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银行,作为老百姓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金融场所,它所承载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走向,更是居民资金安全的保障。当然了,作为财富的保管地,银行内的业务也不仅仅是看钱这一个作用,居民还可以通过银行实现钱生钱。
但你知道吗?银行内并非所有的存款产品都是靠谱的,也有部分产品对资金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威胁。有内行人表示,银行中这两类存款是不建议存的。那么究竟是哪两种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1、存款周期过长的存款
众所周知,在银行里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息,只有选择存款周期越长的产品才能够实现。当然,在不稳定因素的社会中,长期存款产品还有锁定利率的优势。因此,不少居民在综合考虑下,都会选择将手中大量的现金存放在长期存款产品中。
但这种储蓄方式,放在过去或许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靠档计息的模式还存在,即便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紧急事件,将存放在长期存款中的钱取出来,对利息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如今靠档计息的模式已经取消,而这种局势下,想要提前将资金取出,那么到手的利息就会极大的缩水。例如,原本按照3%的存款利率存放在5年期的产品中,而居民已经存放了3年时间,中途急需用钱,届时取出来的钱只能够按照0.2%的活期利率计算。
因此,在当前局势中,盲目配置长期存款产品并不利于居民更好的打理手中的积蓄。
2、结构性存款
另外,结构性存款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产品。原因是它的回报率相对可观,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候,它的回报率达到6%以上,因此对想要实现财富提升的居民来说,具备极大的诱惑力。
但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之所以很高,是因为其中一部分配置了金融产品,这样才能够达到收益增长的目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会增值,也会缩水。一般情况下,结构性存款收益最低也能有1%,对于追求收益绝对稳定的居民来说,并是不一个合适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老百姓慢慢能够接受收益浮动的产品。当然,如今的金融市场中,能够提升收益的产品有很多,例如基金定投、债券以及外贸经济代销,30天1%的利润等方向,少量配置即可带动收益。
总的来说,对于能够接受一定收益浮动的居民来说,以上两种存款方式带来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于无法承受一点点风险的居民而言,以上两种储蓄方式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