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2-22 10:29:00 来源:潮新闻

俄乌冲突爆发将满一周年。从最初俄罗斯的“闪电战”到乌克兰全面反击,硝烟四起,民众流离失所。这场二战后欧洲爆发的最大地缘政治危机,令当今的世界秩序飘忽不定。

当对抗与冲突的“铁幕”再度降临欧洲大陆,俄美矛盾激化,俄欧分道扬镳。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掀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巨浪,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全球数十亿人受到影响。

当地时间2月21日12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商栈展览中心发表国情咨文,普京强调,“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这是其时隔近两年之后再度发表国情咨文,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的首次。

我们期待和平,但黑海沿岸焦灼的战事却仍旧摆在眼前。过去一年,俄乌冲突都有哪些特点?何日才能见阳光?

军事对抗僵持不下

一年回望,俄乌冲突可谓“高潮”迭起,悬念不断。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海陆空全面出击乌克兰北部、东部和南部,形成“C”形包围,令乌克兰猝不及防。俄方初期的“闪电战”,兵锋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试图推翻泽连斯基政府。

然而,尽管俄军一开始占据主动,控制的领土大幅增加,但初期的战事并未按俄罗斯人预期一般。克里姆林宫高估了俄方军事实力,也低估了乌克兰军事实力,更错估了美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2022年7月4日在卢甘斯克地区的利西昌斯克,当地居民骑车经过一处被损坏的商铺 图源新华社

依旧使用着上世纪70年代传统大规模军团作战理念的俄罗斯,与西方培训下乌军的现代化军事作战理念,截然不同。乌军正是凭借着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良好的指挥控制能力、精确快速打击手段,躲过了俄军进攻前锋即装甲部队,接着集中火力打击其运送弹药、粮食、燃料补给的车队。

当然,在反坦克导弹储量充裕的前提下,乌军也能肆无忌惮打击俄军坦克、步兵战车以及装甲输送车。随着战事的推进,西方源源不断送来的反装甲武器发挥了作用。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乌克兰利沃夫,空袭后浓烟升起 图源新华社

作为现代混合战争的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苟利武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弹性空间。俄罗斯明确宣称出兵乌克兰,旨在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和“中立化”目标,但这一目标并不明确。虽然俄罗斯后面将行动目标细化为6点要求,旨在迫使乌克兰修改宪法,揣摩俄罗斯行动背后的动机,颇有复刻“布拉格之春”的味道,即试图迫使乌克兰更换亲俄领导人,然后指示亲俄领导人通过修宪逐步实现这一目标。但局势的演变完全超出了当初的预期。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积极备战的乌克兰军队 图源新华社

其次,特别军事行动不是战争,却胜似战争。对于冲突的名称,俄罗斯明确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特别之处在于,双方不宣而战,打破了以往战争的惯例。

再次,冲突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冲突形态更加立体化、多元化,涉及军事、政治、经济、金融、外交、能源、航运、网络、传媒、宗教、文化等多个场域,无论是作战形式还是应对手段,都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特别军事行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可见的影响包括经济、金融、能源、粮食等传统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核威胁”被大国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秩序加速重构

当前,俄乌战场情况依旧扑朔迷离,但世界因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冲突引发了大国集团之间的博弈与内耗,削弱俄罗斯实力的同时,也激化了美欧之间以及欧盟内部的分歧,进而加速了世界秩序重塑。

美欧从一开始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就存在明显分歧,最终欧盟选择与美国一同制裁俄罗斯,美国的施压是原因之一。在特别军事行动爆发以后,美英两国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以形成威慑态势,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却一再强调开展和谈对话的重要性;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则不想介入纠纷,更不愿派遣军队。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 图源新华社

随着局势演变,欧盟出现了罕见的团结,但这种团结并没有持续多久。“北溪”管道被炸,又恰逢冬季来临,欧洲多国如捷克、德国、意大利、瑞典以及脱欧的英国等,皆因天然气价格暴涨而爆发游行。

日前,美国调查记者证实“北溪”管道被炸系美国所为以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成为美欧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以至于德国在增加对乌克兰坦克援助这一议题上犹豫不决。即便如此,德法等欧盟国最终仍然决定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很大程度上有美国施压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欧盟重塑战略自主的考量。

全球化时代似乎因这场战争戛然而止,世界贸易的“碎片化”正在上演。除了军事援助,去年,美欧为首的乌克兰盟友也对俄实行了经济制裁。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总裁帕特里克·普亚纳表示,七国集团和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实施限价等制裁措施导致“世界市场的终结”。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发文称,2014年至2022年2月22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2695项制裁。而从2月23日到4月21日,美欧新增对俄罗斯制裁措施9138项,截至2023年1月8日共12695项。

制裁内容包括冻结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把俄罗斯10余家最重要的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禁止使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交易等金融制裁,还包括对俄罗斯军工和民用实体经济部门实施全面出口管制,对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限价制裁,对俄罗斯企业、组织和个人制裁。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3月23日宣布,俄方向欧盟成员国、美国等“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 图源新华社

据多家外媒报道,在此基础上,欧盟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将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出台。包括禁止一些可用于俄罗斯武器系统的军民两用电子元件的出口,并将首次制裁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的伊朗实体。此外,欧委会还建议欧盟国家禁止四家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

在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看来,“作为美欧制裁名单上的‘老熟人’,俄罗斯和伊朗早已适应了这一手段,欧盟故技重施,可能会暂时对两国造成影响,但对于俄乌局势不会有大的改变。”

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就着手研发并推出了俄版Mir支付体系,此外,俄罗斯还通过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来化解危机,特别是自去年美欧因特别军事行动实施SWIFT制裁以后,虽然对俄罗斯产生了影响,但随着应对举措的不断完善影响逐步得到缓解。所以,欧盟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在损害两国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引发两国的反制裁。

战事指向何方?

随着局势的演变,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成为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实力较量,乌克兰则沦为两派之间对决的试验场。

站在一周年的门槛上,俄乌冲突走向何方是外界最关注的话题。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当地时间2月21日12时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一开始,普京便向所有人强调,当前时刻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一个“艰难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对于一年前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表示,这是为了保护人民,确保国家安全,并消除“乌克兰新纳粹政权”所构成的威胁。

而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召开的时间点,也值得寻味,就在稍早之前的2月17日,俄乌危机自然也成了各国政要的议事重点。英法德多国政要均对俄乌冲突表达了各自立场——英国首相苏纳克敦促西方各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俄罗斯被打败”;德国外长则劝普京“作出360度的改变”。对此,俄罗斯方面则回应称,“欧洲被无知的人统治很滑稽”。对此,普京也强硬地表示,西方精英们也不得不意识到,“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乌克兰危机已经摆在眼前,不得不说,西方各国被一定程度动员和团结起来。相比以往流露的“迷茫”,西方各国在本届会议上显得“更积极”,围绕欧洲安全架构、对俄政策等寻求共识。

目前,接受潮新闻采访的专家皆认为,持久战、消耗战仍旧是俄乌冲突接下去的主旋律,看不出停火的意思。俄乌冲突的最新动态,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乌克兰官方宣布,将乌克兰的国家战时状态自2023年2月19日延长至2023年5月20日。

二是从军事部署来看,过去几周俄罗斯加强了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攻势。而西方各国仍在不断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乌克兰方面也在囤积炮弹,等待西方援助的坦克、大炮等到来后进行“反攻”。

去年年底,美国国会公布了一项1.7万亿美元的联邦开支计划,2023年将为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援助。这让乌克兰获得的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总额超过1100亿美元。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抗议者要求美国停止煽动俄乌冲突、促进双方和谈 图源新华社

苟利武分析道,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背后的逻辑是,乌克兰作为牵制欧盟、拖垮俄罗斯、削弱中俄关系的重要一环,是美国巩固全球霸权地位性价比最高的关键点所在,这就意味着,只要美欧对乌克兰的援助还在继续,俄乌局势仍然会僵持下去。

“双方大规模消耗战明显,各有进退。双方大规模进攻的意向都表达地很明确,但现实动作还未展开。大规模的攻势,需要大规模的军事新增、军事部署以及明显扩充的大规模后勤补给增强,目前这种信号还不足够。”郑润宇说。

俄乌冲突一周年:危机四伏却远未终结

2022年2月25日,人们在乌克兰基辅一处地铁站内避险 图源新华社

郑润宇则提到,战场上目前可以看到量化的互有胜负,很难作为战事转折的评估依据。目前,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人的角色直接影响战事走向,即普京绝对不允许俄罗斯战败,并要强硬执行原有的计划;泽连斯基也越发明确地展示强硬姿态,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俄乌战争在今年春季是否会迎来“拐点”或是进入决定性阶段?如今,提及这场战事的终结,还为时过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乌冲突一周年,要防范美国对华“放冷枪”
...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意味着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大幕。世界各国也随着这场冲突被一些媒体划分成了三个阵营——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以及对冲突持中立态度
2023-02-27 08:49:00
乌克兰危机如何加速国际格局演进?
...看来,这场始于今年2月的“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规模军事冲突”的烈度和持续时间更加难以预料。冲突爆发导致全球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乌克兰危机升级源于美西方在地缘政治领域对俄
2022-12-23 13:46:00
...助。乌克兰危机再次陷入僵局。从去年10月巴以再次爆发冲突开始,乌克兰危机再次出现变局,俄军开始采取更多地攻势。直至今年2月17日,俄军完全控制阿夫杰耶夫卡。国际社会认为这是乌
2024-02-26 08:14:00
第十轮!美欧加码对俄制裁
...反对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呼吁通过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冲突。乌克兰:现在没有和谈的可能性与美欧对俄接踵而至的制裁相比,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来,乌克兰境内的多个城市都摸索着如何在冲突
2023-02-28 09:44:00
俄乌冲突两周年:西方领导人结伴赶赴基辅“挺乌”,联合声明竟公开点名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4日,在俄乌冲突迎来两周年纪念日之际,尽管对乌克兰的援助正日益枯竭,但仍有一些西方领导人赶赴那里,聚集在事实上已对战争弥漫着厌倦感的基辅,让这场俄乌冲突仍
2024-02-26 09:34:00
环球论坛|乌克兰危机使俄美关系进入寒冬
...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李勇慧2022年,俄乌冲突既是俄与西方关系危机的总爆发,也是俄罗斯与美欧地缘政治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总爆发,它不仅意味着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三十年间
2023-01-07 09:20:00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营对抗,共同维护亚欧大陆和平稳定。 三、停火止战。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各方应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浇油,不激化矛盾,避免乌克兰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支持俄乌相向而行,尽快恢
2023-02-24 09:19:00
敬酒不吃吃罚酒? 欧盟高官访华提无理要求,中方早就看透了
...通胀高企,已经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追随美国对俄实施严厉制裁,并对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实施禁运。欧盟本来是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其购买量一直
2023-09-27 14:54:00
俄乌和平难觅,欧洲为美国埋单何时了?
...两年之久,双方在战场上僵持不下,和平难觅。作为这场冲突背后的始作俑者,美国一方面消耗和孤立俄罗斯,一方面以安全之名进一步捆绑欧洲。欧洲不得不随美国起舞,任美国“收割”,承受了
2024-02-24 20:1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