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新华时评丨“去风险”难掩遏华本质——警惕“去风险”的话术陷阱系列评论之一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16 22:00:00 来源:杭州网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美高官近期多次表态,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所谓“去风险”,但是看看他们是如何推动“去风险”的就会发现,变的只是口径,不变的是行径——将对华经贸活动贴上“风险”标签、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打造破坏正常中外技术交流的“小院高墙”……这不是“脱钩”又是什么?以“去风险”之名行对华“脱钩”之实,继续遏制孤立中国,才是美国话术陷阱背后的真实图谋。

风险是所有经济活动固有的,防范风险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遭遇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事件后,一些国家主张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供应链韧性,提出“分化风险”等。合理的安全关切可以理解,但美国却利用这种心态泛化安全风险,贩卖安全焦虑,将“去风险”的概念扩大化工具化,并通过不断地炒作、利用、异化这一概念,将其与中国关联,意图将中国与“风险”画上等号,将“去风险”路径简化为“去中国化”,以此为对华遏制战略换上新装。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刊文说,“去风险”这一新话术“暗示与中国的贸易存在固有风险”,中国认为“去风险”与“脱钩”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是“有道理”的。

话术变了,背后的目的却一点没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一边说寻求“去风险”不是“脱钩”,一边却大谈美国要在关键技术领域设置所谓“小院高墙”战略。在自身遭受巨大损失,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招致大量批评之后,美国一系列操作的目的还是要将中国排除出关键供应链之外,限制中国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攀升,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壮大,以维持自己的霸权垄断优势。

韩国大邱大学经济金融系教授金良姬说,如果在“脱钩”前加上修饰语“选择性”,与“去风险”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就会消失。《南华早报》刊文说,不管美国使用何种话术,背后动机仍是敌视其他地区发展愿望、维持美国霸主地位。

美国为了“脱钩”耍出了“四板斧”: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扩大美国对中国投资限制的范围,加强对先进芯片技术等领域的贸易限制,阻碍中美科技合作交流。如今美国虽表态不愿“脱钩”而要“去风险”,相关政策一项都没有松动,反而变本加厉。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5月初宣布一项名为“中国竞争法案2.0”的跨党派提案,试图通过限制投资和技术流向中国赢得对华“竞争”。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主要涉及航空相关领域的31家中国实体列入原则上禁止出口的“实体清单”。美国不仅自身滥用出口管制措施,还不惜损友自肥,胁迫诱拉一些盟友加入对华出口限制的小圈子。

此外,在所谓“印太地区”力推“印太经济框架”和“芯片四方联盟”;在大西洋地区强化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机制;在美洲地区发起“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在这些“小圈子”中,美国塞进了诸多排他条款,频频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绑架诱拉盟友组建“供应链联盟”,打造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平行体系”,美国与中国的“脱钩”或“选择性脱钩”步伐实际上正在加快。

不管措辞怎么变,美国以冷战思维看待美中关系的做法没有变,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取向没有变,围堵打压遏制中国的目标更没有变。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违背各国意愿推进“阵营化”,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世界繁荣稳定构成真正的风险。

实际上,美国“去风险”的战略忽悠已经引起广泛警觉。在美国工作的英国籍学者尼亚尔·弗格森撰文说,欧洲人对美版“去风险”提出质疑,原因有三:一是他们将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视为拜登版“美国优先”;二是他们意识到沙利文的“高墙”也会使欧洲无法参与人工智能竞赛;三是他们担心美国技术上遏制中国的政策将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警告说:“美国的技术基础与中国密不可分地连入一个覆盖全球的技术网络,如果随意切断并重组这一网络,后果将是可怕和危险的。”

报告作者乔恩·贝特曼认为,如果切断与中国的技术联系,将伤及美国自身:一是苹果等美国企业不可能在中国之外以类似成本复制供应链,“脱钩”将对美国重要科技公司带来极大伤害;二是美国在部分领域需要中国的科技产品和原材料,“脱钩”将给美国应用相关技术、制造相关产品造成巨大困难;三是“脱钩”将阻碍两国科技人才交流,对美国科研、教育等领域带来巨大挑战。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9日总结访华之行时说,听到了中方认为“去风险”相当于“脱钩”的关切,并表示解决相关问题非常重要。在与美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向来听其言观其行,希望美国是真听懂了中方的意思,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从根本上纠正其对华错误认知,改变其错误对华政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题: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中国先进产能的世界意义系列评论之三新华社记者谢彬彬“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重新定义汽车所作努力似乎永无止
2024-05-15 16:53:00
...是选择而是生存”的法则,将研发投入视为对未来发展的风险投资,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因此,广大企业家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从低端向高端、从低附加
2025-02-25 18:58:00
新华时评: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四
...的报道说,尽管各路媒体不断渲染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然而,研究一下趋势,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去年,美中双边贸易额在困难中仍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显示,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
2023-11-12 20:09:00
...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以反面案例或潜在风险为载体,通过剖析深层次的原因、展示不良行为的后果,起到震慑、警醒、启示、教化等作用。从实践经验和教育对象的反馈看,警示教
2025-09-03 09:46:00
新华时评: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 【新华时评: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财联社11月11日电,新华社刊发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三——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文章称,一个国家
2023-11-11 11:23:00
新华时评:“下一个中国”奇迹还在中国 【新华时评:“下一个中国”奇迹还在中国】财联社9月19日电,新华社9月19日发布《为什么说“下一个中国”奇迹还在中国——中国经济“放眼量”系
2023-09-19 17:34:00
新华时评丨“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题:“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系列评论之三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对美立场的“四个没有变”,即中方致
2024-12-23 22:48:00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美国,“无法呼吸”的梦魇缘何挥之不去新华社记者吴黎明近日,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一非洲裔男子遭警察殴打后不治身亡。有关视频公布后,美国多个城
2023-01-30 09:31:00
新华时评丨拉紧人心民意纽带——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三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题:拉紧人心民意纽带——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三新华社记者谢彬彬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
2024-03-31 09:29: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
追新看点|开通!开通!开通!这些国际城市,福州今年直飞
12月6日,东航将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届时福州又多了一条连接东南亚的“空中连廊”!开通!开通!开通!2025年初至今福州机场开通多条国际客运航线吉隆坡
2025-11-05 18:38:00
中国网11月5日讯 据中国和越南气象部门预报,台风“海鸥”将于11月6日夜间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5日至6日越中部地区将出现强降雨
2025-11-05 09:12: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于当地时间11月3日因病逝世
2025-11-05 02:24: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问:近期,各界高度关注安世半导体问题磋商进展
2025-11-04 14:18:00
据秘鲁媒体报道,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塞拉3日宣布,由于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向秘鲁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贝特西·查韦斯·奇诺提供政治庇护,秘鲁已决定与墨西哥断绝外交关系。来源 新华社
2025-11-04 15:26:00
哪天放假、怎么调休?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元旦将在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
2025-11-04 22:42:00
“进宝”GOGOGO丨四国留学生志愿者沉浸式探馆:解锁进博魅力,挖掘世界看好中国市场奥秘
中国网上海11月4日讯(记者 韩雅洁)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4 17:26:00
中拉峰会这一站:“雪王”的快乐老家!
大河网讯 “请大家登上雪王的魔法列车,我们要出发喽……”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与会嘉宾走进蜜雪冰城总部
2025-11-04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