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白姜田边的少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8 03: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出生于农村家庭的朱晴雨,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中世代以种植白姜为生,作为一名小姜农,她从小热爱劳动、勤学善思,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着父母种姜,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和幸福——

白姜田边的少年

■ 本报记者 张 岳

白姜田边的少年

朱晴雨和家人一起,为白姜铺塑料膜。 本报通讯员 赵 睿 摄

白姜田边的少年

朱晴雨在姜田边观察“种姜”。 本报记者 张 岳 摄

劳动小能手:

“从小就心疼父母,总是抢活干”

霜降后,秋意浓。

不远处,群山如黛,近水如烟。池塘边,一块郁郁葱葱姜田,姜苗散发出特有清香。

“这是今年我家留的‘种姜’,过一阵子拔出姜田,再下姜阁保存过冬。正所谓‘深挖起陇,切芽播种,搭棚遮荫,收获手拨,姜阁储种,炉火催芽’。”朱晴雨笑着介绍。

纯朴的笑容,专注的眼神,眼前的小姑娘说起白姜头头是道,俨然是位种姜“小专家”。

在新华村,家家有姜田,户户种白姜。朱晴雨家世代种姜,从小她爱往姜田跑,常常跟在大人后面,就像“小尾巴”一样,和大人一起催姜芽、挖姜田、踩姜垄……

人小心不小,幼小的她天天盼望早点长大,为父母分担种姜重担。

白姜不好“伺候”,父母常年在姜田里劳作。一到种姜忙的季节,妈妈许红丽经常凌晨四五点起床,一直要忙碌到深夜。

“这个孩子从小就心疼父母,家里家外的活儿她总是抢着干。”许红丽说。

一到抢收玉米的日子,小晴雨早早全副武装,穿上长裤、套上护袖、戴上口罩,像一个战士一样,随着父母去地田掰玉米。

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植株要比小晴雨高出一大截。钻进地里就被四面环住,遮得密不透风。小晴雨左右开弓,手脚麻利,一拉一拽,筐里很快满满当当。

“又热又闷又累!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朱晴雨回忆说。

如果不去地里干活,小晴雨留守在家,她总是力所能及地干家务。摘菜、做饭、洗衣服,这些小活对她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爱劳动,爱琢磨,爱看书。”爸爸朱胜旺说。上学识字后,朱晴雨打开了一片天地。她经常上网查资料,翻阅种植书籍,像块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

当地流传着一句农谚:“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姜农最怕姜瘟病,因为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如何防止姜瘟病?这也是朱晴雨的“心病”。她常常趴在姜田里记数据,泡在书里找答案,研究预防治疗办法等,希望能助父母一臂之力。

“目前这个病还很难治,现在用姜麦轮作来预防。”朱晴雨介绍。

种姜小专家:

“每一次播种都踩在点上”

朱晴雨有个随身携带的神秘宝贝,时不时拿出来在上面写写画画。

翻开朱晴雨的笔记本,里面是各种颜色的笔记和各种场景的照片。从会写字开始,朱晴雨就用这个本子做白姜记录,一笔一画抄写白姜的种植、生长、施肥、收获等情况。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她积累了很多白姜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得知识越多,小脑袋里的问号就越多,她悄咪咪地打起了自家姜田的“主意”。

“爸爸,你看这是我监测的气温折线图,今年之十八九会有‘回南天’,姜种要提前几天‘出阁’,早点下田。”2021年,谷雨时节前夕,朱晴雨一脸严肃地提出建议,指导爸爸妈妈种姜。

看着女儿手中厚厚一沓的“研究资料”,爸爸心里有点犯嘀咕。“说实话当时有点半信半疑,但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我们就照她说的话去做了。”爸爸朱胜望回忆说。

别的姜田没有一点动静,朱家却早早地忙碌起来了。村子里老姜农们,对此不屑一顾。小娃娃的话也能信?种姜这么多年还能不如一个小丫头?

令人惊喜的是,很快出现“回南天”现象,气温迅速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地面滋滋地往外“冒水珠”。5月上旬,朱晴雨家亩均姜种出芽率提升了10%,比村里大部分姜田出芽率高出一大截。

国庆节期间,朱晴雨家的4亩姜田产出白姜1.1万斤,亩均增收约4000元。

“科学种田越来越‘甜’,要让每一次播种都踩在点上。”朱晴雨道出心得。为了更精准地把握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摸清白姜种植的关键点位,她还申请加入学校气象兴趣小组。

那段时间,她像个小陀螺似的,在校内气象站、铜陵市气象台之间来回转。实地测量,收集记录,制作统计月报表、曲线图和折线图……

朱晴雨据此撰写成《探究当地“回南天”现象产生条件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获得第九届安徽省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中学组一等奖。

得奖后,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朱晴雨将“回南天”的种姜提产技术制作成课件、明白纸、手抄报,送到田间地头和姜农手中。

有一次,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农技培训会,推广科学化白姜种植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姜小专家,为提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铜陵白姜的产量做出了一份贡献。

助人“小雷锋”:

“让我们一起照顾姐姐”

朱晴雨第一次坐上高铁,来到长沙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

“这是我离家最久的一次外出,每天晚上我和姐姐都要视频通话一个多小时,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一说起姐姐,朱晴雨脸上就浮起甜美的笑容。

朱晴雨所说的姐姐,其实是她的同学姚贵娟。

2009年,姚贵娟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爷爷成了襁褓中小贵娟的唯一依靠。2012年,姚贵娟和朱晴雨一起上幼儿园,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些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哪怕只有一块糖,小晴雨都要留一半给小贵娟吃。”妈妈许红丽回忆说。

到镇上读小学后,许红丽在学校旁租房陪读,小贵娟则每天由爷爷接送在村小读书。

当年8月底,孤苦无助的姚爷爷找到了许红丽,请求她代为照顾姚贵娟。

面对80多岁掩面抽泣的姚爷爷,许红丽陷入了沉思。“妈妈,你把姐姐接过来吧,让我们一起照顾她。”小晴雨央求着。

第二天清早,许红丽夫妇腾出一间房,不仅将姚贵娟接回了家,还把姚爷爷也接了过来。就这样,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因为一份善念走到一起,组成了特殊的“五口之家”。

“姐姐性格特别内向,刚搬过来的时候每天晚上睡不着,一双眼睛红红的像受惊小白兔,看着让人特别心疼。”朱晴雨说。

虽然年纪小,朱晴雨却十分懂事贴心,有新衣总是让姐姐先穿,有美食总让姐姐先吃,有什么话先跟姐姐说……在全家人的关心关怀下,小贵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笑容在脸上也多了起来。

“我们一起努力学习、茁壮成长,是一辈子的好姐妹。”朱晴雨说。2020年12月,朱晴雨一家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在当地传为佳话,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陵日报研究“回南天”现象,摸索白姜提产技术——“好少年”变身种姜“小专家”■ 李莉 杨竹青科技强国,少年兴国。义安区天门镇董店中心学校学生朱晴雨结合“回南天”现象,研究铜陵白
2023-11-24 10:08:00
...测显示,平均降水量48.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为偏少年份。并没有出现雨水偏多的情况。再说气温,截至7月8日,西安市国家气象站监测显示,西安最高气温40.3℃,出现在7月
2025-07-08 20:27:00
...至休克的症状。分布地区:几乎全中国均有分布。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04南天竹是不是觉得,这种植物红红的,很可爱,应该可以拿来吃吧?千万不要……这叫南天竹,是中国植物图谱
2023-05-11 21:19:00
...树浑身是宝,深受农民欢迎。所以,在老家的河边渠边、田边路边、荒坡荒滩、房前屋后,都有大量人工种植或自然繁殖的洋槐。有很多人,捋槐叶,晒干后,卖给外贸收购站,增加了收入。大姐,
2023-08-18 00:14:00
...阳)暑期来临,大境门小学的学生们来到桥西区南天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开启了一次丰富精彩的研学之旅。在五谷田园农场,学生们了解了黄花菜的食用方法、药用价值,干黄花的制作环节等内
2023-07-11 07:47:00
...区始终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长期致力于从多维度对青少年的科学探索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培养,突出“科技”“科幻”“科普”“强国”教育作用。同时,通过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应用场
2025-01-22 00:23:00
...、访民生,发现群众对用电问题反响强烈,其中冯坪村、田边村、火车村等多个村组,存在电线线路老化、电力不足等问题,打米机、风扇等用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期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群众的正常
2023-06-15 16:11:00
智慧与技巧大比拼!重庆市全民健身运动会陆地冰壶比赛落幕
...大陆地冰壶的普及面和影响力,我市今年全新推出针对青少年群体的陆地冰壶赛事——重庆市青少年陆地冰壶联赛。目前,该赛事已先后在南岸区、垫江县成功举办两站,吸引了全市众多学校和家庭
2024-07-06 15:33:00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开播,迪丽热巴爆料父母关系很融洽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已经开播第一期,第二期也开播了,姐姐们和弟弟们看来年龄还是不一样,秦海璐晚上很困,但弟弟们还想玩,其实可能是照顾大家的情绪,来一趟什么都不玩,似乎不划算。后来
2023-11-02 15: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
国庆假期,我市一对新人结婚时,在酒席上摆了“敬老席”,免费宴请小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场婚宴办得浪漫且热闹,还增添了浓浓的邻里情
2025-10-08 18:33:00
“太原之行太棒了,下次还会来!”10月8日在太原机场候机楼内,广西游客柳思晓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附带几张景点打卡的照片
2025-10-08 18:33:00
连续阴雨天,担心校服干不了,10月7日,居民王女士给孩子清洗校服后,将其搭在“小太阳”取暖器上烘干,没想到衣服被烤焦,差点引发火灾
2025-10-08 18:33:00
老人有高血压,未按时服药,很快出现不适症状。这样的情况,网格员多次遇到。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和泽苑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的知识讲座上
2025-10-08 18:33:00
长假期间,居民高女士陪护生病住院的母亲,独自在家的高龄父亲却电话联系不到,分身无术的她求助社区。天朗美域社区网格员每日入户帮忙照顾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水库管理处:加强巡查监测 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受连日降雨影响,十堰市水库管理处管辖的7座水库水位明显上升。节日期间管理处职工节日期间坚守一线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2025-10-0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