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2 11: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军事家,但在众多军事家当中,仍属韩信独占鳌头。他有怀才不遇的生平,也有在乱世之中尽显才能的本事,还有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用今天的话来说,韩信又强又惨。

韩信的强大,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史书所载,我们都能够窥见一二,但韩信的悲惨,仅用他临死前所撂下的狠话便能解释。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韩信死前的狠话

公元前197年,曾经帮助刘邦征战天下的齐王,如今已经成为怨念满满的淮阴侯。韩信不明白,愿意将食物分给自己吃、将衣物分给自己穿的刘邦,为何如今仅凭陈平一言便让自己成了居于长安的淮阴侯。

不解以及不满充斥在韩信的胸腔之中,令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撺掇陈豨谋反,并且表示原因暗中配合他。

不过,本就不是蓄谋已久,韩信的计划很快就露馅了。就在他发动反叛的当晚,一个久违的人影出现在他的面前:萧何。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恍惚间,韩信仿佛看见了当年起马追来的萧何,那晚的月色,应当不会如今晚这般清冷凄寒。萧何对韩信说,刘邦平叛归来,如今群臣都正前往祝贺,虽然你病了,但还是去看看吧。

于是,韩信跟着萧何前往赴宴,却不知等待他的是意欲铲除自己的吕后。那晚的长乐宫中,倒下了一位兵仙。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当刘邦回到宫中,听闻韩信身亡的消息,又喜又惊,便询问韩信在临死之前留下了什么话,当吕后说完之后,刘邦却觉得脊背发凉:

“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原来,在很早以前韩信就有了反叛的可能。如果在早前韩信反叛,自己如今是什么下落都说不清楚,听到这个消息刘邦自然是后怕不已。不过,刘邦亦在庆幸,幸好当初的韩信没有反叛,也幸好如今的他已经伏诛。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韩信与刘邦

史书关于韩信的记载很少,民间的传闻也支离破碎,但若是根据《史记》与《汉书》所载,韩信的结局,更多是其锋芒与刘邦权力之间的矛盾。

刘邦虽为逆袭的强者,但与朱元璋相比,又是远远不如的,因为刘邦的江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下属。他没有朱元璋那般的谋略与识人之明,却有一颗用人之心,或许正是如此,使得这二者能够殊途同归。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当韩信在项羽那边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选择了来到刘邦这边,却没想到项羽是自视甚高,刘邦却是盲眼抽奖。他能够让萧何、张良跟随自己,完全是因为他的社交能力,但韩信一没声望,二是闷葫芦,自然不可能被刘邦所看见。

反倒是萧何,注意到了管理粮仓的这位小官。因此,月下追韩信成了一段佳话。当萧何将韩信带到刘邦面前的时候,韩信一跃成为军中的大将,这于韩信而言,知遇之恩自然难以为报。

同时,一个孤独的天才,最希望的便是有放手施展才能的机会,刘邦给到了。所以,对韩信而言,刘邦之恩,无论如何也不会遗忘。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他记着刘邦拜他为将的情景,也记着刘邦对他的信任,因此当刘邦将后顾之忧交给他的时候,魏赵代齐纷纷被韩信所平。

而当齐国被平定的时候,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韩信担心齐国与楚国相邻,会出意外,便请求刘邦立自己为齐王,但刘邦听闻此事之后,却表示韩信想自立。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使得韩信在成为齐王之后逐渐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垓下之战刚结束,刘邦便闯入军营收了韩信的兵权,将其改为楚王。而后,又在陈平的几乎话之中,将楚王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韩信还想着曾经与刘邦之间的情谊,刘邦却早已在为稳固王权而做准备。两者的格局与立场,瞬间分明。

因此,韩信被杀之后,刘邦是又喜又惊。因为在他心里,韩信也是必死的存在。只不过,当他听到韩信的临死之言,才知道还有蒯通的存在。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韩信与蒯通

当韩信攻下齐国之后,项羽派人前来说服韩信归楚,而此时的刘邦正被困在荥阳。于是,蒯通便建议韩信自立为王,成为第三股势力。

韩信听完,却表示自己不愿意背叛刘邦,即使蒯通以功高震主相劝,也无法动摇韩信的信念,蒯通听闻之后,直接气得跑走。

与韩信的功绩成正比的,是他单纯的心思。韩信总认为自己对大汉贡献卓著,因此刘邦必然会看在他的功劳之上夺取自己的齐国。但韩信却不知,正是他的功劳,让刘邦头上像是悬着一把刀似的。否则,他也不会屡次将韩信训练好的精兵调走,希望他的光环稍微黯淡一些。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正是如此,当刘邦听到蒯通的名字之后,立马便派人将蒯通捉到了自己的面前。即使面前之人是撺掇韩信谋反之人,是凭着一张嘴就有可能陷自己于困境之中的人,刘邦听完蒯通的辩解之后,却选择了放过他:

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刘邦能理解蒯通各为其主的心思,却无法明白韩信所求。归其缘由,是因为蒯通作为文人对他的权力没有威胁,而韩信作为最厉害的将领,即使没有反叛之心也威胁着他的皇权。更何况,当初还有蒯通在一旁撺掇他?

韩信被吕后处死前留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完脊背发凉

尾声

韩信的悲剧,若是从他自身找原因,既是他的野心不够大,也是因为他的野心太大。如果当初他听了蒯通的话,即便最后败亡也是轰轰烈烈;如果他选择功成身退,也应该会与张良一样有一个好的结局。

但他偏偏有所求却又求得不多,致使自己身负累累军功威胁着刘邦的王权。不过,也正是这样的韩信,才会在历史上引无数人唏嘘不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2 1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刘邦多次向韩信保证:大将军你放心,没有人敢杀你,我封你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死、见人不死;韩信见众人都听到了,便安心上班,殊不知自己已经危在旦夕。没多久,年纪很大的刘邦便去御
2024-02-28 22:23:00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平定了动乱,还除掉了刘邦心中一个心头大患。刘邦认为韩信如今功高盖主,他十分担心韩信会跳出来夺走他的皇位,但是一直以来又没有办法弄死韩信,这让他寝食难安。终于,吕后出马,替刘邦
2023-08-18 16:55:00
韩信死后,萧何为何让人骂了上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帮助,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萧何的力荐,就不会有汉朝的大将军。不过,韩信被吕后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却让后人痛骂他
2024-10-16 12:36:00
韩信是刘邦的手下唯一被封王的诸侯
韩信是个天才,但他在被伯乐发现并重用之前,与普通人没啥两样,萧何算是韩信的第二伯乐,韩信一生中共有三个伯乐:夏侯婴、萧何、刘邦,夏侯婴刀下救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重用韩信给平
2023-08-25 21:44:00
萧何极力追求韩信为什么最后要诱杀他
韩信能为刘邦效力,成为初汉三杰是拜萧何所赐。但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出谋划策,才得以诱杀成功。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被萧何所掌控,为什么萧何早年力荐韩信,最后又要亲手将他除掉呢?实际
2023-05-17 16:05:00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萧何表现得更
2024-05-27 18:07:00
为什么萧何最终却与吕后一道谋害了韩信
很多人对萧何帮助吕后谋杀韩信的做法都颇有微词。认为萧何的这种做法,是很不地道的。要知道,韩信本来就是萧何追回来的,是因为他极力推荐,刘邦才用了韩信。可以说,韩信就是萧何的兄弟。但
2023-06-20 20:50:00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
2023-05-28 11:04:0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
2024-06-01 09: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