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聘请技术专家为校外导师 鼓励学生“接单”企业课题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1 07: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深化校企合作,南京高校持续发力

聘请技术专家为校外导师

鼓励学生“接单”企业课题

聘请技术专家为校外导师  鼓励学生“接单”企业课题

南信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学校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12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之前,已有一批学生提前进入学院进行培养,2022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业班许瑞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不仅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还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培训,除了参观学校的微电子科学实验室,还前往校外培训基地,现场了解企业产品和加工流程。在许瑞看来,深入企业一线可以直接看到市场需求,了解产业前沿,让自己快速成长。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南京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行“双导师制”,让学生在研发项目中历练成长,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实操能力。

聘请技术型专家为校外导师

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研一学生管晨龙是学院首批招收的140名硕士之一,之所以报考该学院,是他想让自己接触到实用性更强的专业知识,让所学所得更好地应用到实处。管晨龙选择了学校电气工程学院的老师作为他的校内导师,这与他的本科专业方向一致,企业导师则来自南瑞国网电科院。

去年9月,教育部提出将成立首批18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东南大学是全国首批10个高校牵头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江苏省首批唯一的建设试点单位。实行“双导师制”是该学院的创新亮点之一。“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建设涵盖相关领域的系列专业课程;利用企业的实践环节和资源,对应构建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的实践课程。”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刘志远介绍,师资队伍配置方面,学院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智慧能源、低碳建造、智慧交通等方向首批遴选了由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校内导师团队60余人。“同时,我们也在重点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聘请一批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技术型专家为校外导师或兼职导师。由企业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或型号总师牵头负责建设实践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加快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既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类学生是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12月18日,在南京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启动仪式现场,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市中华中学等26所优质中学签署“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协议。“我们实施‘双导师培养’,基地学校里的名师会参与到首批53名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在教育实践环节,学生也会进入到基地学校,通过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来提高教学育人能力。”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操太圣介绍。

采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学生有了更多机会深入企业一线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仪式现场,学校与南京华天科技有限公司、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诸玉平表示,未来双方将在校企联合方面进一步推进,如联合培养、提供实习机会等。企业派技术能手到学校参与授课,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学生课程和实际产业联系更紧密。

作为集成电路学院的学生,2021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林森很高兴将来拥有更多机会进入到企业,了解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晶圆测试、封装等环节。“我们有很多实验课程,比如微电子制造工艺实验课、嵌入式实验课、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使用的设备基本是跟企业同步的。我很期待进入企业,参与真实应用的流程,一站式掌握芯片测试的十八般武艺。”林森说。

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学生需完成硕、博士阶段的学科学习,论文合格后才能取得相应学位。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学生,东南大学设计了以“项目制”为基础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导向和行业标准,以提高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新装置研制等作为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

“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在企业科研实践累计不少于1年;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在企业科研实践累计不少于2年,保证卓工人才解决工程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刘志远说,该培养模式由合作企业围绕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列出技术问题清单,作为工程硕博士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开展“项目制”团队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由团队专家共同把关。

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

科研项目直面市场需求

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可以接触产业前沿,不少学校还有其他创新探索。

传统的药物研发首先要在化合物库进行“盲筛”,筛选时间不仅长、费用高,准确性也低。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完成筛选和评价过程。当前,多数药企已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药物发现的分子模拟中,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实验模型,提升药物发现的效率和成功率。人工智能时代,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如何紧跟产业步伐?中国药科大学与来自生物医药数字化领域的优秀企业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中国药科大学—明度智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依托企业的实践经验和高校的科研能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实际应用。

“联合实验室的揭牌也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出题,学生在校企导师指导下答题的形式,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了解行业新技术新动态,让他们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生物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钱海表示,该联合实验室也有助于学校直面企业和临床需求,通过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完成分子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临床评价到药物上市的全过程,研发周期大为缩短,两到三年的时间就可能完成原来十年以上未完成的任务。

“作为企业,我们缺乏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将市场化的场景导入学校,为医药行业输送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此外,联合实验室的成立,结合学校课题和一线商业化场景,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化水平和学校的科研水平。”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非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航天大学聚焦工程硕博士培养,以准入评价、过程评价、导师评价、毕业评价等为突破口,通过打破“重分数轻技能”的招生选拔方式、“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的培养方式、“重论文发表轻实际
2023-12-22 09:26:00
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师(深聚焦)
...专项、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重大横向课题在全校范围遴选导师团队,在联合研发攻关的企业选聘总工程师和行业导师团队,将人才培养融合于核心技术攻关实践之中。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围绕关键领
2024-01-28 05:56:00
...研究选题感到茫然。此外,部分专硕在第一学年就参与了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进入第二学年后他们通常直接将该科研项目研究作为专业实践内容。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开展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连接不紧
2023-11-27 09:25:00
...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袁霄曾对此一头雾水。不过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他们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创业导师帮我们做了一个基本的设计,又请做企业服务的团队做了法律上的评估。”在导师的指
2022-12-29 07:11:00
...,学生也可以跨专业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产业实际问题进行未来两年的科研工作。“希望通过这‘三级跳’,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要具备从产业
2023-11-22 01:46:00
坚持服务航天需求 推进高层次工艺人才培养
...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2个协同(校企协同、校内外双导师协同)、3个阶段(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践1年、学位论文1年)、4个同向(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同向同行)
2024-02-02 10:39:00
山东农业大学循环经济课题组赴山东温和酒业调研考察
10月28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务伟带领研究生团队,赴温和酒业调研考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温和酒业党委书记王晓刚,国家白酒评委、总工程师吕月明等公司
2023-10-30 11:55:00
济南市人民医院举行2022级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
...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两腺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李湘奇,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黄庆田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主任、博士生研究
2023-09-18 15:41:00
...理院长、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总结道。产业导师助力师资力量升级在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产金融合学院,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再是考试,而是案例学习、研究以及论文写作。
2023-01-17 03:5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