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郯城县杨集镇好婆婆李明侠:以心换心情更长 尊老爱幼美名扬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0-19 18:12:00 来源:鲁网

鲁网10月19日讯郯城县杨集镇杨北村村民李明侠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本村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

她与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与人和善、平易近人。64岁的她,依旧承担着家里的大小事务,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忙生意,她就在家里照顾4个孩子和年老体弱的婆婆。她虽文化水平不高,但识大体顾大局,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有着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她有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却还都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

郯城县杨集镇好婆婆李明侠:以心换心情更长 尊老爱幼美名扬

问起李明侠对于做个好婆婆有哪些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常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得病的时候,我婆婆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现在李明侠的婆婆已经90多岁了,李明侠除了照顾家里10口人的生活起居,还承担着自己婆婆的生活日常,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有的是四代同堂的和和睦睦和婆媳之间相亲相爱。

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朱凤敏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她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朱静秀来说,李明侠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李明侠的好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她们的眼光没有错,十多年来,李明侠把她当亲闺女一样对待。她和丈夫徐加志平时都在店里忙着做生意,中午和晚上没有时间弄吃的,但不管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都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找衣服穿,家里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稳定的生意,但是逢年过节,李明侠总是多多少少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公公婆婆盼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们受委屈……”

尤其是她和弟媳妇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们呵护备至,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孩子现在6岁多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孩子和奶奶也特别地亲,俩儿媳看到婆婆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都争着孝顺婆婆,给婆婆买新衣服买好吃的,一家人和和睦睦,她们觉得李明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李明侠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她丝毫没有觉得儿媳妇是外人,把两个儿媳妇当成闺女来宠,没有厚此薄彼只有公平公正。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就会少许多的苦恼,她还说:“我虽然没有闺女,但是想想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盼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么简单又质朴的道理很多人都难以做到,而李明侠却做到了!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通讯员 李井水)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郯城县杨集镇:特色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曲
鲁网3月23日讯近日,在郯城县杨集镇“美都”西瓜种植基地,1700个标准化白色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甚是壮观。大棚内,西瓜苗新鲜细嫩,不少黄花、小果点缀其中,长势喜人。
2024-03-23 14:23:00
鲁网4月11日讯连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郯城县杨集镇小麦生长旺盛,进入麦田浇水追肥、防病治虫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合理群体、保穗增粒、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春季麦田管理是保障夏粮
2025-04-11 17:16:00
鲁网3月30日讯近日,在郯城县杨集镇老墨河清淤、桥涵闸施工现场,一台挖掘机伴随着轰鸣声正伸展着巨臂进行河道清淤,一旁的建筑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钢筋下料、铺设垫层、砌筑石方,建设场
2024-03-30 16:57:00
郯城县杨集镇举办乡村振兴第二期青年人才论坛
...青年人才更好、更快成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日前,郯城县杨集镇举办“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第二期青年人才论坛。镇部分青年干部、青年党员和青年人才代表等20余人参加论坛。
2023-07-22 14:51:00
郯城县杨集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
...晓豪 见习记者 张晨曦 通讯员 李井水 临沂报道1月14日,郯城县杨集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镇人民的厚望和寄托,齐聚
2024-01-15 12:21:00
郯城县“四进”工作支队和杨集镇省派第一书记开展“爱心助学助教”帮扶活动
鲁网6月2日讯爱心润童心 帮扶显真情。5月30日,省派驻郯城县“四进”工作支队和杨集镇省派第一书记开展“爱心助学助教”帮扶活动,在杨集镇中心小学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校建设和学生情
2024-06-02 15:44:00
...活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四雁”人才、在外人才的作用,郯城县杨集镇召开“我为家乡发展献良策”人才座谈会。会上,对本镇今年工作规划及进展情况向各位参会人员作了介绍,详细解读了市县人
2024-05-18 17:10:00
郯城县杨集镇:网格员“巡逻+劝导+宣传”特色模式提升居民安全感
鲁网6月16日讯6月13日晚22时许,郯城县杨集镇北张庄网格员夏续丽和平安志愿者在村内及村南大路巡逻时,发现一起车祸,及时上前查看伤员情况,拨打报警电话并维持现场秩序。近年来,郯
2023-06-16 14:42:00
鲁网1月13日讯1月11日,中国共产党郯城县杨集镇第十五届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杨集镇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共杨集镇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杨集
2025-01-13 11:5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