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用责任换取“生命时速”
记者体验急救车驾驶员的日常
■记者 黄建东
昨天早上5时许,徐斌起了个大早,和家人一起吃完早餐后,他收拾好装备,戴上口罩,准备去医院待命。
徐斌是嘉兴市急救中心的一名急救车驾驶员,他现在每天出门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戴好口罩,带上急救队服装,转运命令一到就立即出车。
“铃铃铃……”桌面上值班手机响了,还没等接听,徐斌就拿起手机,迅速起身冲出门。这是120指挥调度中心打来的电话:“开发区金穗月亮湾,老人浑身出汗,没力气。”徐斌一边挂断电话,一边冲下楼准备启动急救车。
上车后,急救车上的GPS终端显示器显示着患者的信息:地址、送往地点、呼救原因、特殊要求。“这是同步更新的详细信息,驾驶员要按照这个信息来接送患者,如果患者有特殊要求,我们也能及时得知。”徐斌指着车载GPS终端向记者介绍。
说话的工夫,急救医生和担架员已经上车,徐斌驾驶急救车一路疾驰。急救医生在医疗舱内检查着急救包、氧气和除颤监护仪等车载抢救设备与物品。“这些都是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用的。”急救医生说,比如这个除颤监护仪,就可以在转运途中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电参数和血氧饱和度,并可实时向送治的医院急诊室提供患者生命体征等信息。
9分钟后,急救车到达金穗月亮湾,老人家在3层,没电梯,医生背着急救包就往楼上冲,徐斌和担架员带着转运担架迅速跟上。记者戴着口罩,喘着粗气,咬牙跟上他们的速度。进入屋内,老人躺在床上,四肢不能动弹。“昨天还好好的,早上突然就爬不起来了,说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他的老伴在一旁说。
“阿姨,您别急,我们先看看情况。”徐斌一边安抚,一边和担架员放置好担架,麻利地将老人搬挪上来。急救医生则在一旁向家属询问病人的相关情况:“平时血压正常吗?有没有基础性疾病?”快速了解完病情后,徐斌和医生、担架员一起将老人搬抬起来。
急救团队分工协作:徐斌在前,担架员和医生随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抬下了楼。医生与家属交流完病情后,跟徐斌说:“送最近的医院,时间不能耽搁。”徐斌和担架员一起将担架推上急救车,然后驶往距离最近的嘉兴市第一医院。
车上也是分秒必争。一上车,急救医生当即取出氧气面罩为老人戴上,全程紧盯心电监护仪。屏幕上,血压参数较低,心率偏高,情况不容乐观。由于老人很瘦,氧气面罩戴在他瘦削的脸上仍有很大的缝隙,急救医生担心患者血氧量过低,危及生命,果断加大氧流量,并叮嘱徐斌要适当加快车速。
一路上,徐斌全神贯注,根本顾不上多说一句话,拉起警笛一路驾车快速奔驰。记者坐在一旁,看着他眉头紧锁,红着脸,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十多分钟后,急救车到达医院,老人被送进急诊室,徐斌也终于松了口气。
记者跟随徐斌的脚步走出急诊室,刚想发问,他摆了摆手,先喘匀了气儿,跟记者说:“每天如此,已经习惯了。即使再苦再累,抢救生命也绝不能有一丁点含糊。”
中午时分,完成出车任务的徐斌回到休息室,桌上摆着午饭,是同事特意帮着打好的。为了节省时间,徐斌没有脱下黄色急救服,打开饭盒飞快地吃着饭。他说,多年的职业训练,早就养成吃饭快的习惯。其实何止吃饭快,记者发现急救人在岗时都是“急性子”,说走就走,毫不犹豫。
徐斌摘下口罩,脸上被勒出深深的凹痕。他表示,急救人员真的非常辛苦,经常回到家时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躺下睡觉,“救人是第一位的,宁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先把病人从危险关头拉回来。因为病人打120求救,往往都是处于最痛苦、最需要的阶段,我们能做就尽力去做。”
吃饭的间隙,徐斌同记者聊起近段时间的急救感受。“出车量就像是走山坡似的,忽然一段时间就高起来了,最忙的时候,24小时加起来跑了27趟,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徐斌说,那段时间,急救车基本上没有回到过站点,每一天急救队员都非常忙碌,可以说是“一直在路上”。
据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我市120热线呼入量迅速攀升。最高的12月26日单日急救任务受理量686次,现场出车共364次,是平日的3.5倍。“不过从上周开始,任务量开始逐步下降。”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出车任务量在200次左右,说明疫情高峰已过,趋于平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