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始终做科普”应成为行医准则(新视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6 04:2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谭先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16日 第 09 版)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世界第一家肺结核病疗养院创建者特鲁多医生的名言,也是对医学现状的一种准确表达。时至今日,这段名言仍是医生们遵从的行医准则。但是,在临床一线工作30多年、见证了无数生死病痛之后,我有了新的感悟:一个世纪过去了,在特鲁多医生提出的这3种场景之外,或许可以有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可以对前3个场景进行修正。

什么场景呢?请允许我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让人伤感。

一天上午,一对姐弟带着母亲来到我的诊室。老太太已是晚期妇科肿瘤,全身广泛转移,没有手术机会,化学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在支开老太太后,姐弟俩返回诊室,请我一定要救救他们的母亲,说无论花多少钱都可以。但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来得太晚了。

原来,姐弟俩这些年一直在城里打拼,母亲坚持留在农村,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都说好着呢,直到有一天晕倒在菜市场。老太太早在4年前,绝经10多年后又出现了阴道出血,但她没有告诉儿女。

绝经后出血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慎防恶性疾病的发生。遗憾的是,这一能够救命的知识点,老太太当时并不知道,直至今天还有许多人并不知晓。

第二个故事令人欣慰。

我收到过一面特别的锦旗。当患者满面笑容走进诊室给我送锦旗的时候,我一头雾水,她并不是我的患者。原来,在看了我的一期科普节目后,她按照建议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早期宫颈癌,及时接受了手术,后来生活如常。前段时间她看到节目重播,很是感慨,于是专程给我送来一面锦旗。

第三个故事让我有着锥心之痛。

我12岁那年,母亲因为妇科肿瘤离开了我。由于怕影响我学习,母亲临终前请求家人不要告诉我她去世的消息。直到两个月后我放寒假回家,才得知这个噩耗,当时我就晕了过去。对我来说,那个寒假无比漫长,那个冬天特别寒冷。

母亲的离开,是我选择从医和当妇产科医生的原因。但是,母亲到底得的是什么样的妇科肿瘤,我一直都不知道。

直到母亲去世30年之后的2012年夏天,我才得到了可能的答案。当时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一天傍晚,我躺在医学院主楼前的草坪上,以妇科肿瘤专家的身份对母亲的病情进行梳理,认为母亲当时得的是子宫内膜癌,因为母亲有绝经后再次出血的现象,但是却被忽视和误读了。假如母亲或亲戚们能有一些医学常识,母亲就能够早些就诊,就不会那么早离开。因为,子宫内膜癌如果发现得早,是可以治愈的。

对于一些晚期肿瘤和罕见病,再高明的医生也回天乏术,再先进的医学也无能为力。但是,如果人们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在疾病初期就发现苗头,尽早诊治,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于是回国以后,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我开始致力于女性健康科普。

十多年过去,酸甜苦辣,乐此不疲。

行文至此,您可能已经猜到我想说的3种医学场景之外的内容了,没错,就是科普,或曰科学传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科学,很多疾病防治理念,只有见识过,才可能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说过——“如果你仅仅是个好医生,就还不是一个好医生。”“科普是医生的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医生要始终做科普。”

对某一疾病而言,科普做得越好,就有越多的人知晓相关的防治知识,疾病就越可能被早期发现和治疗,获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的,无法治愈、只能安慰的晚期患者就越少。或许可以这样阐释医学科普的作用:将“有时是治愈”变成“常常是治愈”,同时降低“总是去安慰”的频次。

一个医生医术再高明,一天也做不了多少台手术,看不了多少个患者。但是,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一段实用的视频,可以让健康知识触及更广泛的人群。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由此看来,在特鲁多的名言之后加上“始终做科普”,非常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变成“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始终做科普”。这是一个医者的沉思,一个科普工作者的呼吁。

希望特鲁多医生宽宏大量,原谅我的无礼;希望医生同行海纳百川,认可我的观点;希望广大公众厚爱三分,并从这一改变中获益。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话说生命之宫》《协和名医说宫颈健康》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普传递知识 科技开启智慧
...艺表演的高一学生吴点一说。科普活动勤动手,拓展科学新视野。此次的科普活动包括科学实验、非遗传统手工扎染、非遗传统手工团扇制作等5项内容,共216名学生参与,学生们通过毕节市科
2023-09-23 05:36:00
...利证书之下,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打开了同学们的科学新视野,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力量。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关于材料的新知识,为今后专业选择提供了方向,同时也认识到了
2024-05-18 07:01:00
话说生命之宫:一位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心路
...的“1921”咖啡馆,坐定之后,这位妇产科男医生将他的科普之路娓娓道来。《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入选“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受访者供图就在13日,谭先杰所著的女性
2023-12-14 17:41:00
健康科普走基层|菏泽市妇幼保健院“爱眼日”走进武汉路小学
...了耳部穴位与眼健康的关联,为师生们打开了中医护眼的新视野。 答疑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围绕“近视度数如何有效控制”“眼保健操穴位精准定位”“如何科学佩戴眼镜”等热点问题展
2025-06-08 13:2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杜晶晶《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24日 第 09 版)纵然有着20年工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外科医生朱育春,还是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近日,四
2023-10-24 04:06:00
潍坊市:加强人才交流互动 关爱高层次人才健康
...研究院边振主任围绕“脉动健康密码—金氏脉学精准诊疗新视野”主题,系统讲解了传统脉诊与金氏脉诊的本质区别,并邀请有中医爱好的人才进行跟诊学习,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贴近生活,赢得在
2025-05-13 10:40:00
好医生当具悲悯心、同理心、英雄气(新视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宋珏娴《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09日 第 09 版)不久前,我的老师仝小林院士在广州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他接到一位陌生人的电话,说不为求
2024-07-09 09:36: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张淳艺“每天科普一个医学小知识。你真的会洗头吗?三甲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洗头。”这是某平台上的一则医疗科普视频。这样的医疗科普短视频如今在各平台层出不穷,内容多以
2023-11-02 00:27:00
搜狐名医 | 协和谭先杰教授:做健康科普也能治病救人
...始,在完成临床任务的同时,我用业余时间开展女性健康科普,写了200多篇科普文章,出版了10余本科普图书。这些年,我通过科普巡讲走遍了全国各个省份,中东部地区居多。这个过程中我
2025-04-21 09: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别只关注“健忘”!AD患者共病管理,守护老人整体健康
胶东在线9月4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在谈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时,人们常把目光放在记忆减退
2025-09-04 15:50:00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质子中心:为复发垂体瘤患者点亮希望
从2013年确诊垂体瘤到2023年接受质子治疗,十年的时间里,邓女士经历了两次复发、两次手术、一次放疗,以及无数的药物与检查
2025-09-04 11:35:00
一块隔夜西瓜引发长期腹泻 六旬市民一月暴瘦五公斤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高莹 朱珊)吃了500克隔夜西瓜后,63岁的蔡女士陷入长达一个月的噩梦:一天腹泻十多次
2025-09-04 08:38:00
国家级专家团队赴黔义诊,解6名患儿“手足之困”
8月29日清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门诊大厅还透着微凉。一岁男童明明(化名)被父母紧紧搂在怀中,小手蜷曲,双眼懵懂。他自安顺远道而来
2025-09-03 23:01:00
烽火岁月中的医者担当——贵州医科大学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黔中往事
近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园” 成功入选。去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贵州医科大学在这里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2025-09-03 23:0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涂贵兰: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
在医学的浩瀚世界里,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侦察兵”:他们虽不直接面对患者,却凭借精准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依据
2025-09-03 17:17:00
9月3日,晚安!多彩贵州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脚步踏过山涧,拾得鲜嫩的鸡枞,菌帽裹着山野潮气。清水冲净菌上泥星,与切块土鸡同入砂锅。文火慢熬间,汤香渐渐漫开
2025-09-03 20:15:00
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思政讲堂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日上午,遵义市习水县老年大学到县大剧院(宣传文化中心)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思政讲堂
2025-09-03 21:28:00
仁怀市老年大学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家庭教育分享会 助力“银发学员”当好新时代“智慧家长”
9月1日,遵义市仁怀市老年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家庭教育专题分享会在学校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发挥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终身学习主阵地的作用
2025-09-03 21:58:00
仁怀市老年大学AI智能应用班级正式开班 银龄族踏上智能科技新旅程
9月2日,遵义市仁怀市老年大学迎来又一创新举措——AI智能应用班级正式开班授课,吸引了众多老年学员踊跃报名。该班级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5-09-03 21:59:00
桐梓县新站镇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慰问活动
近日,遵义市桐梓县新站镇退休干部党支部到新站镇关仓村开展“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慰问活动。支委成员与村干部深入走访留守未成年人家庭
2025-09-03 21:59:00
四川广元女儿节嗨购会人气爆棚 朝天特产成“香饽饽”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 □ 曾媛)“这个核桃味月饼太酥了,再给我装两盒!”“麻辣鸡的红油香味太馋人,必须带几份当伴手礼
2025-09-03 18:58:00
量子手环号称让植物人苏醒,AQ:假的!淘宝:下架!
AI打击虚假医疗广告再立功!近期,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发布《打假黑板报》,直指在老年人群体中广为流传的“量子手环”为虚假宣传
2025-09-03 13:35:00
2022级2班萌厨小队“小厨神”成长记
从计划到实践,从厨房新手到自信小厨神,这个暑假的成果,超乎想象!济南高新区康虹路小学三(2)中队的萌厨小队,在这个假期之初立下了“成为小厨神”的Flag
2025-09-03 15:00:00
80余载信仰如灯,歌声依旧嘹亮——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95岁退休老党员杨志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登门采访95岁的老党员杨志彩。听老党员回忆属于他们的热血青春
2025-09-03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