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不久,女儿回到了老家,带来的行李堆满了桌子。
老伴迫不及待地挤过去,想瞧瞧女儿从外面带回来了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我却静静地坐在原地,心里早已了然于胸。
我明白女儿并不会带回什么特别的东西,我的心里清楚得像明镜一样。
果然,没过多久,老伴有些失望地走了过来,不满地低声抱怨着。
“都是些二手的衣服和鞋子。”老伴向我抱怨,仿佛在自我安慰一样。

“难道你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吗?你难道是第一天当她的父亲吗?”我内心的怒火难以压抑,见到老伴我就忍不住发作。
女儿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扭过脖子朝我们喊道:“爸妈,你们可别小看这些衣服和鞋子,都是从专柜买回来的呢,就算是二手的,也不便宜。”
老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却阴沉了下来,而我则感到心里酸楚,就像吃了一口青梅那样。
在女婿的面前,我们只能忍受着,不能让自己被指责为贪图虚荣,抢夺女儿的嫁妆。
我没有想到,我们当初抚养成人的女儿,如今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我们也有责任,至于女儿的这种状况。
我姓周,和老伴已经到了60岁的年纪,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今年已经35岁了。
当初我们结婚的时候,家境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分家的时候,婆婆只给了我一个简陋的农村自建房,连院墙都没有。
家里的一切,从砖瓦到房屋,都是我和老伴一分一毫辛苦打拼出来的。
女儿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女儿自然也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她从小就没有享受到像样的零食和玩具,衣服更是要靠捡亲戚孩子穿剩下的。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吃方便面,女儿默默地看着,流着口水,眼睛里充满了渴望。我看到这一幕,心里难受得像被撕裂一样。

回到家后,我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发誓要让女儿过上好日子。老伴和我心意相通,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
为了改善生活,我和老伴拼命地赚钱,做过各种营生,种田、养蚕、做缝纫工、做泥瓦匠,只要能赚钱的活儿我们都做过。
总之,只要是能挣钱的,我们都不会放过。在我们的努力下,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我们终于有了一些积蓄。
我总是想着未雨绸缪,每个月都会存一些钱,而剩下的钱,大部分都会用在女儿身上。
买水果的时候,我和老伴会买便宜的,烂了的,而女儿则会买到新鲜的。过年的时候,女儿总是买新衣服,而我和老伴却总是穿着旧衣服。甚至有一次,当小皮鞋开始流行时,我花去了老伴一个月的工资,给女儿买了一双红色的皮鞋。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我和老伴就像两头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把女儿当做宝贝一样呵护着,这是我们的心愿。
只要女儿过得好,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长期以来,女儿慢慢地形成了这样的认知:父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她也应该过上好日子,享受好的生活。
最初,我和我的伴侣以为我们的女儿还太小,她总会在成长中变得更懂事。我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变得更为关心他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私自利。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并没有看到女儿的改变,相反,她变本加厉,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当女儿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们看到身边的邻居家的孩子们都懂事了,他们知道要为父母着想,而我们的女儿却仍然习惯独自享用食物。
有一次,邻居送来了一半自己种的西瓜。我们送邻居离开后回到家,发现西瓜的中间已经被挖空了。
女儿站在一旁,一边吃一边说:“这个西瓜真的很甜。”我内心感到一阵刺痛,正要说她,但是我的伴侣拦住了我。他摇摇头说:“就让她吃吧,我们对她也算是亏欠的。”
我知道,他又想起了女儿小时候捡地上的西瓜皮吃的事情。我忍住了,没有说什么。
随后,女儿上了大学,不再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变少。
每个月,她联系我们只是为了要生活费。那时,我和我的伴侣已经释然了,只希望女儿能幸福,不图任何回报。
女儿毕业后,她找了个男朋友,对方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有工作。我和我的伴侣看在眼里,感到欣慰。
我的伴侣私下里还高兴地说,我们富养女儿是有好处的,她的眼界不仅限于眼前,还懂得向上追求。
女婿家庭教育也很好,没有嫌弃我们是农村人。他第一次来我们家,带了很多礼物。烟酒水果、燕窝补品,摆满了一桌子。
我的伴侣对我低声说,我们养女儿终于见到了回报,她不是不孝顺,只是晚熟了些。
我也在心底为此感到一丝欣慰。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乐极生悲。我还没来得及开心,女儿的一句话却让我心如刀绞。
“都说了不用买这么多,他们两个人哪能吃得完呢?这一路过来,差点累死我。”女儿气喘吁吁地坐在沙发上抱怨道。
幸好准女婿及时化解了尴尬,他说:“爸妈养你不容易,我出点钱应该的。”
女儿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我的那点开心已经荡然无存,我的伴侣也有同感。
事后,他对我说:“算了吧,只要女儿过得好,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一年后,女儿结婚了。为了让女儿在婆家有面子,我们花了不少钱,给她买了辆16万的车,八套大喜服,还有家电等,总共花了25万左右。
女儿嫁得风光,我和我的伴侣觉得这辈子最重要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婚后不久,女儿就怀孕了。她婆家条件好,给她配了月子中心,还雇了保姆。我和我的伴侣终于松了口气。
女儿结婚后,以婆家为重心,我和我的伴侣也理解得很通情达理。我们顺应着女儿的婆家,只要女儿过得好,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其他的,我们都不去计较,也不去争论。
风势狂暴,树欲静而难得一丝宁静;是非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女儿生下孩子后,对以前的衣服和鞋子已失去兴趣。有一次她回到家里,毫不客气地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两大袋子的衣服,随意地扔在沙发上。
"妈,这些衣服你挑几件喜欢的穿吧,我都没怎么穿过,还很新呢。"女儿漫不经心地说道。
"你没给你婆婆留一些吗?我们穿这些衣服做家务不太方便。"我审视了一下,都是些时尚款式,完全不适合我。

"唉,我婆婆不会喜欢的。那位老太太很挑剔,但这些衣服总比你们现在穿的值钱。"女儿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似乎在说“你们看看,这都是我的心意”。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难道你婆婆穿金戴银,而我把你养这么大就只配穿你不要的衣服吗?
女婿在一旁感到尴尬,赶紧开口说:“明天我们带爸妈去商场买几件新衣服吧?”
女儿马上制止道:“不用了,这些衣服不穿就浪费了。我爸妈不会介意的。”
她说完,看着我,希望我认同她的观点。我想,孩子刚结婚,我不想在新女婿面前丢人,于是勉强答应了。
从那以后,我家就成了女儿的垃圾场,她不要的包包、衣服、鞋子,统统往这边搬。
我只能挑几件深色衣服留着,其他的都拿出去摆摊,卖给二手店。
虽然口头上不说,但我心里总是有点不是滋味。
尽管亲家家庭条件好,穿好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但女儿对待我们的不同态度,让我和老伴感到心寒。
有一次,亲家在朋友圈晒图,文案是感谢儿媳的心意,配图是一件精致的连衣裙,看起来应该是真丝的。
底下有不少共同的亲戚点赞。
每次我穿着二手衣服出门,邻居们都会夸我女儿,说她真孝顺,又给我买新衣服了!
虽然都是赞美,但我心里却始终感到不开心。

日子一久,女婿也学会了效仿女儿,开始看轻我们老两口。
女婿后来来我们家,就简单地拿点东西,女儿也会送来一些二手衣服,他们都觉得理所当然。
我不恨女婿,但既然女儿都不尊重我们老两口,我们也不指望别人对我们怎么样。
这一次,女儿回来,情况似乎又要重演。
这次,我心里突然很不舒服,老伴安排一家人吃午饭,我装着困倦的借口回房间休息了。
以前我总是忍气吞声,但这次我忍不住了。可女儿似乎根本不在乎我心里的感受,或许她觉得在我面前,完全不需要费心思。
“妈,你帮我看看乐乐吧,我和她爸出去一下。”女儿把外孙女塞给我,然后自顾自地出门了。
尽管我还在气头上,但女儿一走,我还是一个疼外孙女的姥姥,我带着她出去玩了一会儿。
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我的老骨头跟不上外孙女的活泼,一个下午下来,我浑身酸痛得几乎散架了。
回到家,我忍着疼痛和老伴一起做晚饭,女儿一家人才回来。
他们进屋后,就直接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外孙女又交给了我和老伴。
我看在眼里,心里的怒火熊熊升起。
然而,我终究忍耐了下来,但是忍让并非必然会换来理解与宽容,往往只会助长对方的贪婪。

第一次与女儿发生争执是因为次日的一顿烧烤。
第二天,女儿带着女婿和外孙女出门游玩,直到深夜才归来。
当他们一进门,我就邀请他们共进晚餐,然而外孙女却天真地说道:“外婆,我们刚才吃了串串烤肉,太好吃了!妈妈本来想给您带一些,但她说您在家里有饭吃,所以我就都吃完啦!”
她的无心之言刺痛了我心头。
我看着桌上的排骨,心里感觉如同被割开一般。
女儿喜欢吃排骨,于是我和老伴各吃了一块,剩下的都留给了她。
我本以为母爱的真诚能感动女儿的自私,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冷酷无情。
我责备了女儿,列举了她这些年来的种种自私行为,毫不留情地指责她,责备她忘恩负义……
我的话或许有些过激,但当时我愤怒之下,女儿也是气呼呼地收拾东西,当晚便带着女婿和外孙女回了他们家。
老伴叹了口气,自问用心血抚养的女儿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反思自己,究竟在哪里出了错?
也许从我们开始牺牲自己,满足女儿的一切开始,今天的结局便已注定。
女儿如此不懂得感恩,又怎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几天后,女儿突然回到了家中,眼睛因为哭泣而红肿。我本以为是她在婆家受到了欺凌,心里立即软了下来,转而充满了怜悯。
女儿的态度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妈,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独自享受,也不该想当然地认为你们应该为我付出,你们能原谅我吗?”女儿泪如雨下。
我和老伴一时无言以对,犹如梦境般,女儿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
逐渐从女儿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原来,外孙女的幼儿园举办了一个亲子活动,名为“我爱我的家人”。
女儿代替了繁忙的女婿前往。
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如果只有一个苹果。
老师问:“假如在沙漠中,一家人又饿又渴,但只有一个苹果,小朋友们,你们会怎么办?”
孩子们各抒己见。
有人说应该平均分配,因为一家人应该团结。
有人说应该先给父母,因为他们辛苦工作。
也有人说应该先给爷爷奶奶,因为他们是老人。
而外孙女却说:“为什么要分?我自己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大人,他们一定有办法。”

这番话让女儿感到尴尬和无地自容。
老师赶紧安抚局势,强调孩子们的话是无心之言,但也提醒家长们要好好教导孩子感恩之心,父母的付出是无私的。
外孙女因此而生气,抱怨女儿的行为。女儿试图解释,却被外孙女哭闹所打断。老师抱起外孙女,试图安慰她。
女儿眼泪夺眶而出。
旁边的家长过来安慰女儿,告诉她孩子正处于启蒙阶段,这样的言行并不稀奇,只需要及时纠正即可。
这番话让女儿心生感悟。
她看着其他孩子,将食物递给自己的母亲,深感内疚。而外孙女却像只护食的小动物一般,这让女儿更加理解了我的处境和不易。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恶人自有恶人磨”。外孙女的言行让女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被女儿紧紧抱住,她的泪水如泉涌般涌出,她不停地说着自己的过错,感到对我不尽的愧疚,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这一刻,我感动得无法言表。孩子就像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我对女儿的爱无法言喻。我愿意为她承受一切,愿意尽我所能给予她最好的物质享受。这是做父母的天性。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一个人只顾着享受别人的付出,那将很容易滋生出自私自利的心态。

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需要有更为远见的眼光,而不仅仅是眼前的付出。我不能忘记女儿的未来身份,她不仅是我的孩子,将来还会成为别人的妻子、母亲。
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适度,否则可能会带来代际的问题。若能重新来过,我绝对不会一味地溺爱女儿。
幸运的是,女儿最终明白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这是最好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