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1-25 22:39:00 来源:唐驳虎

俄乌战争持续接近1000天,打出了一桩桩咄咄怪事。

《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提供了一个略显残酷,而又现实无比的分析角度。文章指出,对俄罗斯的贫困地区来说,成年男子投身战争如今是一个“理性的经济选择”。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接近1000天】

为了弥补在乌克兰前线的惨重损失,莫斯科提供高薪和海量补贴来吸引新兵,合同兵每月的基础工资高达20万到2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45万元到1.81万元)。

对于俄罗斯最贫困的地区来说,这一工资数额相当于当地平均工资的5倍还多,如果士兵在前线阵亡,那么他的家属将获得巨额的赔偿金,而这些赔偿金的数额是他们一辈子恐怕都赚不回来的。

根据计算,一名35岁的俄罗斯成年男子如果在参战1年后在战场上阵亡,那么他的家人将从士兵工资和阵亡赔偿中获得145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05万元。

而如果他在俄罗斯某些贫困地区从35岁工作到60岁,那么他是赚不到这么多钱的,另外,他的家人还会因为他的阵亡有资格获得其他社会福利和保险赔付。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文章指出,对俄罗斯贫困地区来说,成年男子投身战争是一个“理性的经济选择”】

俄经济学家伊诺泽姆采夫将这种现象称为“死亡经济学”,他说:“跑到前线,然后在一年后阵亡……在经济上,这比他继续活着更加有利可图。”

这里需要插一句,之所以是一年,是因为大部分合同兵签的都是一年的合同。

想要利益最大化,那么最好就是拿12个月的工资,然后卡在合同期结束前送死。既能拿工资,也能拿合同中规定的阵亡赔偿。

2022年9月普京在宣布30万人的部分动员后,俄罗斯多地一度发生社会动荡,许多人选择出国逃离动员——普京不喜欢这种社会动荡,这也是他坚持不举行第二次动员,坚持以合同兵为主的主要原因。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俄罗斯大部分合同兵签的都是一年的合同】

过去一年,俄罗斯政府已经支付了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阵亡赔偿金,而不断增加的赔偿金额,给俄罗斯最贫困的地区注入了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的贫困率目前处于1995年开始统计相关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举个例子,在绍伊古的老家图瓦共和国,也就是曾经的唐努乌梁海,这是一个贫困率超过俄罗斯平均水平三倍的地区,而在过去两年多,当地民众的银行存款相比于2022年1月,即开战前一个月,增长了151%——这是俄罗斯全国各地区的最高增幅。

在和平时期出现这种情况,更可能是当地的年轻人都在外地找到了高薪工作,然后源源不断地把收入汇回去。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却比这残酷多了。图瓦地区银行储蓄率猛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参军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阵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相对应的,当地获得的伤亡抚恤也是最高的。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过去一年,俄罗斯政府已经支付了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阵亡赔偿金】

跟图瓦的情况类似,靠近蒙古的布里亚特地区,同样也是俄罗斯最贫困,但却从战争中收获经济利益最多的地区。

自2022年1月以来,布里亚特人的银行存款增加超过8成,今年当地的住宅建设增长超过3成,而且俄罗斯全国的平均增长率为2%。

对于贫困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人来说,相比于强制性的征兵,能够提供高出平常收入数倍的合同兵签约,显然是更容易被接受的选项。即使自己阵亡,但他的家庭却可以脱离贫困——至少是在短时间内。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名官员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俄罗斯的孩子们应该明白,尽管你的父亲英勇牺牲,但多亏了他的英勇行为,你才有了一套公寓。”

俄乌战争打出咄咄怪事,俄罗斯远东穷苦百姓,甘愿上战场用命换钱

【图瓦地区是目前俄罗斯参军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但为什么说是“短时间内”呢?因为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因为卢布会贬值。

为了遏制持续高企的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过去一年8次暴力加息,就在上个月25日,俄罗斯基准利率再次上调200个基点,提高到21%。俄罗斯央行在加息公告中承认,当前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8%~10%)显著高于今年7月预测时的水平。

至于卢布,最近卢布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已经跌到99:1,开战后第三次跌破100大关基本上是“指日可待”,完全看克里姆林宫的心情——因为实际上汇率早已跌穿200,普通人用官方汇率几乎不可能换到美元或欧元,只能去黑市。

除了尽快结束战争,否则就算俄罗斯央行再加息,也是无济于事,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通胀。而且从目前来看,就算战争能在2025年结束,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结束,俄罗斯想要摆脱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让经济回到正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通过短期看长期,图瓦、布里亚特这些贫穷地区的所谓“脱贫”,不过是一种短期内的昙花一现,实质上就是一种中央的转移支付(老百姓还得卖命),没有从根本上拔掉这些地区的“穷根”。当地的适龄男子上战场用生命换钱,透支的是整个地区的未来,在战争的热潮褪去后,这些地区将要面临的未来恐怕将更加悲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巧合吗?在清朝覆灭之前,也曾发生过两件匪夷所思的怪事。我们不得不问,这些亡国奇兆,是否隐含了某种历史定数?它们又在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大火焚身却浑然不觉1898年的冬天,北京
2024-03-03 21:11:00
俄国土耳其打战,中国看热闹为何却成受害者
...出的各项要求,并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转移重心,布局远东,打起了中国的注意但奇妙的是,一边在克罗米亚地区吃了败仗的俄罗斯却又在对待大清国的态度上与欧洲列强达成了一致。鸦片战争之
2023-02-21 19:01:00
俄罗斯决不回头,7000公里外俄军装满大批军列:美乌做好最坏打算
...国国防部认为,为应对乌克兰的持续反攻。俄罗斯正在将远东地区留守部队抽调到俄乌前线。俄军第5集团军、第36集团军留守部队正在乘坐列车,从远东地区出发,横穿西伯利亚进入欧洲,行程
2023-07-09 15:04:00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灭亡,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怪象和征兆,例如牝鸡司晨,六月,飞雪等等。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走向灭亡的道路上也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件,至今仍无法解释。第
2024-04-17 21:19:00
秦始皇去世前发生了哪三件怪事是怎样的怪事
...》中的记载,确实是在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里发生了三件怪事,而且这三件怪事处处都预示着秦始皇要死了,结果秦始皇还真在这三件怪事发生不久就去世了,所以这三件怪事十分令人不可思议。第
2023-05-04 14:31:00
乌克兰战争把俄罗斯打醒,以前中方求而不得的,俄方终于肯给了
...中方举行了一场会谈,讨论的合作项目主要集中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特鲁特涅夫不仅是副总理,还是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属于俄远东地区的一把手。在提出邀中国共同开发远东地区,向中
2023-05-24 15:13:00
俄远东部队被调往前线,将后背交给中国,俄想彻底解决乌克兰?
乌克兰战场紧张:俄军远东部队调往前线乌克兰战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决定将远东部队调派至前线,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远东部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此次调动意味着俄军面临着
2023-07-15 15:18:00
关东军在五年后,为何变得不堪一击?
...重创苏联军队。诺门罕战役之后,关东军的名声,响彻了远东地区。不过,关东军在二战末期的表现,却显得非常糟糕。1945年8月9日,苏联兵发中国东北。向来以作风强悍著称,总人数将近
2023-08-19 06:20:00
绍伊古的外援,正在浮出水面,从远东来的火车,让俄军望眼欲穿
...,俄罗斯找朝鲜买武器,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未来从远东来的火车,足以让渴望打破前线局面的俄军望眼欲穿。虽然不能说俄罗斯有了这些武器后,就能扭转其战场的被动形势,但至少我们可以
2023-08-05 15:2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