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罗 宝
12月22日,记者来到定远县拂晓乡庄杨村,道路两旁连片的树林绵延数公里,树干底部有的涂上白石灰,有的绑上蓝布,与顶部四散伸张的枝丫相映衬。
“天气寒冷,我们及时给朴树裹上保温布,给乌桕树涂上石灰等涂料,保温又防虫杀菌。”当地一家苗木基地的负责人陈国龙告诉记者,基地主要种植朴树,约1200亩。
陈国龙是拂晓乡人,初中毕业后到浙江打工,后来当上了一家灯具厂的厂长,收入不菲。“有一次回乡办事,看到有外地人在村里收购朴树。我觉得奇怪,乡亲们用来烧柴的朴树,怎么会有人收购?”带着疑问,陈国龙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朴树能做风景树,在南方很受欢迎,“外地人能做的生意,咱当地人为什么不能做呢?”
于是在2013年,陈国龙辞去工作返乡种树,从几亩地开始,一边种树苗,一边在周边收购朴树。
“朴树等乡野树种成活率高、耐寒,价格也不贵,市场需求量大。收回来临时‘寄养’,最长不超过3年就销售,见效快。”陈国龙告诉记者,朴树在城市绿化中非常受欢迎,有时候一车树刚拉回来,就被人买走了。种植过程中遇到病害等技术难题,拂晓乡政府会及时派技术员来帮忙,并对他创业给予扶持,搭建网络平台帮助销售苗木。
2016年,陈国龙牵头成立了龙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龙园园林景观公司,年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当地6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庄杨村还自筹资金20万元入股公司,每年分红3万元。“我正在依托苗木基地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民宿、农家乐,争取让村民早日吃上‘旅游饭’。”陈国龙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