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王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21日  第 11 版)
“南开之父”张伯苓是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他提倡德智体美并进的全面教育,尤其重视体育训练,被人们尊称为“体育校长”。
从教之初,张伯苓就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曾自行设计制作体育用具。南开创立后,张伯苓制定的三大政策中,列在首位的便是体育。在南开中学,体育课为必修课,而且是“强迫体育”。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门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锻炼,达不到测试标准者不能毕业。
南开是私立学校,经费主要靠募捐得来。但张伯苓对体育的投入却从不吝惜。上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在校生不过千余人,却有15个篮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3处器械场,以及2个400米标准跑道的大运动场,各种体育轻重器械一应俱全。张伯苓重视体育的程度可见一斑。
张伯苓曾言:“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每逢南开的教职工运动会,张伯苓都要带头参加,还曾荣获过百米赛跑的第一名。他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由此赢得了“体育校长”的美誉。
他在创办南开学校之初,就率先将奥林匹克教育写入体育教学大纲;最早发出“奥运三问”;最早发起创建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最早参与发起了“远东奥林匹克运动”。
1932年,短跑运动员刘长春拟以中国运动员身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张伯苓获此消息后,积极联系国际奥委会为刘长春报名。在得到同意答复后,张学良捐助了8000银圆,资助刘长春前往洛杉矶,正式开启了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1945年,张伯苓组织召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会议,决定申办第15届奥运会。虽然未能如愿,但是中国有了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尝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