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丽江创新“生态扶贫” 共享“绿色红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2 09: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

本报讯 丽江市于2020年实施全国第一个以生态扶贫为主题的丽江市林业生态扶贫(一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项目总投资40.47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建成国家储备林工程7.4万亩,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工程11.69万亩,生态修复工程2.75万亩,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项目实施3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山一策”成效显著。加强项目精细化管控,邀请各领域专家对各地块土壤肥力、气候环境、水分条件、树种选择等立地条件进行分析,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各林种各地块情况,采用“适地适树”原则选地选种,编制项目“一山一策”实施方案,在不影响原有种植苗木的情况下,实施乔灌套种。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在项目海拔3000米以上国储林造林地块,有针对性地选择乡土树种长苞冷杉进行国储林造林。在造林区域的林间空地复合种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自主培育的良种“玉丹1号”、园艺新品种“丽丹1号”滇牡丹,种植面积约1000亩,在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净化环境等方面产生生态效益约为4200万元。

生态扶贫巩固成果。全市上下始终努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支撑,闯出一条科研创新与生态扶贫的“双赢”之路。项目自2020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新造林5.37万亩,到位项目资金8.15亿元,获得银行融资授信22.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其中,项目区8.3万人口在项目土地流转中直接受益5204.63万元,70户294名脱贫人口受益土地流转资金390.88万元,239户1160名脱贫人口通过参与项目建设直接受益1258万元。

乡村振兴提档升级。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施工、运营管养三个环节,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等发展,实现“绿了山川、美了环境、富了村民”的既定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保障。项目计划在造林抚育、林木管护等工作中,投工投劳约629万个工日,年均可提供40万个工日,每年安排约2000个农村劳动力就业,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劳务收入6000万元。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将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4.34万亩,产生土地租金收入10.52亿元,土地租金将全部直接受益于农户,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0:18: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丽江,红利,扶贫,生态,绿色的资讯:
...沙江,为下游送去安全、送去清洁。”和朝明曾任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林业工作站站长,10多年来,他带领群众在石鼓镇金沙江沿岸种下10万余株柳苗。寒来暑往,斗转星移,
2023-07-24 07:39:00
...,村民变“股东”8月17日上午,雨后放晴的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宛如仙境。丽江宽阔平静,清幽俊秀,两岸花木掩映。“开漂啰!”艄公喻定军的号子传来,一叶竹筏顺流而下。遇上浅陡浪急
2024-08-19 12:33:00
守好水清岸绿 乐享生态红利
...了旅游业。借着旅游发展的好势头,王朝华所在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委会三家村小组,也搞起了游船、篝火晚会等旅游业态。“以前打鱼摸虾饿死全家。”50岁的三家村村民王登军
2025-05-14 10:25:00
...扶举措,为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注入“税动能”。在丽江市,古城区老兵饭店的负责人章黎铭是一名退役士兵,退伍后就在丽江创业,经过努力,经营保持“长年不衰”。以老兵饭店为缩影,当
2023-11-24 17:11:00
山西右玉县:    从绿水青山中走出生态脱贫路
...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吃上了“生态饭”,切实享受到了生态红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这一做法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70多年沧海
2023-09-15 02:55:00
奇怪!打渔村没有一个人打鱼
...的,游客和村民可没那么不讲究。”58岁的梁中军是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拉市海)的专职巡护员,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20多年。每天的上午下午,梁中军雷打不动地驾
2025-04-09 11:42:0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振兴的三大方向是大文旅、微度假与新商业,他以“云南丽江·玉湖村”这一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例,阐述了乡村振兴开发模式的方法论。谢翅介绍,优质的文旅企业可以帮助红寺堡区讲好移民
2023-09-07 09:53:00
汉滨:“林业+”融合发展实现双赢
...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建设,释放林业改革红利。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和产业扶贫相结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绿色动能”。持
2024-05-28 07:55:00
十年磨一剑  铺开绿色生态致富路
...划,更多的是通过他的带动,让更多人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张兴琼是平西村的村民,自从基地落户这里,她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农闲时就到基地务工,已经是基地的“老员工”了。“自从基地
2024-04-11 16: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