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27 20:56: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易鸿宇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2025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蛇年,十二生肖之中,蛇是唯一的爬行动物。蛇在动物中如何分类?它是怎样起源演化的?蛇为什么没有足?蛇化石发现研究有何重要进展,还有哪些未解之谜?……乙巳蛇年即将到来,这些话题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副研究员易鸿宇致力于蛇类、蜥蜴类起源研究,她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以科学家视角蛇年说蛇,解读蛇的“前世今生”。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视频:【东西问】易鸿宇:蛇年说蛇,蛇是如何演化而来?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该怎样科学定义蛇这类动物?蛇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如何?

易鸿宇:蛇和人类等哺乳动物一样,同属于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根据动物分类学,蛇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在有鳞目中,蛇与蜥蜴亲缘关系很近。

蛇是一类无四肢、身体拉长且覆盖角质鳞片的冷血变温动物。虽然鳄鱼、一些鸟类身体上也有部分鳞片,但它们归类上均不属有鳞目。蛇、蜥蜴与其他具有鳞片的动物相比,重要区别体现在牙齿、下颌等捕食结构上不同。另外,绝大部分蛇类在生活习性上是“多面手”,能在陆地和水(海)里生活,能爬树会游泳,但生物分类上并不属两栖类动物,而是具备水栖和陆栖生活习性的普适型或广适性的爬行动物。

如今,人们虽然在城市很少见到蛇,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蛇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且种类丰富。统计显示,全球已知蛇类有4000多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根据现代基因学建设的全球数据库,蛇的数量与种类每年都在增加。蛇和蜥蜴加起来共有上万种,这个数量和现生鸟类基本在一个数量级,因此是非常强大的物种。

地球上现生最大的蛇为亚马逊丛林里的森蚺,其最长可达8米至10米,体重可达近130公斤。蛇化石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为印度发现的“婆苏吉”巨蛇,据研究推测它可能长达15米;目前所知最小的蛇为盲蛇,这是一种像蚯蚓大小的、掘穴的蛇,只有十几厘米长,最小的体重不到1克。

此外,在毒性方面,演化早期的蛇类基本无毒,现生大多数蛇类也没有毒牙、毒液。少数毒蛇和极少数剧毒蛇,是蛇类根据环境适应性需要演化出来的。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2025年1月22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内的蛇馆“金蛇秘境”经升级改造后正式开馆迎客。图为蛇馆内的蛇类科普装置吸引游客。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中新社记者:从目前的化石发现研究看,蛇是如何起源演化的?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演化进程中蛇足又是怎样消失的?

易鸿宇:研究表明,蛇起源于距今1亿年左右的中生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恐龙时代。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最早蛇类化石,主要是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已经具有拉长身体和非常特化头部的蛇化石,其生活年代大约为距今9000万年前,这种早期的蛇类长有后肢(后足),但前肢已消失。

同一时期,除南美洲发现古老的早期蛇化石外,中东地区也发现有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化石。

蛇四肢(四足)的消失,则与其生态适应性演化相关。蛇在起源演化过程中,出于对一些特定环境的适应改变而丢失了四肢,比如蛇在陆地土壤中掘穴和在水(海)里游泳,需要减少阻力而演化出四肢消失的流线型身体,从而形成演化上的适应性优势。其实这在自然界不是特别奇怪的现象,在蛇的“亲戚”——蜥蜴类群特别是穴居的蜥蜴当中,也有不少在演化中丢失了后肢、拉长了身体。

至于蛇类如何起源而来,学界仍有争论,主流观点包括陆生掘穴起源说和水(海)生起源说。有很多学术研究表明,蛇类和穴居生物有相似的起源演化特点;也有观点认为,蛇类起源与水(海)生适应性演化相关,拉长的流线型身体在水中阻力很小。目前来说,水(海)生蛇类化石相对少一些,陆生掘穴起源说的化石证据链更长、更丰富,来自基因学方面的证据也更多。

概括而言,在距今1亿多年前,蛇与“近亲”蜥蜴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两者随后各自演化;距今9000万年前,蛇演化丢失了前肢,仍有后肢;距今8000万年前,蛇继续演化又丢失了后肢,由此成为无足爬行动物并延续至今。

到了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大灭绝后,并未完全灭绝的蛇类在新生代经历适应性辐射,蛇的数量、身体形态和分布范围都产生飞跃,数量非常多,分布也非常普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这可能和新生代气候变化以及草原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扩张有关。

中新社记者:中国蛇化石有何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有什么特色的蛇类属种?

易鸿宇:近年来,随着中国野外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蛇类化石发掘研究蓬勃开展,科研队伍越来越多。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蛇化石属于蛇类演化的第二个关键阶段,即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大灭绝后,距今约1800万年的新生代中新世。该蛇化石出自山东山旺地区一种硅藻土岩石里面,被命名为“硅藻中新蛇”。

比“硅藻中新蛇”年代稍晚的蛇化石,是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被命名为“临夏沙蚺”的化石,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新发现的蛇化石标本。“临夏沙蚺”因适应干旱环境而非常特别,它的适应性辐射可能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及气候变化有紧密关系。

至于中国的特色蛇类属种,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温泉蛇比较有代表性。众所周知蛇怕冷,冬天要冬眠,一般情况下不会分布在高海拔、高寒环境中。温泉蛇很聪明,灵活地选择生活在青藏高原温暖的温泉水中,从而克服和适应了整体很寒冷的环境。此外,它们的基因组可能对高原环境也有一些特别的适应,值得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期待今后能在野外工作中发现温泉蛇相关化石,破解其如何迁徙走上青藏高原的问题。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中国科学院古脊所标本馆收藏的一件200多万年前的蛇化石标本。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蛇类起源演化进程中,还有哪些未解之谜?未来相关研究有何规划?这方面如何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易鸿宇:作为演化树上的“近亲”,蛇和蜥蜴同源演化不仅有化石上的证据,也有基因学上的证据。目前,三叠纪发现最早的有鳞目化石,可以说是蛇和蜥蜴的共同祖先,有鳞目化石证据和现代基因学研究推测的时代一致。此外,在中国有些地方,蜥蜴被称为“四脚蛇”,这也是人们对于蛇与蜥蜴同源的一种朴素认知。

虽然蛇类起源演化研究已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但还有一系列待解谜团,主要包括:

一是蛇从有鳞目中某一支系演化出来,但究竟是哪个支系目前并不清楚,仍有争议;从拥有完整四肢到前肢、后肢逐渐消失的演化进程,相关化石证据也有待发现。

二是蛇类从中生代起源到新生代中新世繁盛,这个演化过程中,如何从美洲大陆向欧亚大陆迁徙扩散?什么时候到达亚洲尤其是东亚?蛇又是怎样在大灭绝后繁盛起来?

三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东亚气候的强烈变迁,对蛇类生活习性带来什么影响?爬行动物蛇如何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

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对比研究。各国科学家将研究成果纳入全球高水平数据库,并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开展分析研究,有利于破解谜团揭晓答案。

蛇和人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蛇被古代中国人列入十二生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蛇可以控制鼠害,农村很多地区都有自发保护蛇的行为。

未来在世界范围内,蛇类化石发现和基础研究有很大潜力。虽然中国暂时未发现中生代的早期蛇类化石,但在新生代的几千万年当中,相信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还会发现新的化石材料。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易鸿宇(右)在野外开展化石搜寻发掘工作。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团队近期在整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动物化石时,新发现一件保存比较完整的蛇化石。后续将基于这件蛇化石标本开展深入研究,探讨在华夏地区生活的古人类和化石蛇之间有无交集、是何关系……这些接下来都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易鸿宇: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

易鸿宇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办公室,展示介绍电脑中的蛇化石。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易鸿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蛇类、蜥蜴类起源研究,专长为利用工业X光三维扫描恢复化石蛇类的听觉系统;建立现生蛇类脑颅结构与生态适应的数据库,推算化石的听觉能力与运动感知觉能力。她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内耳结构对化石蛇类的生态适应型进行推算,对早期蛇类内耳形态的研究表明现生蛇类起源于掘穴生活的祖先,为蛇类陆地起源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编辑:周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们的身影,而它们的种类,更是高达3000多种。如果要问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那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网纹蟒和绿水蚺(也称亚马逊森蚺)。根据可信度较高的记录,网纹蟒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
2024-07-22 12:48:00
...石物种Tetrapodophis amplectus(图片来源:Martill et al., 2015)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后史静耸介绍
2025-01-31 14:34:00
...足”为适应穴居生活,蛇在演化中淘汰了四肢的艺术图。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供图■本报记者 杨晨成语有云: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举。但蛇真的无脚吗?爬行动物专家认为,蛇的祖先是蜥
2023-06-21 11:38:00
非洲和澳大利亚 哪里的蛇虫更致命?
...不上致命,毕竟人类从这里出发,那些真正可怕、致命的东西老早被老祖宗清理掉了。非洲真正致命的是卫生条件差,导致的一些蚊虫媒介的传染病较为严重。澳大利亚则不同,大陆漂移让其成为一
2024-11-17 20:52:00
男子正在刮胡子,无意间低头一看,吓得跳了起来
...危机。男子刮着刮着,突然感觉旁边的地面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而且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男子低头一看,整个人被吓得跳了起来,惊慌失措地跑向门外。原来,客厅里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一条毒
2024-07-05 10:48:00
世界已知最大蛇类被发现身体有汽车轮胎那么粗
...体上有弹孔。安娜·茱莉亚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还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1科学家发现最大的蛇类今年2月,由来自多个国家的15名生物学家组成的团队发现了安娜·茱莉亚。这是一
2024-04-01 02:40:00
世界第一的毒蛇,身长3米还以毒蛇为食,特别受人们尊敬
...还特别的狠毒。印象最深的蛇类就是眼睛王蛇,它在人类世界出现的很是频繁。蛇类被统称为冷血动物,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温度特别低。还有就是蛇类分两种:有毒和无毒,眼镜蛇属于有毒的蛇
2024-07-23 18:10:00
亚利桑那州发现古代有毒爬行动物化石 其拥有传导毒液的牙齿
...液输送系统的进化多样性,并将其与helodermatid蜥蜴和一些蛇类等现代有毒物种进行了比较。 虽然Microzemiotes sonselaensis在系统发育上的确切位置仍不确定
2024-10-25 09:51:00
《黑巢:蛇之契约》上架Steam平台 蛇类娘化养成
...化养成角色扮演游戏。故事发生在一个被称为黑巢的幻想世界,这里的男人长着蛇头,女人长着蛇尾,你将扮演这个世界唯一的人类,邂逅性格各异、外貌独特的蛇娘们,帮助她们实现目标和梦想。
2024-11-01 10: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
辛集市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
据观察者网,10月31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石家庄辛集市一老年代步车逆行撞上劳斯莱斯,事故造成劳斯莱斯损毁严重。目击者任先生介绍
2025-11-04 15:07:00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届火炬论坛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办
2025-11-04 15:10:00
安阳: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科技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创意对话
大河网讯 当古老的甲骨文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当汉字创意与全球智慧相碰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正以一场关于文字未来的对话
2025-11-04 15:11:00
寻味“食”光 穿越千年的味蕾对话——广州酒家携手民航幼儿园共启广府饮食文化传承新篇章
金秋送爽,千年商都广州正洋溢着喜迎体育盛会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盛大启幕之际,广州酒家与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同打造的“儿童茶楼”项目揭幕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隆重举行
2025-11-04 15:21:00
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光影定格时代,镜头镌刻山河。11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
2025-11-04 15:30:00
10月31日,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法润山河——王子彬法治主题艺术个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诠释法治精神
2025-11-04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