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武汉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前十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三个优势转化”
长江日报讯(记者程思思)8日上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武汉加快‘三个优势’优化”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发布了2023年武汉金融业年度成绩单:全年实现增加值2011亿元,占全市GDP比例突破10%;截至2023年末,武汉市存贷款余额超过8.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六位;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73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32家。
根据最新发布的第15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武汉市连续三年位列全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第十位、中部地区第一位。
推进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2023年12月末,武汉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730亿元,同比增长23.82%;普惠贷款利率降至4.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4个百分点。大力推广“银税互动”“301”等贷款产品和“无还本续贷”模式,提高中小企业获贷便利度。全市“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办理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2.6万余笔,担保余额184亿元,同比增长24.9%,融资担保费率均降至1%以下。全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汉融通)升级发布,入驻市场主体超过18万户,上线135项金融产品,累计撮合融资12.9万笔金额3536亿元。
服务“三个优势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新旧动能转化,持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贷款增长提质增速。2023年12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4%、36%、22%、24%,高于全市全部贷款增速。
存贷款双增,显示了武汉经济的强大韧性。发布会透露,截至2024年2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冲上8.8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其中,贷款新增1251亿元,同比增幅7.5%。保费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3.70%。企业上市和过审2家。直接融资规模超过1710亿元。
武汉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引导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融资便捷性、获得感和满意度,认真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原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机构改革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及民营企业等普惠领域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开展首贷拓展行动,实施2023年度“301”首贷贴息,利用“汉融通”“楚天贷款码”等数字化平台以及94个线下首贷服务站,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多渠道满足民营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力争2024年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25%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