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第三大股东拟退出,两年亏损超20亿元的英大人寿如何“转机”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6-30 19:25:00 来源:北京商报

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及其所属公司发起的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人寿”)股权或迎大变动。6月26日,英大人寿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拟将所持有的英大人寿股份无偿划转至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集团”),划转后英大集团持股比例为26.408%,中国电财不再持有公司股权。

第三大股东拟退出,两年亏损超20亿元的英大人寿如何“转机”

股东结构或将迎来调整的英大人寿近年来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由盈转亏的同时,该公司还面临有产品退保金额较高、收到大额罚单等问题。那么,英大人寿欲求“转机”,离不开哪些要素?

股权变动方案出炉

6月26日,英大人寿发布的股权变更公告显示,英大人寿股东英大集团与中国电财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拟定股权划转方案,将中国电财所持公司股份无偿划转至英大集团,划转后英大集团持股比例为26.408%,中国电财不再持有公司股权。

股权转让前,中国电财持有英大人寿6.408%股份,是英大人寿第三大股东,英大集团持股20%。股权转让完成后,英大集团持股26.408%,仍为英大人寿第一大股东。上述变更股东事项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批准后生效。

对于此次股权拟变更,记者致函采访英大人寿,截至发稿,该公司未进行回复。

据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国家电网是英大人寿的实际控制人。除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外,英大集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在内的26家中方股东单位皆为国家电网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中方股东合计持有公司80.1%的股份。

据了解,股权无偿划转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可以称作资产重组中的一种特殊交易形式。目的在于通过股权持有者的改变,来强化对持股公司经营管理的控制,进而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中国电财如果不再持有英大人寿股权,将使得英大集团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6.408%,进一步巩固英大集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这或许有助于公司决策的统一性和执行效率的提升,对英大人寿的长期发展或产生一定影响。

一季度亏损超10亿元

英大人寿于2007年6月26日在北京注册成立。背靠国家电网这棵“大树”,业绩表现几何?

该公司成立后,曾连续多年盈利。不过,2021年过后净利开始急转直下。根据2022年年报,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178.58亿元(合并利润表),净利润由上一年的3.77亿元变为-3.89亿元(合并利润表)。随后,该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分别亏损8.4亿元(合并利润表)和12.91亿元。

“英大人寿近年来盈利情况出现下滑,这可能与市场环境、公司经营策略、投资回报率等多种因素有关。”江瀚表示。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该公司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17%和2.27%,与公司近三年4.53%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和3.44%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距离。

基于寿险公司面临的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准备金计提增加、产品定价激进导致负债成本过高等行业背景,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为提高盈利能力,公司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投资收益、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控制运营成本以及提高业务质量等。

英大人寿经营范围涵盖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不过,该公司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均为寿险,其中有四款产品的销售渠道为银保渠道。

此外,在产品层面,该公司的英大元恒B年金保险2023年年度累计退保规模达21.22亿元,年度累计退保率71.09%;今年一季度,该款产品累计退保规模为2.79亿元,累计退保率为31.53%。

在柏文喜看来,寿险公司有产品存在退保规模和退保率较高的情况,会对公司的流动性、盈利能力和客户信任度产生不利影响。大量退保会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影响日常运营和偿付能力。同时,高退保率也反映出产品竞争力不足或市场信心下降,这需要公司审视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以稳定客户基础和市场地位。

积极增资

需要关注的是,英大人寿频频释放增资信号。

“下一步,公司将积极推动增资引战并研究运用各种资本补充工具补充资本,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升公司偿付能力。”该公司不止一次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

进一步来看,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一季度虽有所增长,但与行业整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英大人寿2024年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为163.03%,相比2023年四季度的159.38%,充足率上升3.65个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比2023年四季度的84.37%上升5.04个点至89.41%。将视角切换至行业来看,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3%。其中,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6.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3.5%。

实际上,英大人寿曾对外披露过引战投项目,在2021年拟通过增资扩股(或者购买老股)的方式引入1—2家与公司业务有协同价值的或者有保险业务管理经验、保险业务资源的战略投资者。不过,截至目前并未有意向方出现的消息。

“如果增资迟迟没有进展,可能说明英大人寿在吸引外部投资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江瀚表示,这可能与公司的业绩下滑、投资回报率不高等因素有关。结合英大人寿的发展路径,当前中小寿险公司增资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环境不佳,投资者对寿险行业的信心不足;公司自身业绩不佳,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拓展业务,但盈利能力有限。因此,中小寿险公司需要积极改善经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外部投资并提升偿付能力。

不仅增资引战成为待解难题,2023年,该公司多次收到监管开出的罚单。其中,该公司因报送监管部门的标准化数据报表不真实、报送监管部门的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信息不真实,合计被罚308万元。时任该公司副总经理在内的多位主管同样收到一纸罚单。

对于如何筑牢保险业合规经营防线,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机构应树立合规意识,并实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保险机构自身应具备健全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断推进员工的合规培训与教育工作。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独家|“D等生”长安保险迎转机:“75后”刘昆任临时负责人,国资将成大股东
去年巨额亏损、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的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调整了人事安排。7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长安保险近日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决定,聘任刘昆为
2023-07-19 19:52:00
远洋集团陷巨额亏损,两大股东曾派联合调查组,内部员工:为评估家底还有多少
...%。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远洋集团的违约事件仍存转机。在14日的公告中,远洋集团提到正在对票据进行同意征求,已经收到足够的同意指示以达成8月17日下午举行的会议所需的法
2023-08-17 13:52:00
连续14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合众人寿3年亏损超37亿,背后浮现地产富豪
...能力双双遭遇“滑铁卢”。2021-2023年,合众人寿连续三年亏损,合计超37亿元。其中,2022年净亏损金额超过20亿元
2024-08-13 18:19:00
已连亏13年,小康人寿距离过上“小康日子”还有多远?|每财保
...款本息超3亿元。 盘踞深渊多年,终于迎来“白衣骑士”转机出现在2020年12月底,中法人寿终于等来了救命的“白衣骑士”。彼时法国国家人寿和人济九鼎两家股东同时宣布退出,并将
2024-03-21 18:36:00
首任总经理“离职不离司”,海保人寿高管更迭背后有何逻辑?|每
...注意的是,去年海保人寿净利润是自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亏损,亏去了3.18亿元,但公司去年最高年薪却高达342.46万元,在公布最高年薪且在亏损的29家非上市险企中排名中位。
2024-04-26 17:44:00
...成立以来的第七个年头。 2018年至2022年,北京人寿分别亏损1.13亿元、0.52亿元、1.56亿元、2.11亿元
2024-08-13 17:19:00
...顺,公司内部的积弊逐渐被清除,经营状况似乎有了一丝转机。然而,转型之路并未一帆风顺,在“长牙带刺”的强监管下,保险中介市场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华凯保险要想避免成为历史的过客
2025-02-09 23:05:00
累亏超12亿,华贵人寿再迎“补血”,大手笔增资能否重焕新机?
...人寿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52亿元,同比增长3.69%;净亏损1.72亿元,而2023年同期则是净亏损2.01亿元
2025-01-09 16:00:00
财信吉祥人寿巨亏4.73亿元,破局求生刻不容缓
...的增资方案最终被监管局获批。 图源:财信吉祥人寿02亏损4.73亿元作为湖南省首家本土保险法人企业,财信吉祥人寿的股东背景较为雄厚,国有股高达86.78%,其中财信投资作为
2024-12-02 21:4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