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流浪行星,很多人都听说过。在自然条件下,如果行星系统中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过于复杂和强烈,就有可能导致某颗行星被弹出行星系统,成为流浪行星。
其实,像流浪行星等流浪天体在宇宙中并不罕见。NASA下属科研团队通过广域红外探测器任务的数据搜寻银河系中的褐矮星踪迹时,就在太空中发现了一个正在正在以大约100万英里的时速穿越茫茫太空的流浪天体,该天体被研究人员命名为CWISE J1249。
天文学家发现这个天体的质量很小,可能是一颗褐矮星或者白矮星,但不可能是一颗行星,因为在遥远的太空中,单独一颗行星几乎不可能被发现。光谱数据显示其蕴含的金属元素非常少,这意味着该流浪天体非常古老。
褐矮星是一类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天体,质量通常在 13 到 80 倍木星质量之间。褐矮星的形成机制与恒星类似,但由于质量不够大,无法维持稳定的核聚变,因此表面温度相对较低,通常在几百到数千摄氏度之间,这使得它们的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在可见光下很难被观测到,需要利用红外望远镜才能观测。
白矮星是一种质量较小的恒星演化到末期的产物。白矮星的体积很小,通常和地球大小相当,但质量却比肩恒星,因此其密度极高。当一颗恒星蜕变为白矮星后,就不再进行核聚变,而是依靠内部储存的热能逐渐冷却,最终会变成黑矮星。不过,即使不再进行核聚变,白矮星的表面温度依然很高,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冷却下来。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速度高达每秒200多公里。NASA此次发现的这颗高速运动的流浪天体,其每秒运动速度高达400多公里,足以摆脱银河系的引力束缚,飞向星系际空间。
至于其为什么会成为流浪天体,拥有如此快的运动速度?科学家给出了两种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其是一颗白矮星,并与另一颗恒星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然而当那颗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后,双星系统失衡,在动力学作用下这颗白矮星便被抛射了出去,成为了一颗高速运动的流浪天体。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最初隶属于球状星团,然而因为遭遇到黑洞双星,这种三体相互作用的复杂动力学作用将该天体从球状星团中弹出,并使其获得极高的速度,从而成为了一个流浪天体。
天文学家之所以认为其源自球状星团,是因为该天体金属含量相对较低。球状星团由数万甚至数十万颗恒星组成,呈球形或扁球形,通常围绕着星系的中心运行,是星系中较古老的组成部分,其内部的恒星通常非常古老,恒星金属含量相对较低,年龄可以追溯到宇宙早期。因为足够古老,这类星团中的黑洞数量非常庞大,其内部的恒星也更容易遭遇黑洞双星。
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只是猜测,想要确定此流浪天体的具体形成原因应该非常困难。不过,流浪天体形成的原因就那么几种,应该就是其中的某一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