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你看,一铁锹铲下去,有十几条蚯蚓。”生物多样性农业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期#感恩奋进加油干#来到镇江句容市后白镇丰之源梨园,看梨树上如何结出“金果子”。
2003年,38岁的窦永敏下岗,一筹莫展之际找镇江农科院的专家糜林寻求帮助。“糜主任当时对我说:‘只要你愿意干,我就愿意教,一年挣10万块没问题。’”在糜林的帮助下,窦永敏建起了30亩梨园。糜林指导他种的梨树采用水平棚架栽培,每个梨子的大小、甜度、汁水相当。
第三年,梨树挂果,卖了7.5万元。当年可把窦永敏高兴坏了:“我上班时,一个月工资才1000块。”第四年15万元,第五年22.5万元,第六年30万元……在糜林的帮助下,窦永敏尝到了生活的“甜头”。
2008年,糜林邀请农技专家赵亚夫来到窦永敏的梨园看一看,尝一尝新熟的梨子,不久后,赵老就给窦永敏打电话,请他带着技术到四川绵竹参与援建。
以蚓养草、以草养地,以地养树,窦永敏的梨园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技术。“你看,我这一铁锹铲下去,有十几条蚯蚓。”窦永敏说,它们的粪便是梨园里最好的有机肥。梨园里长满了草,既能满足梨树的生长,又能消除多余的氮气。梨树下养鸡,鸡粪经土里微生物分解发酵后也为梨树提供有机肥。
经过多年的努力,窦永敏的梨园扩建到50亩,每亩地的产值超过2万元,只需要四到五人来打理。窦永敏说:“智能化浇水加上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如今,窦永敏正在探索新品种。“我现在在一棵梨树上嫁接另一个品种,实现一树两果。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品种,还不减少收入、产量。”
窦永敏
“感恩奋进加油干!接下来,我会把我学习到的种梨技术分享给更多的农户,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将梨产业做大做强。”窦永敏告诉记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后,他备受鼓舞。未来,他将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即日起启动“感恩奋进加油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拍客征集活动。邀您结合工作实际讲述对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切感悟和学习体会,讲述对未来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热情期盼。
要求:竖版视频(手机拍摄即可),投稿时请加#感恩奋进加油干#话题标签,请尽可能加上字幕。
操作提示:点击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底部菜单栏→视频,选择拍客,即可根据要求投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吕鑫/文 王瑞枫/视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