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主动“找” 精心“救” 多元“帮”
——崆峒民政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杨曼艺 刘冰瑜
“‘单人保’政策真是太好了,帮我家解决了大问题。”近日,家住崆峒区白庙乡柴寺村的兰贤女感慨地说。
去年7月,兰贤女患了重病,医疗支出较大,导致户内生活困难。白庙乡民政办通过与医保合作医疗报销窗口联动,了解到兰贤女的情况,第一时间将该户按照“单人保”政策纳入低保。11月,结合兰贤女家医疗刚性支出较大、后续治疗费用较高等因素,区民政局又为兰贤女一户发放了7350元的临时救助金。白庙乡民政办还与相关部门对接,将兰贤女一户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范围,落实相应救助帮扶政策。
兰贤女家能够及时获得救助是崆峒民政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崆峒民政系统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统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攻坚行动,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增温增色、见行见效。
最大限度让困难群众受助受益,是崆峒区民生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要义。为做好此项工作,崆峒区民政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班子成员包片督导、重点盯办,将推动社会救助精准化管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民政工作压茬推进。同时,开展“救助赶大集 服务零距离”典型创建活动,开通“救助直通车”便民服务,成立以“辖区工作人员+社会力量+N”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队伍,把全面排查、主动发现、线索反馈、需求统计、救助帮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及时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的生活困难问题218件,有效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
崆峒区中街街道万安门社区的何冰,今年54岁,未婚、无业,肢体一级残疾。由于父母都有退休金,家庭人均收入超出了低收入家庭标准。按照民政部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何冰的父母都已满60周岁,民政部门在评估认定其家庭经济状况时,只计算了满足最基本生活支出的转移净收入,对其供养费用进行了豁免,将何冰参照“单人保”政策纳入了低保。
社会救助政策的提质增效保障了何冰的基本生活,较大程度减轻了其家庭的医疗和基本生活负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去年以来,崆峒区共有103名像何冰这样的重度残疾人新纳入低保。针对重病、残疾、就学、失业等8类重点群体,崆峒民政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确实政策落实落细,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崆峒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归集3.0123万低收入人口信息,为分层分类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提供了重要支撑,社会救助正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不断转变,广覆盖、多层次、全纵深的新型崆峒社会救助体系有序建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