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都姓十大历史名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7 22: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都贶:

都贶

北宋名臣,他博览经籍,长于史学,以明经得中进士;历任鸿胪少卿、梓州转运使,提押西川四十五州,在任期间颇有佳绩;后不愿做官,隐居义门村锦屏山中,结芍药会,当时文人谷汉臣、高子美等经常往来山中,流连山水,诗酒度日;后县令曾再三举荐他出外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都穆:

都穆

明中期书画鉴藏家、学者,他7岁能诗文,长大后博览群籍;他好学不倦,曾经奉命出使到秦国搜寻金石遗文,拓印修缮定;他又喜欢藏书,撰写的《寓意编》是吴门地区出现的书画著录中重要的一部,在鉴藏家间广为传抄,他的《南濠诗话》是有明一代较为著名的诗学批评著作;他对我国西北地区山川形势、故宫遗壤的考察,对金石遗文的搜访,都有益于后世,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秦始皇皇陵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对始皇陵的记载非常确切,没有臆度和虚构。

都随:

都随

著名宋朝大臣,他曾因太常少卿出使辽国,辽国朝廷要他为大辽服务,他忠贞爱国,有节操,严词拒绝,辽国人都叹服其节操;既归宋朝后,辽国每次派遣使臣入宋,一定要问他的起居、健康情况,官终任宗正少卿。

都任:

都任

明朝政治人物,他为官期间任性刚严,不逢迎、不偏私,是一名有骨气的官员;后他出任陕西右布政使兼副使,负责整饬榆林的军队和军备,后李自成准备攻占榆林,当地总兵王定已经率部出逃,他手下兵少将稀,但他既没有惊慌逃跑,也没有屈辱投降,而是紧急集合军民,以情感动之,以道理晓之,坚守城池,李自成派使者招降,他将其斩之,以彰显誓死守卫城池的决心,经过多日榆林被城陷,他被俘后拒绝投降,最终被李自成所杀。

都郁:

都郁

电影导演,他曾入青岛话剧团任演员,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水艇学校学习,后任雷达兵和铁道兵文工团演员,又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他的创作话剧《哦,大森林》获建国三十周年话剧调演创作二等奖;他的影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少年时多彩的经历赋予他敏锐的洞察力及创作源泉;他涉猎广泛,才华横溢,创作的诗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还写了百余篇电影评论,电影艺术研讨方面的文章。

都振纲:

都振纲

抗日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曾带领区队在王六村设伏,这次战斗歼敌20余人,缴获长枪10多支,区队无一伤亡;他又到各村发动组织群众,携带破路工具,潜入日伪设防的济盐公路乐陵至西段路段,一夜之间破坏路基逾5公里,使日伪运输中断数十天,他带领区武工队端掉了许多日伪军据点,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任鞍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

都胜:

都胜

明朝官员,他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心胸坦荡、处事干练,奉命驻守扬州防备日本海盗侵扰;后为了将盐匪一网打尽,他招募预备役新兵,购买兵器,昼夜加紧训练,让手下人化装成乞丐出入他们活动的区域侦察,获取犯上作乱的证据,他运筹帷幄将盐匪一网打尽,为朝廷挽回了巨大损失,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他所管辖的地方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他生活简朴,每天只吃蔬菜,有亲戚朋友来访,也只增加一盘豆腐,因此人们称他为豆腐总兵,深得人们的敬爱。

都本洁:

都本洁

著名心血病专家,他是河北医学界的学术带头人,为河北的医学实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心血管病研究和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建立了心血管专业,他是河北心脏导管检查技术的创始人,他致力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地临床实践,对心脏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赢得了医学界同行的赞扬,对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也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都锦生:

都锦生

著名爱国实业家,杭州都锦生丝织品的创始人,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他所织造的丝织风景画新颖别致,价格不高,很受社会欢迎,后越做越大,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一时蜚声中外,远销南洋和欧美等地;九一八事变后他为抵制日货,停购日产人造丝,改用意大利和法国人造丝,日寇侵占杭州,委任他为伪杭州市政府科长,他坚决拒绝,带领全家避居上海,并在上海建造厂房,扩大生产,后也被日机炸毁。

都贵玛:

都贵玛

人民楷模,中国十杰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是一位勇敢、坚韧、勤劳、纯朴的性格的人,几经磨炼,她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19岁的她承担起照顾28名上海孤儿的任务,她终身未孕,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上海孤儿,通过不懈努力,她成为当地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得到了群众的衷心爱戴,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谌志笃:谌志笃织金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他曾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强烈反对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签订;五四运动中他断指写下“学生做事,纯本天良,不为势迫,不为
2024-04-27 21:42:00
...羽的脑袋“被吓死”,后者被李自成弄死。【清朝】古代历史名人,多是“事物控”,如三国曹孟德是个“美女控”,魏征是个“芹菜控”,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个“猪肉控”,咸丰皇帝是个“凉
2023-08-23 17:05:00
...满清,实在有些冤枉他了。一开始,他其实是想借兵抵抗李自成,然后割地黄河以北给满清,他吴三桂成为大明的最顶级权臣。当然,可能有其他心思,但应该不是直接投降。只是,落到了多尔衮手
2023-08-25 17:26:00
这四位历史名人统一天下的梦想,败在最后一步的原因分析
...凌云的统一天下梦。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有四位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距离统一天下只差最后一步,却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败在了最后的那一步。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曹操、北宋的岳飞,以及明
2023-09-28 18:34:00
未解千古迷案!中国历史上下落成谜的名人
...一些史书记载可是从民间流传过来的,可信度不是很高。李自成画像李自成,他是明末起义领袖,在明末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朝能够被推翻他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年他带着百万士兵杀入紫禁城,崇祯
2023-02-04 15:09:00
古代死得最窝囊六位名人,两位被活活饿死
...局却是被部下所杀,只为邀功。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闯王李自成,推翻明王朝,建立大顺政权。他带兵打仗18年,结果只当了42天的皇帝,与明军长期周旋10多年而成大事,却在入
2023-06-08 17:22:00
历史上天生反骨的名人,最后1个却成为一代明君
...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最终还是死于非命。第2个人就是李自成,他和安禄山也有相似之处,从底层上来的,他也是“天生反骨”,就想着造反当皇帝。但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却比安禄山正派得多,此
2023-04-18 12:07:00
盘点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爱好,陆游是猫奴,雍正喜换装
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似乎无一例外,大家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社会上层的精英与强者,中下层的许多人就此失声,仿佛不曾存在一样。当然,这是有着深层历史原因的。历史的产生,本来就是上层精
2023-05-29 20:30:00
聊聊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五个人
...,死不见尸。朱允炆的下落就这样成了解不开的谜。五、李自成,明明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称“闯王”,也叫“李闯王”。明朝的灭亡如果仅仅归咎于清兵入关显然不合适,其实农民起义也起了很大
2024-04-24 13: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