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娱圈刽子手
编辑|娱圈刽子手
前言
提到中国辣椒,绕不开的品牌,那绝对是“老干妈。”不管是街头的苍蝇小馆还是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尤其是那些出国在外的同胞们,只要哪天在超市看见有卖老干妈辣酱的,必定会带走一瓶,因为它能够在一瞬间治愈你的思乡之情。
不过近几年老干妈这个辣椒品牌已经大不如前,曾经坐拥前十的民营企业,如今已跌出前十。
时代的浪潮在翻涌,相继捅出大篓子的李氏两兄弟却不能完成接班使命,反而让老干妈丢了品牌情怀,变了味。
之后的老干妈如何创新,怎么另辟新路,再回巅峰,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难题。
已经年迈的陶华碧还能力挽狂澜吗?
江山易打不易守,扶不起的接班人
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1947年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排行家里老小。
在那个年代,贫穷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问题,能够解决温饱已经是很好的了,更别提上学。
所以,陶华碧从来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家里人做做饭,上山下地挖个野菜啥的。
20岁的时候她就嫁人了,嫁给了来他们村勘察地质的普查员,婚后育有两个儿子。
但是,没有多久她的丈夫就病逝了,28岁的陶华碧成了寡妇,丈夫也没有给她留下一丁点财产,甚至还欠了一堆因治病借的债,同时还遭到婆家嫌弃,后来果断与婆家断了来往。
因为要养活两个儿子,陶华碧只好外出打工,在70年代,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出门打工得多不容易啊,但她还是努力地坚持着。
她摆过地摊,卖过米粉,抡大锤背黄泥,搬石头,各种累活苦活,她都不挑,只要能挣钱,统统都干。
整整在外苦拼了十几年,她才把之前丈夫欠的借款给还清了,还留了一些积蓄。
初次建厂,困难重重
终于在43岁那年,陶华碧做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生意,在贵阳南明区龙洞堡的街边搭了一个简陋的棚子卖冷面和凉粉,并在饭桌上提供了自己特制的辣酱。
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是学生和一些过路的司机,学生来了她有时会免单,让学生帮她带更多的同学来增加人气,一来二去,孩子们越发地熟络,都喊她“老干妈。”
后来她发现,来这里吃凉粉的客人和她提得最多的不是凉粉有多好吃,反而这瓶不起眼的小辣酱老是被人称赞“太好吃了”,有客人甚至还问她这辣椒卖不卖,陶华碧都说不卖的,免费送你吃。
之后,陶华碧便每日多做了一些辣酱,客人要想要的能送则送,要是要得多的,她会少收一点钱。
渐渐地,附近餐馆也来找她买辣酱,大家口口相传,一下子她做的辣酱在周边出了名。
之后她干脆就不卖凉粉和冷面了,将主业改为卖辣酱,结果生意好到不行,简直供不应求。
两年内,她便开起了小工厂。因为之前经常去她那里吃饭的学生喜欢叫她“老干妈”。
在给品牌起名字的时候,干脆管自己的辣酱品牌叫“老干妈。”
厂子开起来了,但是没有机器,更没有生产线,陶华碧便亲自上任,手动操作,自己剁辣椒,自己搅拌,要知道,现在的她已经49岁了。
后来她的辣椒做好了,没有合适的玻璃瓶子装呀,去哪找呢?这成了摆在陶华碧面前的一道难题。
她找到贵阳的第二玻璃厂,这还是个国营工厂,人家怎么会轻易就给你呢?陶华碧没办法,只能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厂长终于受不了了,答应她以后可以捡点瓶子回去用。
壮大发展,大展宏图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中年妇女,辣酱生意做得火热,后来直接向玻璃厂厂长要一万个玻璃瓶子,现款提货。
就这样陶华碧的辣酱工厂步入正轨,进一步扩大了规模,成立的两年时间,员工数量增加到200多。
公司人一多,陶华碧就没有时间亲自下车间剁辣酱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渠道的拓宽,财务管理这些都得她一个人操持。
但是从没有上过学的她,将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直坚持不赊账,不贷款也不上市的原则,把公司账簿理得门清,现金流杠杠的。
老干妈凭借着渠道的优势和良好的产品口碑,经过陶华碧的苦心运营,陶华碧的工厂成为了当地民营企业的领头羊,陶华碧更是坐拥90亿身家,成为了女富豪。
树大招风,假冒风波频出
奈何树大招风,随着“老干妈”的名气越来越大,市面上不断出现了顶着“老干妈”名头的冒牌货,遍布了全国各地,这严重影响到了“老干妈”的品牌名誉和利益。
刚开始陶华碧还是派员工去打假挨个劝说,后来不见成效,只好亲自出手。
一招擒贼先擒王,将湖南某品牌的假老干妈,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不承想这桩官司足足纠缠了五年之多,直到2003年陶华碧才大获全胜。
之后的那些顶着老干妈名头的假冒品也心生畏惧,不敢再过分招摇于市。
后来这件事接受采访时,陶华碧只说了一句话:
“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
委以重任的接班人,连连惨败
2014年,对于年事已高的陶华碧,实在是无力经营了,再让她去管理一家几千人的大企业确实精力有限。
这个时候,在企业已经工作学习了6年的大儿子李贵山成为了她首选的继承人。
只可惜李贵山并没有一心扑在老干妈的企业发展规划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纵身投入了资本的海洋,先后入股十多家企业,涉及多个行业领域:酒店、房地产、医药、证券等。
这与陶华碧当初的经营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陶华碧后来在各种场合都公开批评他的儿子:
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经商。千万千万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这四样要保证,保证子子孙孙做下去。
但是大儿子并没有把他母亲说的话当回事,依旧大肆搞自己房地产事业,最后因为合伙人内讧,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工程烂尾亏了个底朝天,负债几个亿,差点搭上老干妈的老本。
搞出来的这些问题,最后只能由陶华碧善后。
2021年。陶华碧还对此事件作出了回应:“这是李贵山的个人行为,与老干妈没有关系”
这老儿子靠不住,陶华碧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她小儿子李妙行身上。李妙行倒是个听话的,言听计从,这下陶华碧彻底放心了,观察了两年,全盘托出将管理权移交给了她小儿子。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妙行先放了一把:他将原材料中产自四川的辣椒换成了成本更低的河南辣椒。
本以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会得到他母亲的赞赏,怎奈他这愚蠢的行为,也差点搞垮他母亲创下的千万产业。
辣椒一换,口味刁钻的食客立刻感觉不对劲,“老干妈变难吃了有没有”“老干妈换配方了吗?怎么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之类的言论不断传出。
不仅如此,老干妈还被爆出卫生质量不过关,油烟污染环境,秘密配方被自己员工泄露,接连两次厂房失火等丑闻,导致老干妈连年利润下滑,2018年利润首次跌幅破亿。
这一连串事件发生后,直接暴露出李妙行在管理上的不足。
内忧外患,已经七十多岁的陶华碧不得不重出江湖,亲自掌舵。
“麻辣教主”不敢退休,被迫直播
被两个儿子玩坏的“老干妈”陶华碧自然是坐不住的,回归掌舵,再创新路,试图力挽狂澜,挽回损失。
2018年,老干妈在某猫上正式注册旗舰店,开启线上线下同步走的策略,更是将原有单一的口味增加到二十多种。
当下最热的直播带货,已经75高龄的陶华碧也不甘示弱,但是网友们并没有感动,直播间人气惨淡,首次亮相销量才1000+元,连续3个月,销售额也仅80万。
不禁让人感叹,曾经的国货之光,民营企业的领头羊,随着时代的翻涌,“老干妈”也难挡市场的大洗盘。即便让已经75岁的陶华碧坐镇掌舵,也改变不了老干妈品牌的老化。
结语
品牌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老字号品牌所承载的是一代人的回忆,承托着一代人的情感价值,这也是陶华碧小儿子将原料转换后,消费者反应大的原因,可谓消费者就是商家的命门,挑战消费者无疑会给品牌带来困境。
陶华碧或许还有能力再“抗战”,但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时代不断变迁,企业要想实现持续乐观地发展,必须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做好产品创新。
老干妈靠陶华碧一人绝不是长久之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频频受挫的老干妈,已经迷失在了时代变革的热浪中,“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如今已沦为一个渐行渐远的目标。
事到如今,国民辣酱的传奇,还能延续下去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0 09: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