也在现场表示,船舶工业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落地应用最佳场景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造船强国的关键阶段,继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船舶工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智能船舶总体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技术方向,一个是数字化层面,另一个是自主化层面。”李鑫指出,数字化层面上,目前已有大量的商业应用场景出现,国内外都在做“智慧航运”,推出数字化的物流系统等,这方面目前需要加大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海运的安全性。自主化层面,多国都在进行不同场景的自主航运测试,不过,自主化船舶将会经历非常长的测试和数据积累的过程,包括算法的迭代。目前我国已有较为成功的自主航运测试,例如“香洲云”和“珠海云”,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

“安全可靠,决定了智能船是不是真正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表示,船舶行业智能化发展分两大部分,一个是智能制造,一个是智能船舶。智能制造是船舶制造行业首先要突破的地方,“尽管我国目前造船的存量占全世界的50%还多,但每吨位造船量的能耗、功耗和材耗比韩国和日本高,效率还有待于提升。跨域融合要突破传统工业本身的局限,把国内的优势力量结合起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

吴有生认为,当前船舶配套产业和动力产业的智能化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智能配套设备,包括国产导航设备的数控化程度不高,配套产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来提升船舶工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希望到2030年或者是2035年左右,会有自主的、无人的、远洋的船舶(落地)。目前看到已有不同的国家在进行无人自主船舶的测试和建造了。”葡萄牙工程院院士、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杰出教授卡洛斯CarlosGuedesSoares表示。

中国船舶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赵同宾则指出,202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已明确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规则的生效时间表,这预示着全球范围内做好了“智能船舶”商业化运营的准备。

为了船舶智能化的提速发展,除了企业发力外,产业链和政策也在共振。

“从行业所处环境来看,船只本身不是挑战,下一个阶段除了技术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来支持船舶自主化的发展。”卡洛斯指出,特别在未来的无人自主驾驶船舶上,更需要有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为商业落地扫清障碍。此外,自主智能船舶要走向商业运营,保险合同等细节的修订也需要跟上发展的脚步。

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长金宏松表示,上海将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海洋”,大力支持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智慧海洋装备等研发设计制造。当前,人工智能已覆盖上海智能船舶、海上风电、海域观测、海洋检测等领域,提升海洋生态防护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未来上海相关产业生态的发展,金宏松指出,未来将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组织编制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绘制海洋产业地图,谋划构建上海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海洋领域投融资市场环境,发布首支覆盖全市场的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引导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各类主体,有序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强化创新策源,加快创新企业孵化培育。

金宏松还提及,将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例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船舶产业落地的新场景、新思路、新应用,特别是在服务深海基地事业发展,推进基地可靠(运)船舶智能绿色化转型,实施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项目,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生物医药发展等方面,加强技术储备和能力建设,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让智能技术成为驱动海洋传统产业焕新与升级的强大引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次突破千亿!泰州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全省第一
...元化的经营主体结构,使得泰州外贸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保持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机电产品出口成为增长主力军前11个月
2024-12-26 19:02:00
核动力集装箱船要来了?
...船舶生态圈在峰会核心议程“大型船舶民用核动力技术”圆桌对话中,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指出:“民用核动力船舶的商业化需跨越技术验证、国际公约、公众认知三重门槛,HD
2025-02-24 16:26:00
8大重点海洋产业!青岛市“海创计划2.0”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工作
...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包括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能6大优势产业,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2大未来产业,明确重点突破
2024-09-25 16:36:00
大连:50亿元船海项目签约,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多项重磅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涵盖船舶总装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船舶原材料及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能制造、船舶产业园建设及采购供销等领域,持续提升船舶和海工装备
2025-02-23 09:11:00
江海明珠丨江苏南通:“向海图强”打造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新引擎
...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涉海科创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是南通
2024-06-08 18:01:00
科技引领未来,圆桌对话探讨智媒与文化新业态的融合之道
...东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委员会理事孙丽君,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郎清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技术总监宋耀,围绕科技赋能智媒创新与文化新业态这一话题展开
2024-11-29 00:03:00
绿色智能涌流江河 业内专家云集共话船舶产业新赛道
...转型之势渐盛,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促使内河船舶绿色智能赛道崭露头角。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10月13日,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举办之际,以“共研绿色动力 共享双碳未来
2023-10-14 20:18:00
...占全省30%以上的船舶修造企业,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全力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千亿级产业链。数字引擎,加“数”奔跑,建设华中区域最大最安全零碳数据中心集群……从
2023-10-19 11:40:00
...日报本报讯(陈志奎 单杉)7月14日下午,船舶行业绿色智能发展专场对接活动举行,开展政策宣贯和需求发布,促进船舶海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交流和深度合作,加快突破瓶颈制约,补齐短板弱
2023-07-15 08:3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