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优质文化供给点亮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7 05: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昆山周市文化艺术中心启用 ——

优质文化供给点亮美好生活

优质文化供给点亮美好生活

□ 徐 衡

7月6日,承载着周市人殷切期盼的艺术殿堂——周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亮相,标志着昆山市周市镇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标。当天晚上,由中国交响乐团带来的开幕音乐会盛大开演,时而悠扬、时而恢宏的旋律响彻艺术中心,为观众献上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

一场交响乐奏响了当地文化艺术生活新乐章。翻开周市文化艺术中心节目表,后续的演出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儿童话剧《绿野仙踪》、环球音乐之旅——StellArt三重奏乐团专场音乐会、梦幻音乐舞台剧《冰雪女王——冰封魔咒》……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将在此轮番上演。

“镇上能有这样标准的剧场,实属罕见。”周市文化艺术中心运营总经理朱苏南赞叹,在这1.1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综合体中,包括460座的标准小剧场、昆笛传承中心、群艺中心、艺培中心、排练厅等,“像这样的文化载体,承接一些小型音乐会、儿童音乐剧、中型交响乐等,都是没有问题的。后期我们也将开展文化艺术交流、艺术培训、群众文化等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位,更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艺术中心的启用是当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缩影。让镇上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周市镇努力的方向。周市镇不断激发文化建设活力,逐步构建起全域覆盖、布局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求,以文化“软实力”架起昆山“城市北门户”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随着艺术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周市镇“二核三园N中心”的公共文体版图愈发鲜明:以野马渡文体中心、周市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体育生态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城隍潭湿地公园为龙头载体,3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辐射全镇,80公里健身步道串联成网,16个农家书屋、22个社区图书室、3个智能书柜为基础的阅读阵地满足读者“充电”需求。

一个个公共文化场馆或是拔地而起,或是迭代升级,让民众不论在哪都能找到文化栖息地。清晨,前往体育生态公园晨跑,强身健体;午后,来到家附近的“农家书屋”,享受阅读时光;傍晚,约三两好友去周市文化艺术中心,“踏”上一段文化艺术之旅……至此,一个高品质的“10分钟文体生活圈”已然形成,精彩纷呈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这里触手可及。

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起来之后,如何利用好这些场所,切实提高服务效能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周市镇依托文化载体,发挥地域特色,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城市文化、精品文化三大品牌,带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

——守护文化根脉,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百姓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

鼓声响起,两只栩栩如生的舞狮在舞台上腾移挪转,时而矫健飘逸、时而豪放张扬、时而萌宠逗趣,精湛表演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欢呼……六一儿童节,周市舞狮传承人王国强与野马渡舞狮队队员一同来到周市中心小学,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感知舞狮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王国强说。

同样把“非遗”带到群众身边、让大家参与了解的,还有民间剪纸艺术家曹红。“剪纸艺术具有强烈而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让非遗文化大放光彩尤为重要。”曹红介绍,她经常会参加社区、商区的活动,教大家如何折纸、如何用剪刀、如何理解图案的折法和剪法,只要愿意学,她都会倾囊相授。

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周市镇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农村、进小区、进企业,同时活用昆北民歌、舞狮、爊鸭等非遗文化,打造“Wu狮”和“尉迟恭”两个文化IP,激活非遗文化活力,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

——丰富惠民菜单,让多彩文体活动成为百姓日常,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

6月3日,第十届“周市杯”慢投垒球大奖赛在体育生态公园棒垒球场开赛,运动员们动作敏捷、激情比拼、精彩不断。多年来,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慢投垒球爱好者通过大奖赛以球会友,“身”入认识周市,体验周市宜居宜业的新生态。

类似这样的文化活动,周市镇年均开展超500场次。一直以来,周市镇坚持文体惠民,把运动与赛事相结合,积极推广各类体育活动,通过举办全镇运动会、昆十路跑联赛、万米大赛、迎新春慢跑比赛、广场舞等群众健身赛事,为广大运动爱好者搭建展示自己运动成果的舞台,使全民健身理念真正融入生活,成为群众生活新常态。同时,周市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打造慢投垒球、柔力球、门球、舞狮等品牌活动,以承办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积极探索“文化、体育、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展现“美丽幸福周市”的独特魅力,不断吸引企业、人才在此落地生根。

——培育精品创作,让本地文艺作品进入百姓视野,坚定群众文化自信心。

走进位于野马渡文体中心的野马渡编辑部,几张桌椅,一套沙发,茶几上整齐地摆着出版的各期杂志,墙上挂着“室雅人和”字画。目前编辑部主要刊物是民间文学小报《野马渡》和民间文学杂志《乡土·野马渡》,除了出版刊物,还会举办故事征文、野马渡故事沙龙改稿会等。

就是从这样一个小镇编辑部里,涌现出了一篇篇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作品,为广大老百姓送去了精神食粮。“这是我的一本故事集,在2021年获评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其中《妻子的贺礼》被野马渡话剧社改编为同名小品,还获得了第二届昆山市群众文艺‘琼花奖’。”《乡土·野马渡》执行主编邓解华拿起桌上的《优洋讲故事》介绍。

为了让更多好故事被读者看到,也为了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听到好故事,编辑部还把文学作品“搬到”线上。打开野马渡编辑部微信公众号和喜马拉雅平台,“野马渡有声故事”栏目已经更新到第九十七期,娓娓道来的播讲让故事更加“声”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有声故事第六十三期——由《乡土·野马渡》编辑部主任李建创作的《喝一碗绿豆汤》荣获2021—2022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好故事。

《野马渡》已经成为周市镇一张响亮的“精品文化”名片。依托“野马渡”一报一刊35年历史根基和野马渡故事沙龙20余名的创作队伍,以及文学协会、野马渡话剧社、野马渡微电影工作室、书画协会、音舞协会、摄影家协会、少儿文学社等民间文艺团体力量,周市镇探索打造“写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业态产业链,讲好周市故事,传播周市力量。

如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不断为周市百姓的幸福“加码”。来到市北村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读桌椅、廉政书架等设施一应俱全,2万多册图书分门别类排列在书架上,供人挑选。“我很喜欢这里安静的环境,书屋里有好多我喜欢的书。”对于周市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陈丽雅来说,暑假期间,“家门口”的农家书屋是她看书学习的首选地。

在家门口不仅能看书,还能听戏。68岁的张瑞芬是东明村的村民,她时常关注周市影剧院门口张贴的演出表,遇到感兴趣的便会早早来到现场等待,“我平时喜欢听听戏曲,以前要跑很远才能听到,现在我们周市影剧院一直举办活动,在家门口就能听到越剧、评弹,退休生活更加丰富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周市镇将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为周边居民提供体系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更优质的文化供给赋能城市发展,更好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城典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频发朋友圈,不少朋友都在咨询活动时间、地点等。加大供给改善市民游客出游体验巡游队伍一路北行,途经环球国际大酒店、火炬广场,最后回到鲤鱼山公园西北部的新疆古生态园。今年67岁的
2024-05-01 03:57:00
“民歌天王”终于落网!从《星光大道》冠军到全网通缉,真是可惜
...成为歌手的梦想。他拥有一副天籁般的嗓音,在故乡大山文化的熏陶下,音乐天赋逐渐显现。然而,家乡的狭隘终究无法承载他的宏伟梦想因此,带着音乐梦想的许艺舟,毅然离开故土,前往深圳闯
2024-08-01 17:55:00
高品质文旅供给点亮幸福生活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高品质文旅供给点亮幸福生活百场展览、千场演出、万场活动贯穿港城春夏秋冬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初春参与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节、盛夏到海边体验海岸生活节、深秋趁“文旅开放
2022-12-22 08:27:00
...共服务精准供给促进城市品牌建设,激活区域活力,提升美好生活向往度。2022年成都出台《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紧扣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战略,推动
2023-02-22 05:35:00
本期展示新疆发展商会副会长单位——野马集团 坚持发展特色马业文化旅游 积极拓宽“一带一路”商贸业务
...次成功转型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集外经外贸、金融投资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业务遍布中国境内多个省(区、市)和中亚部分国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集团自成立以来,一心致力
2023-11-20 13:05:00
...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
2025-05-22 10:46:00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10场配套活动,分别为“旅游中国·美好生活”2023年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旅游休闲新供给新需求对接活动、2023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外交帮扶+百县万品”推
2023-03-17 15:38:00
只要稳住自己,你就赢了
...事,先为人圣。”好的人品,是行走人间最好的通行证。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是败给了运气和能力,而是人品,能顾及他人的人受人尊敬,能推己及人的人,会为自己引来贵人,当然就能走得更
2023-03-13 21:57:00
...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要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拓展海洋旅游产品。文化和旅游部将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和延续城市历
2023-09-30 17: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贵州证券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党建暨走进贵州茅台学习交流活动
9月5日,贵州证券业协会(下称“协会”)组织开展行业党建暨走进贵州茅台学习交流活动,辖区上市挂牌公司、私募基金、律所等会员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2025-09-10 06:04:00
贵州大学MPA社会实践队到贞丰县者颡村开展桥旅融合发展调研
9月5日,贵州大学MPA社会实践队来到黔西南州贞丰县者颡村,开展桥旅融合发展调研。者颡村位于北盘江镇西部,破纪录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就坐落在此
2025-09-10 06:04:00
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黄响珠)近日,福建省华农食品有限公司一批重量10.2吨的冷冻烤鳗经福州海关所属三明海关验放合格后出口摩尔多瓦
2025-09-10 06:14:00
8月28日,2025江西省网络文明大会在赣州举办。大会公布了2025“向‘网’的美好生活——‘江西好网民’优秀故事分享活动(第五季)”评选结果
2025-09-10 07:03:00
废品摊长期噪声扰民
“每天早上7点就被高音喇叭吵醒,周末也不得安宁。”近日,南昌市红谷滩区卫东花园三期D9栋居民李女士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
2025-09-10 07:03:00
南昌创新社会治理:“警校”开进社区 外卖骑手成学员
本报讯 刘有煊、肖立宇、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报道:平日穿梭于楼宇巷陌的外卖骑手齐聚一堂,身份从“配送员”变成了“学员”
2025-09-10 07:03:00
南昌星级酒店摆摊 摆出新增长点
“葱油饼3元1个”“狮子头6元”“红烧肉19.9元”……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是来自夜市小店,而是来自南昌市菜肴故事北京东路店门口的摊档
2025-09-10 07:03:00
特教“红杜鹃”绽放帕米尔高原
9月的江西南昌传来好消息,鹰潭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肖珺,凭借在新疆阿克陶县的援疆事迹,荣获江西省“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得知获奖后
2025-09-10 07:03:00
9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省公安厅“我为群众办实事”有关情况作了介绍。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张云鹏介绍
2025-09-10 07:05:00
9月9日,市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锦绣长风项目剩余房源配售公告”,以便高效、合理、公平地完成剩余房源配售工作
2025-09-10 07:05:00
9月8日晚,2025年山西省文旅发展主题推介活动在晋城开幕,海内外嘉宾共谋文旅发展之策,感受表里山河之韵。活动以“山河之上是生活”为主题
2025-09-10 07:05:00
迎泽大街西段今日通车 城市“中轴线”全线贯通焕新
眺望迎泽大街西段,高楼林立,气势恢弘,构成一幅现代都市画卷。牛利敏 摄9月10日0时,迎泽大街西段正式通车。作为城市“中轴线”和“三晋第一街”
2025-09-10 07:05:00
教书育人并不止于三尺讲台,在太原各个社区,退休教师化身“领学者”,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居民家门口:看,孩童在舞蹈节奏中绽放笑容
2025-09-10 07:05:00
秋风送爽迎宾客,乡土风味聚人心。9月9日上午,阳曲县“泥屯大集”开集,集中展示当地优质农产品与特色文化,吸引周边居民及游客齐聚
2025-09-10 07:36:00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新定义“好房子”——全城优居,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冯浩 通讯员王骏阳光洒在北京东路的老小区公教一村里
2025-09-10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