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钟准 吴慧丽)“三夏”抢种晚稻,秋来谷满仓廪。盛夏时节是晚稻移栽的关键时期,在荔浦市茶城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躬身插秧忙碌的身影。农户们抢抓农时忙插秧,一个个背影、一幅幅场景勾勒出美丽的“三夏”田园劳作画卷。
茶城乡粮食种植基地300亩核心区,是通过退果还田、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土地小块变大块,由合作社连片种植水稻。今年抢收完早稻后,合作社把核心区300亩良田用作水稻制种稻田,需要人力按照先插上雄株禾苗,几天后再插母本的水稻制种步骤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一步步完成,时间比较紧。近日,走进基地,可见三四十个工人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脚纷纷下田开启新一轮的种植。管理人员往一块块插好秧苗的稻田灌满了水,整片稻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夺目,波光粼粼,插好的一株株秧苗排列整齐,迎风而动,不远处的插秧工人正进退自如地忙碌着。
荔浦三宝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陈奎发说:“我们合作社今年的300亩晚稻全部安排人工插秧,所以在抢收完夏粮后,我们就赶紧组织人手,及时把稻田耕整好,把基肥下足,全力做好粮食生产的夏种工作,为确保今年晚稻粮食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动能。”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300亩的水稻种植面积,按平均亩产600公斤计算的话,早稻谷就有大约180吨,丰收的早稻实现了“藏粮于地”目标。今年按照“优质稻+优质稻”种植模式,在早稻颗粒归仓后,抢时赶季种上晚稻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实现“吨粮田”的关键。
“每年‘三夏’时节是农民最忙最累的时候,又要抢收早稻,完了以后还要抢种晚稻。我们在早稻抢收完后,合作社又组织我们开足马力,尽快把晚稻禾苗插下田,保证晚稻粮食大丰收。”荔浦市茶城乡茶香社区村民潘波燕对我们说道。
陈奎发表示,虽然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具有不丢苗、速度快、株数多、保证行间距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水稻制种生产工艺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目前仍然以人工插秧为主,这样才能保证稻种品质和产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