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通讯员 黄常勇
近日,两位老人将一面锦旗送到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对李曙晖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表达由衷的感谢。
患者,女,65岁,家住枣庄市薛城区,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体大弯侧一个长径约3.5㎝大小的肿物,考虑粘膜下肿瘤,有潜在恶性的风险,需尽早切除治疗,但当地医院表示,如果在内镜下治疗,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建议行外科手术切除。家属考虑患者年龄较大,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费用偏高,术后康复时间长,于是慕名找到该院消化内科李曙晖主任,李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收住院。
患者入院后给予完善超声胃镜、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发现该粘膜下病变呈腔内、腔外双向生长,且有一半左右的瘤体向腔外突出,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传统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无法完整切除肿物。在充分术前评估及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李曙晖主任医师决定为患者行粘膜下肿瘤内镜挖除术(ESE)或胃粘膜下肿物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同时做好相关诊疗风险应急预案。
在麻醉科和内镜室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李曙晖主任精准出“镜”,首先予病灶周围定位,沿病灶外缘环周切开胃粘膜,予高频电刀沿粘膜下逐层剥离,直至固有肌层,发现瘤体深部向腔外突出,为彻底分离瘤体,主动全层切开胃壁,成功将瘤体完整切除,以止血钳充分创面止血,再予尼龙绳联合钛夹行荷包缝合胃体缺损处,随内镜完整将瘤体取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无出血、感染等不适症状,一周即完全康复出院。术后病理证实肿物为神经鞘瘤,无需行进一步治疗,本次内镜下微创手术达到治愈性切除,痛苦小、康复快。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衍生技术,属于高难度、高风险的内镜下四级手术,主要用于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治疗。目前,该科已成功完成该类手术数百例。同时,针对消化道早癌、消化道息肉、贲门失弛缓等病变,该科近10余年来积极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粘膜下肿瘤内镜挖除术(ESE)及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内镜下治疗,造福滕州市及周边地市广大百姓,做到“内镜微创诊疗,胃肠健康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