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斜塘街道深挖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4 09:01: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讯 斜塘街道,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独特的地方资源。近年来,斜塘街道以“文化健步行”为契机,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为推动文化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来自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的幼儿、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的学生、星涛社区的居民来到永安桥,开启一场“探秘之旅”。为了让文化走进居民生活,“文化健步行”游学项目还走进星洲湾社区、锦塘社区,让居民体验搭建倍力桥,领略“水八仙”独特之美。

斜塘街道深挖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

永安桥让园区的历史更显厚重

“永安桥始建于宋代,并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重建,是一座明代梁氏三孔石板桥,系苏州地区少有的完整保存下来的古桥之一,对研究江南水乡桥梁建筑工艺具有极高价值。”当天,大家来到永安桥,听文史专家讲述桥的历史和传说,并近距离观看桥梁。

大家看到永安桥是三孔连缀平梁式武康石结构,桥身正中石条两侧刻有“永安桥”三字,北侧桥柱上有“大明癸亥正统八年季春重建”字样,桥面两侧刻有浮雕连续涡卷图案,其图案样式与宋代吉州窑瓷瓶上绘制的图案相似,是南宋典型的装饰纹样。民间传说,造永安桥只用了半天时间,桥是“仙人”所造。分析永安桥的结构,造桥工匠根据桥身实际尺寸在原料供应处预制,建桥时,材料运到,立即构建,工期短,建筑速度快,且仅桥面两条石,每条就重达5吨,故造桥工匠被老百姓称之为“仙人”。 

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永安桥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于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被纳入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古桥梁)。园区三十年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园区对于历史文物保护的“初心”从未改变。永安桥给园区带来了强大的文化支撑,让园区的历史更显厚重。

斜塘街道深挖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

搭倍力桥普及“整体平衡”思路

“斜塘境内水路纵横,网状密布,过去几乎村村隔水路。因此,斜塘人的生活离不开桥,他们对桥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加全面地了解桥梁,6月23日上午,斜塘街道“文化健步行”游学项目走进星洲湾社区,开展“搭建倍力桥”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老师首先通过图片、视频为居民通俗易懂地讲解桥梁,从古代拱桥到现代高架桥,让他们对桥梁结构、材质、种类有基本认知,并介绍斜塘境内的桥梁,充分激发他们对桥梁结构的兴趣。随后,老师引出当天的“主角”——倍力桥,详细为大家介绍倍力桥产生的历史背景、外形结构、构造原理等知识点,科普其中的科学原理——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普及建筑构筑当中“整体平衡”的搭建思路。

大家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对桥的构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奇妙的“造”桥之旅。只见,巧手在木棍间交错重叠,不一会,一座座倍力桥就搭建完成。孩子们兴奋地向身边的小伙伴展示自己的成果,开心极了,并利用矿泉水瓶测试桥的承重性,受益匪浅。

斜塘街道深挖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

长在斜塘人味蕾上的“水八仙”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就是江南水乡水生蔬菜的真实写照。”6月23日下午,斜塘街道“文化健步行”游学项目走进锦塘社区,志愿者老师给社区孩子介绍普及“水八仙”知识,带领他们领略“水八仙”的独特之美。

“水八仙”是江南水乡斜塘的特产,包括茨菰、荸荠、莼菜、菱角、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斜塘全境河湖密布,千百年来,红菱和塘藕是斜塘最著名的特产。“哥哥啊,几钿一斤斜塘藕,几钿称一斤嫩红菱。”“妹妹啊,三十二钿一斤斜塘藕,十六钿称一斤嫩红菱。”当代著名沪剧演员杨飞飞在传统戏《卖红菱》里的这几句唱词,更使斜塘菱藕在江浙沪地区闻名遐迩。课堂上,老师向大家重点介绍“水八仙”中菱藕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并直观地向大家展示“水八仙”中的茭白、莲藕等实物。

“动迁前,我们靠种植‘水八仙’生活。动迁后,住进小区,生活得有滋有味,日子舒服多啦!”来自锦塘社区的居民王老伯说,“对我们來说,现在土地虽不是生活来源的唯一,但在车坊那承包的水田中,不会忘记收了一茬鸡头米后,下一拨再种水芹,这就是刻在斜塘人骨子里的本土文化记忆。”(钱旻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展“新动能”。此次活动以“弘扬地名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由富顺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县政协文化艺术院、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县摄影家协会、县诗词楹
2024-10-29 09:12:00
徐州市睢宁县:赓续文脉 重拾文化记忆——护苗行动进校园
...办、睢宁县博物馆与睢城街道扫黄打非办联合开展“赓续文脉 重拾文化记忆”护苗行动走进城西小学。活动特别邀请睢宁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张炫通过拓片、仿制品文物,以及文物勘探现场的图片
2023-10-12 12:29:00
...程碑意义的事件。 老商埠不仅是文化记忆、文明展现、文脉传承的体现,也是新时代的文旅载体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新窗口。当下,如何才能做好老商埠的文化传承?传承好开埠文化,首先要做好
2024-12-04 10:26:00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①|“彭城七里”,文脉里的新徐州
...军之城,它先后培育44人获得110次世界冠军;浸润在千年文脉里的它,正通过打造“彭城七里”呈现历史文脉,焕新示人。如果你没去过徐州,或许只知道,它不过就是一座苏北城市。但你所
2024-04-22 06:50:00
文脉华章丨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与总书记一起守护中华文脉
...资源引领致富路、研学活动持续开展……各领域依托长城文化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不断续写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新篇。目前,我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总计43项,世界非
2024-06-02 16:37:00
...及临平三地运河沿线的16个廉洁文化阵地,将散落的廉洁文化资源串联在一起,推出具有杭州鲜明辨识度的廉洁文化示范线路。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这条亮点突出的廉洁文化路线,从传统廉
2024-05-10 07:24:00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重塑老街风貌 赓续隽永文脉
...家常,平淡安详的时光画卷缓缓展开……冀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上古时期,冀州为“九州之首”。汉代初建冀州古城,明朝时成为冀南地区经济中心,城内古建甚多,以庙会为中心的商业交易频
2024-05-08 09:45:00
青岛城阳棘洪滩街道:传统文化,向新而行
...巷,如同城市文化血脉中的“毛细血管”,成为赓续当地文脉不可缺少的一环。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元素,赋予一街一巷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众多游客感
2024-12-11 09:54:00
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
...对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开展视察调查——守护城市历史和文脉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苍乡济川村的古民居成片。 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图为白塘湖畔的洋尾村,古民居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古
2023-10-19 07: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