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经济胁迫”的标签 美国还是留给自己最合适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8-22 11:44:00 来源:光明网

近期,美国一些政府官员频频炒作“经济胁迫”概念,甚至拉拢盟友要反制所谓中国“经济胁迫”。事实上,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经济胁迫国。美国经济胁迫尽显其霸权本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

美国是经济胁迫和胁迫外交的始作俑者。美国惯于指责别国以大国地位、胁迫性政策、经济胁迫方式要挟他国服从,搞胁迫外交。仅以美国臭名昭著的制裁为例,美国不断扩大“长臂管辖”范围,动辄对别国滥施制裁。据统计,从2000年到2021年美国对外制裁增加933%。仅特朗普政府就实施3900多项制裁,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美国迄今对世界上近40个国家实施过单边经济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响。

滥用出口管制,强推单边制裁,设置“小院高墙”,实施技术封锁,干扰经贸往来,“钓鱼执法”诱捕他国公民……美国经济胁迫手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长臂管辖”“高额关税”“市场准入”“操纵汇率”“反倾销、反补贴”“保护知识产权”都被公然纳入其维护全球霸权的“工具箱”。近年来,美方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切身利益,胁迫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做法,人为推动产业“脱钩断链”。“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话尽显美国经济胁迫丑恶嘴脸。

美国“经济胁迫”手段之狠、政策之黑,令人发指,甚至其盟友也深受其害。2013年,美国援引其国内法——《反海外腐败法》,以存在海外贿赂行为为由,将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逮捕,并诱使其签订认罪协议,以此套取更多对阿尔斯通公司不利的证据和信息,最终阿尔斯通公司不得不接受美国通用电气的收购要求。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威胁美国企业。美国迫使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先后对日本半导体、计算机等多种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削弱日本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1985年时任美国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日本谈判钢铁进口问题时,将日方的谈判清单折成纸飞机投向日方,这成为美国霸权和经济胁迫的惊人一幕。

美国任意实施经济胁迫,世界各国深受其害,发展中国家更是首当其冲。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极限制裁,导致国际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美国政府将其冻结的70亿美元阿富汗资产挪作他用,这种“赤裸裸的抢劫”行为让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美国长期对叙利亚非法施加严酷单边制裁,使得叙利亚经济发展和重建进程面临重重困难。

美国之所以在任意实施经济胁迫,目的是维护自身霸权。而美国实施经济胁迫肆无忌惮,一方面因为是美国的军事霸权、经济霸权等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无视国内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的现实,试图“内病外治”,以指责别国为借口掩盖政治治理不力的窘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批评、反思、抵制美国经济胁迫。而中国发展的步伐不可阻挡,民族复兴的进程不逆转,针对中国搞经济胁迫注定失败。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漫评美国炒作“中国经济胁迫”:“贴标签”
...马宏亮(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近日,美国拉拢一些国家频频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并以此为借口对华进行“反制”。这是美国再一次抹黑中国,给中国“乱扣帽子”、“乱
2023-08-04 09:23:00
德银:科技股的“增长”标签已不复存在
...要驱动力。目前美联储对通胀依然采取强硬态度。但随着美国通胀的下降(2023年底有望降至4%),美联储可能会考虑减缓升息的幅度,或者接受高于目标的物价增长,这将有助于削减美国政
2023-01-08 14:32:00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据路透社5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试图将越南拉拢为战略盟友的努力与他希望获得工会工人投票的愿望发生冲突,因为贸易领域的律师们为商务部是否应该将这个国家提升为市场经济地位争执不下。
2024-05-09 17:25:00
世贸组织裁定结果出来后,美国拒绝执行,背后真正目的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12月21日裁定,美国针对香港产品的“产地来源标记规定”不符合世贸规则,建议美方撤回。对此,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欢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不满有关裁决,并表明不会纠正其决
2022-12-22 17:56:00
港媒:“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忽悠经济学”
...日前发表题为《中国经济韧性最新冲击波》的文章指出,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论”,打着学术的标签,实质却是争夺利益,属于“忽悠经济学”。文章说,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官员近
2024-04-22 07:52:00
美国商务部“一姐”表态有意访华,几个意思?
直新闻:就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态有意访华,中国商务部积极回应,称持开放态度,管先生,你对此如何看?特约评论员 管姚:雷蒙多作为商务部长,现在被美媒公认是拜登执政团队内所谓对华经贸
2023-03-10 08:53:00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郭 言美国一些政客最擅长给他国贴标签搞污蔑,近来又大肆鼓噪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论”。美国强行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帽子,撺掇盟友围堵遏制中国,折射出其制造经济“
2023-08-04 06:09:00
中情局局长也改口,是何居心?
...是否与中国“脱钩”的问题上,惯于渲染“中国威胁”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威廉·伯恩斯也于近日改口,强调不会与中国“脱钩”,但同时声称要“去风险”。伯恩斯 资料图当地时间
2023-07-03 11:13:00
沙特正式确定“人民币石油”,放弃美元,将会大力支持使用人民币
...非常庞大,美元将会一直保持成为“主流货币”,所以跟美国携手开展“石油美元”时代。可面对比较憨厚率真的沙特人民,美国的想法和沙特似乎并不相同,甚至完全不一样。因为对于美方来说,
2024-09-14 13:5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海外网11月13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12日报道,尽管持续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正式结束,但这场政治僵局引发的社会创伤正在持续扩散
2025-11-13 17:16:00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罗兰·莱斯屈尔12日在布鲁塞尔出席欧元区财长会时称,关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利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的贷款一事
2025-11-13 13:35:0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2日就一起涉及金额近1亿美元的腐败窝案发表视频讲话,称能源领域腐败“绝对不可接受”。当天,乌能源部长格林丘克和司法部长加卢先科递交辞呈
2025-11-13 14:37: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理米舒斯京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出席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2025-11-13 22:30:00
11月10日,澳大利亚旅游局代理局长暨行政总裁马洛宾在2025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旅业活动上透露: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客源市场
2025-11-12 09:09:00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