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一将军脚下有3颗痣和明朝灭亡有关系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21: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位高权重的李成梁,应该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明代严厉控制武将的大环境下,他能够镇守辽东,控制东北军事、经济达三十年之久,一是靠“能打”,到了后期,有可能靠的是“拉关系”。

以金银财宝侍奉朝中大员之事,李成梁确实也干了不少。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张居正,专权的时候也曾受过李成梁的贿赂。

明朝气数日渐衰微,李成梁早年的进取之心也逐渐丧失。终于,在对其不满的官员的谴责之下,李成梁见到形势不妙,便上书请辞了。

此后的十年间,“走马灯”似地换了八位辽东总兵,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的军事才能可与李成梁匹敌。

明朝一将军脚下有3颗痣和明朝灭亡有关系吗

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保障了辽东的安宁

犹记得,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时,为了控制女真的几次用兵,都很好的达到了朝廷对女真“分而治之”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在女真三部中,海西与建州的实力大致相当,其中叶赫部更是能征善战。李成梁率军两次重创叶赫部,而且消灭了先期崛起的建州女真势力王杲。所以说,在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他忠实地执行了大明王朝阻止蒙古和女真骚扰的计划,保障了辽东的安宁。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李成梁致力于打击不遵朝廷约束的女真反叛势力,却忽略了尚在崛起初期的努尔哈赤势力。而李成梁作为镇守辽东的最高军事将领,他和努尔哈赤必然发生过直接关系。这两人,究竟有何渊源?

嘉靖年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与王杲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两家人互为姻亲,而且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还是王杲的下属。后来李成梁镇守辽东,此二人“悔过入贡”,成为李成梁的“间谍”,开始效忠于大明朝廷。那么,两人是用何种方式效忠的?

明朝一将军脚下有3颗痣和明朝灭亡有关系吗

他们二人在李成梁“征王杲之战”和“征阿台之战”中,都曾为李成梁向导,并且一同死在后来的“征阿台之战”中。

在李成梁征王杲时,十六岁的努尔哈赤,在外曾祖父王杲的家中,经历了全族覆灭的惨剧。侥幸的是,由于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是李成梁的向导,努尔哈赤本人又机智地抱住李成梁的马足,并且“请死”,因此李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如养子”。

努尔哈赤作为养子在李成梁帐下生活

努尔哈赤被李成梁收养后,在其帐下生活了一段时间。至于这个时间有多长,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清太祖实录》中的描述,努尔哈赤十九岁的时候离开父亲,他自食其力,采集榛子、松子、蘑菇等山珍,到抚顺的贸易市场出售以谋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努尔哈赤被李成梁收养的时间,不超过三年。

民间有一则努尔哈赤作为养子在李成梁帐下生活的故事。小妾伺候李成梁洗脚,发现李成梁脚下竟然有三颗痣。李成梁炫耀:“脚下生三痣,是富贵之相。”小妾回答:“你养子脚下有七颗痣呢!”

俗语云:脚踏七星,帝王之相。此事竟然得到了验证——成年后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兴兵攻明,连战连胜,亲手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没有明朝将军李成梁,就不会有后来的努尔哈赤
清朝的崛起,是因为出了一个努尔哈赤,在努尔哈赤之前,散落在东北的女真部落零零散散,一直被一位强势的明朝将军镇压,这位将军,就是李成梁,这个李成梁何许人也?万历元年(1573年),
2024-03-28 17:17:00
明末乱世,努尔哈赤为何被说成作乱
首先,努尔哈赤既不是被明朝逼反的,他创建的后金也不属于少数民族起义。努尔哈赤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野心家。他的事业,并非被迫后的崛起,而是主动进取的开创。下面简单说一下他的发迹史。明
2024-03-29 19:21:00
李成梁:从落魄将领到大明边境的守护者
...只能活到九世纪。他十岁那年,代替他死去。李成梁虐待努尔哈赤导致后金崛起饲养老虎是危险的,迟到的一方没有任何保护至于李成梁为何成为灭亡明朝的罪魁祸首,则在于他与努尔哈赤的关系。
2023-10-18 20:28:00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复杂关系与误解
一直以来,大家对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认知都停留在“十三副铠甲起兵”、“一本三国演义打天下”这种肤浅层面。虽然一直有“努尔哈赤为李成梁养子”的传说,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敏感因素,清廷一直对
2023-10-22 05:48:00
揭秘明朝辽东覆灭:李成梁治下的军队与努尔哈赤的崛起
...队,已经到了“烂”的不能再“烂”的地步了。而此时的努尔哈赤呢,自然又是正在攻城掠地,到万历十七年(1589年)前,他不但早已杀了仇人尼堪外兰,而且还很快统一了建州各部,定了“
2024-03-06 14:10:00
揭秘辽东总兵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真实关系
...养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家将,辽东军威也由此大振。而努尔哈赤呢?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虽然都先后以功(主要是暗中为明朝边吏办事)晋升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由于其母亲死得早,后母对他
2024-03-31 06:51:00
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猛将,却豢养了大明王朝最危险的敌人
...成梁虏获大量俘虏,其中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兄弟,一个叫努尔哈赤,另一个叫舒尔哈齐。据姚希孟的《建夷授官始末》说:时努尔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
2022-12-20 16:45:00
李成梁:从忠臣到千古罪人的转变
...,自然会派军队镇压。这场战役中,他还俘获了一个人---努尔哈赤。李成梁看着年轻的努尔哈赤非常机灵能干,于是就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当个随从。此时的李成梁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举
2023-10-30 15:41:00
宁远之战:袁崇焕用智慧击退努尔哈赤
...著名的大战,宁远攻防战。这交战的双方是后金国的老大努尔哈赤跟明朝的边防将领袁崇焕。那我们知道努尔哈赤这个人很能打仗,他统一了女真族,建立了后金。其实他还挺不容易的。他本来是出
2024-03-13 13: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