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美国时间8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与世长辞。
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这个曾经和杨振宁并肩而立,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天才,走完了98年的漫长人生。
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曾经称赞他:这位青年学者的成就,证明了在人类高度智慧的阶层中,东方人与西方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创造能力。
当他获得诺奖的时候,他是当时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这是辉煌璀璨的一生,令多少学者羡慕不已。
而他与杨振宁之间的相知和反目,也是物理学界的重大损失和遗憾。从最好的合作伙伴到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中间的纠葛,差点成为一桩公案。
● 1957年12月,李政道(左)、杨振宁(中)在瑞典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
31岁获得诺贝尔奖、倡导建立中国第一个少年班、送915名中国学子赴美深造……
李政道的人生中,有我们众所周知的荣耀,也有太多默默无闻的贡献。
斯人已逝,余音绕梁。
获得诺贝尔奖那一年,李政道年仅31岁,刚过而立之年。
年轻的他迎来了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同时拥有蓬勃青春和至高荣耀,这对于科学家而言太过于惊喜。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也并不是所有的呕心沥血都能结出果实。
科学的圣殿并不公平,想要拿到它的入场券,仅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绝佳的天赋和运气。
李政道不是天真的孩童,他明白这个道理。
● 青年李政道
1926年,李政道出生在上海,他的家境优渥。在乱世之中国,良好的家庭出身是接受教育的有效保障。而机敏聪慧的头脑,则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他少年时在上海读书,后考入浙江大学,辗转进入西南联大。
●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舍旧影
西南联大虽然也经常遭遇空袭的威胁,但是相比战火纷纷的内地,这所地处边陲的大学就像是桃花源,为中国保留下无数思想的火种。
在这里,李政道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抗战胜利之后,他被推荐赴美读书。
● 李政道在西南联大的求学岁月。左起为楼格、李政道、叶铭汉、陆祖荫
1946年,他离开故国,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
那时候的美国还是科研人员心目中的“乌托邦”,这里收留了爱因斯坦等犹太裔科学家,只要有才之士前来,美国的大门都会敞开。
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学跟随费米学习理论物理。
他原本是想要学习与原子弹有关的专业方向,这也是国民政府送他来美国的初衷,蒋介石政府也想拥有自己的原子弹。但是美国对这项技术严防死守,李政道只能放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在他对理论物理有着惊人的天赋,发表多篇论文,成为费米非常器重的爱徒。
在“优绩主义”盛行的美国科研界,这个黄色面孔的年轻人很快就声名鹊起。
费米对他青眼有加,每周都要与他在一起畅谈。
博士毕业之后,李政道在大学担任教职,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短短几年之后,他就迎来了自己最为高光的时刻。
● 青年李政道
1956年,《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发表,李政道凭借这一重大发现,彻底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他站在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与他一起获奖的,是杨振宁。
那篇论文,是由他们二人共同署名。
提到李政道,就不得不提起杨振宁。
生前身后,甚至千载之后,他们的名字都将继续“捆绑”在一起。哪怕这一切,并非他们所愿。
李政道与杨振宁,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敌对竞争关系,而是“相爱相杀”的知己。
● 李政道与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
他们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还是西南联大的同学,后来又都成为物理学界的巨擘,共同获得诺贝尔奖。按理说,他们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挚友。
然而,两人却在获得诺奖之后,迅速反目成仇。
● 杨振宁和李政道(左)在诺贝尔颁奖礼上
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两人有了争论。
曾有人这样比喻那次诺奖的成果:李政道打开了大门,而杨振宁第一个跑了进去。
在李政道看来,明明是他用惊人的敏锐,赢得了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杨振宁只不过是“搭便车”跑进了自己努力推开的那座大门,为什么最后他还要屈居于杨振宁之后?
他是天才,却不是圣人,无法做到对功名利禄淡然处之;他醉心科学,但也贪恋人世间的荣耀与光环。
在那之后,他们又合作了几次,但依然闹得很不愉快。为此,李政道告诉奥本海默,自己决定离开普林斯顿,不再与杨振宁共事。
● 奥本海默
杨李二人的分道扬镳,是物理学界的巨大损失。
奥本海默愤怒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在此之前,奥本海默曾经说过,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可两人却要老死不相往来,这在奥本海默看来何其荒谬和遗憾。
●左起:派斯、戴森、杨振宁、李政道
李政道自己也意识到,他与杨振宁的分裂,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2003年,已处于暮年的李政道回忆此事:“我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
更令他无法回避的,是他与杨振宁虽然决裂,但他们的人生走向却惊人相似。
在钱学森毅然回国之后,一个相同的问题摆在很多中国旅美学者面前:是否要在此时回到中国?
与杨振宁一样,李政道没有选择回国。
曾经有人因此诟病于他,认为他是贪恋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愿意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
与钱学森、邓稼先相比,李政道的身影确实显得不那么伟岸。
但是,如果因此说他贪恋富贵,是明显有失公道的。
李政道回国,耽误了自己,对国家的军工也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影视剧里,人们最为反感的情节之一,就是在危难来临之际,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不愿意逃生,推搡拉扯之间,都丧掉了性命。
李政道所研究的是理论物理,在那个年月离开美国,如同鱼之离水。他回来,也成为不了邓稼先,只不过是平白折损自己在物理学上的才华。
他和钱学森是不一样的,他学的那些知识,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应用效果。在那时候回国,对他和杨振宁而言,无异于舍弃了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却也对故国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君子藏器于身,须待时而动。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时代,李政道再次做出了和杨振宁相同的选择:为故国培养人才,搭建交流平台。
在人生的后半场,他们殊途同归。
作为最顶尖的科学家,此时的李政道和杨振宁,拥有的不仅仅是卓绝的科学成就,还有资源和话语权。
杨振宁曾经在混乱不堪的年代,回国救下正在被批斗的邓稼先;无独有偶,李政道也曾向周总理进言,中国并不缺乏人才,只不过是他们没有得到良好的使用,比如他的老师束星北。
● 周总理会见李政道
在晚年,杨振宁回国定居,传道授业、培养人才。
杨的威望,足以成为清华乃至中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如果是两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即使说出了真知灼见,也未必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他们是诺贝尔奖得主,这个头衔的分量,足以让高层认真倾听他们的看法。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再次迎来崭新的纪元。李政道就致力于畅通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通道。更准确地说,是为优秀的中国学生提供赴美深造的机会。
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正是他的得意之笔。
他在回国授课的时候,发现当时的中科大有一批学物理的好苗子。但是这些孩子却没有李政道当时的好运气,受困于国内的科研环境,无法得到更好的成长。
● 李政道在中科大授课
李政道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影响力,为许多学生写了推荐信,使他们得以进入美国的顶尖高校深造。
这些学生留学期间的费用,由美国高校承担。
此后,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计划持续了十年。当1989年最后一批学生派往美国之后,该计划一共选派了915名中国学子。
●1978年12月,中国首批赴美的52名留学人员抵达华盛顿
这些最优秀的大脑,得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最活跃的科研环境,摩擦出各式各样的思维火花。
除此之外,在李政道的倡议之下,中国有了第一个大学少年班,天赋异禀的孩子可以早早得到培养。“一个出发点是很简单的,因为我的成就,假如当初没有联大跟浙大老师们的保护,给我的机会,我今天就没有现在的成就。所以说,每一个年轻人,一个学生的成就跟当时的可以说是吸收到的营养,阳光也好,就是从这样培养出来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很想把自己的努力,也培养转移到下一代。”
时隔多年,已经功成名就的他,通过培养人才,来回报自己的故国。
● 2019年,CUSPEA计划40周年
即使做了这么多,李政道依然显得低调。
他仿佛被媒体暂时遗忘了,很少以明星人物的身份出现在聚光灯下、被媒体追逐。
斯人已逝,过往的恩怨是非,都湮没在历史的云烟之中。
历史最终记住的,是一个人的功绩与大节,而非琐碎不堪的争执与纠纷。
对于李政道而言,功绩与大节,他俯仰无愧。作者/顾景言
● 晚年李政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