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8日,第68期广州学习沙龙在广州市社科联举行。这期学习沙龙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主题,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师生30余人参加会议。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与会专家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主题,相信能够激发更多学术灵感,推进学界学术积累,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市社科社团党委书记谭晓红在致辞中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必然选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展开主旨发言。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教授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主题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指出,和平发展叙事最重要的是在引领人们体悟、理解、认同、共鸣的基础上,形成和平发展的思维与行动。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嗣亮教授围绕“讲好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作主题发言。他认为,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通过古今中外的融通来讲好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理清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荣教授从国际视野出发,总结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军教授以“现代化、西方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梳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李慧敏作主题发言。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林恺铖以“超越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参照与进路”为题展开主旨发言。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胡一珂围绕“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话语的对外传播”发表观点。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理论探索,观点纷呈,展示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独特见解与深刻阐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付迎红、杨博通讯员戴卫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举报/反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9:45: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