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在位的第50年,面临着严峻的战事。秦王决心攻打赵国的邯郸城,于是派出了五大夫王陵率军前往。然而,王陵的征战并不如预期,遭受了惨重损失。此时,秦王不得不改派名将白起出任统帅,尽管白起以邯郸攻势艰难为由拒绝了这一任命。随后,齐王再次派出王龁出征,但他同样在战斗中屡屡失利。秦王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强令白起出征,然而白起以重病为由持续推脱。昭襄王对此非常愤怒,将白起贬为士兵,并流放至阴密。在白起经过杜邮的路途中,昭襄王赐予他一把宝剑,命令他自尽。
自公元前257年白起去世后,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这段时间总共经过了36年。在这36年的征战中,秦国只遭遇了三次失败。第一次是在秦庄襄王三年的公元前247年,名将蒙骜率领大军攻击魏国的高都与汲县,成功攻下这些城池后,蒙骜又把目标转向赵国,直取榆次、新城与狼孟,并先后攻占了三十七座城市。与此同时,王龁也率军攻占了上党,随后设立了太原郡,此时魏国名将无忌联合五国的军队对秦军展开反击,迫使秦军撤退至黄河以南,蒙骜因此也未能逃过失败的命运。
第二次失利发生在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33年,此时桓齮率军进攻赵国。在宜安和肥下地区,他遭遇了从北部雁门调回来的赵国名将李牧,结果李牧带领部队大破秦军。以此战功,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声名显赫。
第三次数次失利则是在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兵入侵,秦军分兵两路攻击赵国。李牧和司马尚在番吾展开反击,成功地重创了秦军,并准备合击另一支秦军。面对不利局势,秦军意识到危机,急忙撤退。经过前两场战役,李牧共消灭了约15万秦军。
白起与李牧都是战国时期的杰出将领,各自拥有相当的指挥才能。即便白起在世,首次战役若由他统帅,面对五国联合的强大攻势,秦军的劣势也使得胜算渺茫。至于第二和第三次战役,如果白起出征,考虑到他与李牧在军事才能上的相当水平,秦国也很难从中获益,双方可能会陷入僵持,最终白起的军队也只能选择撤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